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玄宗解决客户问题的措施刘兴云客户,是指“以们食为生不入国家户槽的私家佃农,或者说是脱离私家羁绊而不入国家户籍的客籍之户,或者归入国家户籍,因不堪繁重赋役再度脱离国家羁绊的客籍之户”,也称为浮户.①唐玄宗在位时期(712──756年),力图解决因国家...  相似文献   

2.
乐山大佛     
摄我所色 《阅读与作文》2007,(4):F0004-F0004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城东南,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当时,岷江、大渡河。  相似文献   

3.
唐玄宗即位后就确定了对后宫严密防范的政策,并没有因为纳杨玉环为贵妃而变得昏庸,他对于后宫的驾驭始终得心应手;史实表明,唐玄宗所确定的后宫政策,被其后的诸帝所继承,而这也正是唐玄宗以后诸朝基本不再出现后宫干政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开元十三年的唐玄宗泰山封禅活动,没有道士的参与,道教色彩淡薄,成为封禅历史上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这与开元前期唐玄宗强调儒家政治、怀疑道教神仙方术、有节制地发展道教的政策等因素相关。然而,唐玄宗崇道和以道修身治国,泰山是道教名山,封禅又与道教有天然的联系,使此次封禅又不可避免地染上了道教文化的色彩。唐玄宗的泰山封禅,对于道教的发展产生了相当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唐玄宗李隆基对盛唐诗坛有重要影响。作为帝王,唐玄宗的各项措施引领盛唐诗潮的到来;作为诗者,唐玄宗通过创作实践,无论诗歌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都积极地影响了盛唐诗坛。其诗标志其对六朝绮靡诗风的彻底淡化,诗序体的发扬、杂言形式的实践,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体式,继古承新的艺术手法同样具有深刻意义。游宴赏乐、巡幸抒怀、送别赠答、军旅畋猎是唐玄宗诗歌重要题材,其中,巡幸抒怀诗境界阔大,感情真切,代表其诗歌的最高成就。综合来看,唐玄宗在诗史上的地位,值得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独特的视野,透过李商隐诗看出其对唐玄宗的历史功过的非同一般的评价,以及对杨玉环的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唐代周边民族众多,作为较重要的一支民族力量,奚对唐东北边疆的局势产生着重要影响。唐玄宗即位之初唐奚关系紧张,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唐玄宗对奚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复置饶乐都督府、和亲、册封、互市、赏赐等。这些政策是唐玄宗时期东北边疆稳定、唐奚关系基本以和平为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关于唐玄宗以及盛唐风光 ,学界已经有了不少著述 ,似乎很难再写出什么新意。然而 ,近日读刘文瑞著《唐玄宗评传》(苏州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 1 0月出版 ) ,却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中国历史上有众多的皇帝 ,他们各具特色。其中颇副盛名的唐玄宗 ,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人物。在他的统治下 ,唐王朝达到了辉煌的盛世顶点 ,紧接着又跌入了乱世深渊。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乱兴衰 ,曾在唐玄宗时期高度凝结。认真发掘其中蕴藏的历史内涵 ,进而探究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内在奥秘 ,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因此 ,尽管唐玄宗已经成为史学界耳熟能详的话题 ,但依…  相似文献   

9.
试论唐玄宗与肃宗地位之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玄宗夺取皇位主要是通过马嵬驿兵变、灵武即位、诛灭永王李、迁太上皇于京师等几个步骤逐渐实现的。唐玄宗与灵武即位的肃宗在安交之乱的硝烟弥雾中进行了一场权力更迭的政治较量,玄宗终因逃离京师失去民心被迫结束了自己的统治,而肃宗政争的胜利,恰是玄宗晚年悲剧生活的开始。玄宗与肃宗的斗争与内耗影响着唐代中后期的政局,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0.
“梨园”并非玄宗首创,唐玄宗时的梨园即蓬莱宫侧的左右教坊。梨园不仅教习法曲、器乐,而且教习新声歌舞、俳优杂戏等。  相似文献   

