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甲午一役,老大中国败于蕞尔岛国日本,这个结局对中日两国的未来都有深远的影响。仅就中国而言,在饱经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之后,从此一海之隔又多了一个欲壑难填的强悍邻国,惟我独尊之梦,至此憬然猛醒。许多忧国忧民之士震惊于日本的崛起,钦慕其强大,从而提出向日本学习的课题。接踵而来的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和部分洋务派官员始建议向日本派出留学人员。“百日维新”的受挫和随后不久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的惨败,使许多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17日是《马关条约》签订100周年的重大国耻纪念日。100年前,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惨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严重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告终,这是中国人民的奇耻大辱。综观这次中国惨败的历史,探究其惨败的原因和应吸取的历史教训是十分必要和有深远意义的。一、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甲午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次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当时作为东方大国的中国,竟然在短短的8个月内被东方小岛国日本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不仅那支有相当实力的…  相似文献   

3.
1903年前后新式知识分子的主权意识与民族国家认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0 3年前后新式知识分子围绕民族国家的理论建构进行了热烈集中的讨论。其中心是主权意识的成熟 ,不仅认识到主权为国家的最高属性 ,而且还认识到主权的内外双重内涵。在主权意识的支配下 ,新式知识分子明确地提出“中国者 ,中国人之中国”的口号 ,标志着民族国家理想的产生。但“中国人”下的民族认同却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民族国家的建构方案也朝“排满建国主义”和“大民族主义”两个方向发展 ,这表明 2 0世纪初年中国知识分子还没有找到从文化民族到政治民族的有效转换机制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报刊近代化是与半殖民地化相伴而生的,自列强用炮火轰开中国大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报刊舆论主权如同政治、经济权利一样,严重丧失.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深感报刊舆论主权丧失的痛楚,以及重建舆论主权的时代使命.他们冲破重重困难和阻碍,为创办一份真正替中国人说话的报纸而奔走.作为当时国人的代言机关,<时务报>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刊舆论主权的成功重建.北方的舆论阵地<国闻报>,在争取话语权方面表现出积极的姿态,做出不懈的努力.针对任何侵害中国主权的外报言论,该报决不保持沉默,与外报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相似文献   

5.
在甲午战争中,中日两国军队的装备和训练相近,而日本国小兵寡,跨海侵略,劳师袭远;中国则国大兵众,且多在本土作战,占有地利,因此,优势本来是在中国一边。但是,战争却以中国惨败、日本全胜而告结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现象呢?过去,许多研究者曾经指出:清政府在备战问题上的严重失  相似文献   

6.
刘利民 《兰州学刊》2004,(4):252-255
西方列强对中国领土主权的破坏是从侵犯领水主权开始的。在不平等条约签订前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集中表现为挑衅中国领水主权。自 16世纪以来 ,西方海洋国家多从南方海道而渐及于中国 ,他们凭借“船坚炮利” ,横行于中国海区 ,试图挑衅中国的领水主权 ,具体表现为 :(1)不经许可随意派遣兵船长期游弋中国领水区域 ,并任意交战、捕获 ,违反中立法 ;(2 )兵船不遵规定 ,任意强闯广东内河 ;(3)企图逃避中国政府对商船水手的刑事管辖 ;(4 )利用武装商船走私鸦片 ,逃避中国政府的缉私管辖 ;(5 )不经允许 ,擅自探测中国沿海航道。西方海洋国家的这些活动无疑使中国的领水主权受到了威胁。而且随着时间趋近近代 ,这种威胁越来越大。嘉道年间 ,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夕 ,列强挑衅中国领水主权的活动日益增多 ,预示着对中国领水主权大规模侵犯的时代即将到来。鸦片战争的爆发就是一个标志。自此之后 ,中国领水主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日本攻占青岛之军事行动,北京政府经多方筹议,仿日俄战争先例,向外宣告了行军区域。然而,日军无视中国的中立布告及其自身对行军区域界线的承诺,置国际法和国际条约于不顾,强占胶济铁路、侵扰地方、杀害人民。胶济铁路不是德国国有,而是归中德两国合办的铁路公司所有,不能被视为敌产。日军在行军区域内种种非法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相似文献   

8.
本文揭示了现代中国收回主权运动史上鲜为人知的一幕.20年代初期,国人的引水权观念成长起来,开始尝试收回晚清时期丧失于外人之手的引水权.但与主权观念成长不同步的是,权利的主体却仍然缺席.二者的断裂,决定了这次尝试的失败.  相似文献   

9.
论法治、宪治、人民主权及当代中国应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具有丰富的内涵 ,法治是法律之治 ,而不是用法来治 ,依法治国与以法治国有着本质的区别 ;依法治国实质上就是依宪治国 ,法治即宪治 ;宪治的逻辑起点和核心就是坚持人民主权原则。依法治国最终必统一于人民主权这一宪法原则之中。当代中国要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在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上大力培植。  相似文献   

10.
1894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在英美等国列强的支持下,寻找借口,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由于中国清朝政府腐朽无能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主和派”“投降派”的干扰,历时八个月的甲午之战终于以中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及随后《马关条约》的签定,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各国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封建官僚虚骄自大,盲目乐观,根本不把日本放在眼里,其它列强也较高地估计中国实力。甲午…  相似文献   