11.
在李白待诏翰林的学术观点上,现在通行的关于推荐李白的人皆不可信,真正发现李白并招之入宫的是唐玄宗;李白出宫的原因是唐玄宗对李白了解以后审时度势的安排,这也不失为一个高明的政治决策。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长恨歌》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元和元年(806),是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与这首诗同时并立的还有一个《长恨歌传》(陈鸿《唐人传奇小说》)。《长恨歌》和小说《长恨歌传》是相结合的,陈鸿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们年青的时候,白居易初作官,他还有个朋友叫王质夫。白居易、陈鸿和王质夫,他们三个经常在一起游山玩水,谈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  相似文献   

13.
唐初,翰林院的前身"别院"即已出现.唐玄宗即位,正式建立翰林院,翰林院待诏各以艺能供奉君主.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在翰林院内置学士院,翰林学士专掌机务枢密.从此,翰林学士政治地位日益崇显,学士院亦逐步走向内阁化.  相似文献   

14.
田野 《社区》2012,(5):26-27
唐玄宗时期,有一位武将,名叫郭子仪。郭子仪用兵如神,杀敌无数,以身救国20余次,为唐朝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郭子仪在处理日常事务中,常常犯糊涂。有时候,糊涂得连他的子孙都惊讶得张大了嘴。  相似文献   

15.
李白《远别离》一诗,有人以为特指唐玄宗入蜀一事(清陈沆《诗比兴笺》),有人以为旨在讽刺唐玄宗被唐肃宗徙于西内一事(明·王世懋《艺圃撷英》,清·沈德潜《说诗睟语》)。这两种说法虽有影响,但不可靠。唐玄宗入蜀,唐肃宗即位灵武,父禅位于子,是在天宝15年六、七月间;唐玄宗由蜀返长安,“李辅国劫而幽之”,“谓上皇居兴庆宫,交通外人将不利于陛下,于是徙上皇于西内”,晚于乾元二年12月;两  相似文献   

16.
唐玄宗是继唐太宗之后唐代帝王诗歌成就最高、存诗最多的诗人。唐玄宗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表达他的治国思想;其二,抒发安定边陲、开创天下大治局面的勃勃雄心;其三,表达他对道友的情谊以及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7.
唐玄宗与太平公主的政争,实是改革势力与反改革势力的交锋,双方在废除斜封官、整顿吏治问题上,在禁建寺观、抑制佛道势力问题上,在限制宗室诸王公主权势、巩固皇太子地位问题上,均存在激烈的冲突,结果导致太平公主被诛  相似文献   

18.
唐玄宗不仅是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同时也致力于国学典籍的研读。玄宗亲笔注《孝经》,不仅推动了儒家文化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传统训诂学的学术进程。通过对唐玄宗训诂用语整理和分析,归纳出玄宗注《孝经》的训诂特点,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唐朝的训诂风貌。  相似文献   

19.
唐玄宗不仅是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同时也致力于国学典籍的研读。玄宗亲笔注《孝经》,不仅推动了儒家文化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传统训诂学的学术进程。通过对唐玄宗训诂用语整理和分析,归纳出玄宗注《孝经》的训诂特点,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唐朝的训诂风貌。  相似文献   

20.
从唐朝的盛衰谈梅花与牡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玄宗在青壮年时期,奋发有为,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最强盛的“开元盛世”,姚崇、宋NFDF8两位贤相是最大的功臣。梅花宰相宋NFDF8为相期间,宽刑减征,修好邻邦,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唐玄宗宠幸人类中的牡丹花——杨贵妃后,一方面杨贵妃“惑主”,使唐玄宗骄奢淫逸,荒废朝政;另一方面杨贵妃引荐了杨国忠这个牡丹大玩家,由杨国忠直接激发了“安史之乱”,盛唐由此变衰。与此同时,植物界的牡丹花使王公贵族玩物丧志也是盛唐衰亡的一个重要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