11.
王翔宇 《理论界》2013,(5):123-126
晚清中国处于西方条约体系、殖民体系与东亚朝贡体系之间,其对来自西方的现代主权㈨观念的态度,也经历了长期、复杂的转变过程。从单纯的怀疑与排斥态度,到通过主权制度捍卫权益并对之有重新认识,再到以修约为外交手段或目标进而对其适度接受。这种观念上的认知转变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徘徊于“变与不变”的历史选择之中所作出的适应,同时也是对主权制度是否能超越西方文明所作出的正面回答。  相似文献   

12.
一罗贯中《水浒传》七十回至聚义厅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惊恶梦止,是一部宣扬农民起义的古典小说名著,撰著于明朝初洪武末年。到了明朝中年嘉靖年间,有人续加受招安、征辽国、平方腊三十回共成一百回,称为《忠义水浒传》。明朝万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6,(7):191-197
国家主权包含国家信息主权,国家信息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必然延伸。网络空间被视为一个"新疆域",但是网络空间中的信息规制并不应当是"法外之地"。网络主权原则是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利益、参与网络国际治理与合作所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网络事件造成的不安全因素严重侵害了国家信息主权安全和政权运行,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的传播给传统国家主权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每个国家在其信息领域的主权利益都应当受到保护,信息领域内不应当有双重标准。国家应当排除外来信息干涉,独立自主地行使本国信息主权。  相似文献   

14.
甲午战争感言并诗联李新甲午战争百年矣!治史者有感焉。惨败之由何哉?舰甲不精乎?非也。诸将无能乎?非也。士卒不勇乎?人民不爱国乎?皆非也。然则何为而惨败耶?曰:腐败,最高统治者彻头彻尾之腐败。统治者不亦言革改乎?曰:西人之船坚炮利可以学,富强之技术可以...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政府多次颁布法令,收回教育主权,大兴医学教育,蓬勃发展的公、私立医学院校先后创办一百多种医学报刊,作为师生学术创新和教育传播的重要载体,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师职业理念的主要媒介。校办医刊的繁荣是医学教育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促进医学教育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外国轮船开进本国港口,必须由本国熟悉航道情况并具有驾驶经验的人员即引水员带领。在我国,港口引水员称为“领港”,内河引水员称为“领江”。这不仅为了保障航行安全和防止发生事故,也是为了不使港口险要形势和航道深浅等国防机密泄露出去。外国船没有所在国人员引领,不许自由进出,这是一个国家的主权,称为引水权。可是,在解放前的一百多年中,上海港的引水权一直被帝国主义劫夺,引水业务被帝国主义垄断,它对我国经济和军事造成了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有一百多年的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半殖民地的另一半指的是半主权、半独立,半封建的另一半指的是半资本主义。关于这一点,毛泽东同志早有准确的论述,近代中国半独主、半资本主义的历史也作了实证。全面理解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题,有助于对我们搞社会主义是顺理成章的理解,也是对中国“不该搞社会主义应该搞资本主义”说法的回击。  相似文献   

18.
严亚明 《社会科学》2000,5(8):73-77
19世纪中叶 ,清政府很少注意边疆地带的发展事务 ,以东北为例 ,它禁止汉民移居 ,把该地仅视作一块供应宫廷皮毛的狩猎禁地 ,这使得黑龙江北岸的辽阔领土落入沙俄股掌之中。在清王朝高层统治者眼中 ,英俄是肢体之患 ,发捻是心腹之患 ,因此 ,为了维护其统治中心的安全 ,必要时就牺牲边缘地带。沙俄虽然侵吞了大量中国领土 ,但清政府对沙俄的憎恨比对英法侵占北京的憎恨要淡得多。这种情况此后略有改变 ,在 70年代伊犁改约谈判中 ,曾纪泽折冲樽俎 ,维护中国领土主权的表现说明清政府少数外交家领土主权意识的初步觉醒。这种明确的领土主权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此次惨败 ,使传统士大夫为之一震 ,他们中一些头脑清醒者开始思索当下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及寻觅中国在这一新格局中的准确位置。“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就是对新时局分析的结论 ,它成了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基点 ,其历史意义自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20.
姚礼明 《学术界》2001,(2):205-213
本文从主权概念的起源谈起.法国人博丹在16世纪提出了主权概念.后来,主权概念发展成为国际法的重要基础,并逐渐在全世界传播开来.如果说主权概念和国际法在19世纪普及于全世界,那么,20世纪它们就更加深入人心了.在搞清楚主权概念和国际法的来龙去脉后,文章对台湾的主权归属进行了重点阐述.文章用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证明,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因此,台湾属于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所有是无庸置疑的,而台湾主权的变更则必须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共同决定,台湾单方面无权决定台湾主权的归属.文章最后指出了国际法所面临的两大难题,并认为自主权概念提出和国际法产生以后,世界秩序的维持就是以主权国家为基础、以国际法为准则、以实力均势为保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