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把科学方法论作为一种对象理论,那么研究这种对象理论的理论就是元理论。本文试图对科学方法论的元理论问题作出一种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的解释。 “科学方法论”与“科学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科学方法论所关心的是关于科学方法的理论问题,它并不具体研究各种科学方法,它是研究各种科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比如,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因素与非逻辑因素的关系、科学理论中的归纳与演绎的关系、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科学理论发展的渐进与革命的关系,逻辑真理与经验真理的关系;以及从整体上讲,科学方法论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静态的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还是研究动态的科学理沦发展过程的模式与合理性规范呢?诸如此类,都属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基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与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相对应。对社会科学作出过规定的人为数不少,如涂尔斡认为,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的科学;杜维耶认为,社会科学是“研究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科学;何曼史则认为,社会科学是一切...  相似文献   

3.
1、对软科学基本概念的初步认识1.1 定义软科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始于70年代初其实它的运用则始于人类群聚有集体活动(狩猎)之时,首领作出决策之前要咨询长者(经验)或智者(能人)的意见,奴隶社会或封建王朝也有师爷、军师、左丞右相、食客,及到资本主义社会则称之为智囊团、软科学公司、点子公司等等,然而,以往的决策咨询仅是部族首领或帝王将相的个人需求,尚未上升到系统的理论水平.1.1.1 日本科学技术厅于70年代初下的定义是:“软科学是一门新的综合性技术,它以阐明现代社会复杂的政治课题为目的,应用信息科学、行为科学、系统工程、经营工程等正在急速发展的与决策科学化有关的各个领域的理论或方法,靠自然科学的方法对包括人和社会在内的广泛范围的对象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工作”.1.1.2 雷爱祖认为:“软科学是一门跨学科、高智能的综合性新兴学科”.1.1.3 杨道华等认为:“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群.软科学是以系统科学理论方法为基础,以现代科学知识和计算机等现代技术为手段,对‘人一事一物’系统进行跨学科、跨领域、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研究,为各级各类组织的领导、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服务,实现整体优化效应,以解决和促进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4.
人们通常认为,科学的标志是:(1)因果关系的存在;(2)中性的、不受人的主观性的影响的经验的存在;(3)解释、预测经验,并能由经验证实或证伪的理论系统。由此,人们对于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是毫不怀疑的。但是,当谈到以社会和人为对象的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5.
怎样理解科学哲学与科学史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试图对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两大对立学派——逻辑主义和历史主义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作一初步评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的看法。一、逻辑主义的“划界”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根植于本世纪二十年代逻辑经验主义的维也纳学派。他们企图在实证主义经验论的基础上,用弗雷格—罗素模式的形式逻辑来分析经验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从而建立起“科学哲学”来拒斥“形而上学”。他们认为,经验自然科学理论中充塞着超验的、思辨的“形而上学”成分,造成了思想和概念的混乱。因此,“哲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叶海平  朱琳 《学术界》2006,(1):154-159
我国政策科学研究的主要倾向是关于“过程论”和“方法论”的研究。根据西方政策理论研究的经验启示和我国政策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有必要重视对政策科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即国内有些学者提出的“元政策”的研究)。这个研究的理论框架由逻辑起点、原则、原理、规律、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创新论、对策论等组成。同时,我们还必须重视对政策科学基本理论与政策实践相结合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预测是运用社会科学和其他科学理论方法,预先分析推知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事物未来状况的活动。作为科学预测,社会科学预测同样具有逻辑模型、哲学历史观基础和技术方法论原则等理论基础。 一、社会科学预测的逻辑模型 社会科学预测具有与自然科学预测基本相同的逻辑模型。自然科学预测通常的逻辑模型是统计归纳模型,其一般形式如下:  相似文献   

8.
理想化方法——“理想实验”和“理想模型”,是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有效方法。所谓理想化,就是人们在认识和研究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分析和突出其主要矛盾和主要特征、暴露对象本质的抽象思维活动。它既是一种思维活动,就应以一定的逻辑法则为依据,服从于人类思维认识的一般规律。本文试图以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发展中伽利略斜面实验,卡诺理想循环和爱因斯坦火车三个事例的分析来说明这一点,而着重从发展比较典型的爱因斯坦确立同时性的相对性的理想实验说起。  相似文献   

9.
摄取文学的文化精魂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高旭东研究问题的方法与尺度必须与研究对象相符。当年在西方,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以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左拉就充满信心地想以科学试剂来分解人的情感。后来人们才发现,用自然科学和逻辑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拜读《佳木斯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周广智,苑成存二先生关于辩证逻辑的文章,引发思考,略陈后感以就教周、苑二先生.《辩证逻辑基本特征浅议》(下称“浅议”)提出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是科学理论,对科学理论的研究又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展开.“浅议”还反对以辩证概念,辩证判断与辩证推理的研究模式对辩证逻辑的研究,指出“这种观念不但不能如愿地区分两种逻辑不同的思维形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无法真正揭示出思维内容运动过程的、联系发展的、以整体面貌呈现出来的形式.”将辩证逻辑习见的研究辩证思维,理解为科学理论,并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研究,我大体同意.与辩证逻辑流行观点相较,没有陷入“A是A又是非A”的纷争,也避开了辩证概念,辩证判断与辩证推理等名曰辩证实不辩证(详见下丈)的歧路.我的歧见在:1.科学理论可以作辩证逻辑研究对象.但辩证逻辑不可局限于科学理论.单纯的科学理论研究,西方称科学哲学,科学逻辑或科学方法论,这些与辩证逻辑有联系,关系密切,但辩证逻辑所关心科学理论仅限列宁所强调的“关于认识的学说”,“关于世界的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结论”,“关于真理的问题”,仅提科学理论,不仅站及不高且易引起误解.科学理论思维的载体之一,还是维持列宁的提法为好.至于具体研究仅选科学  相似文献   

11.
当今科学哲学的两大走向(自然主义化和社会学化)都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相对主义的困境,而在国际学界颇具影响力的弗里德曼的理性动力学则指出了一条走出困境的途径.他在扬弃康德的先天构成性原理、重构逻辑经验主义以及批判蒯因的整体论和库恩的范式理论基础上,创立了以“经验定律、相对先天、哲学元框架”为逻辑结构的理性动力学.通过反思和批判,作为“哲学元框架”的“哲学反思”应修订为“哲学反思一哲学借鉴—哲学分析”.理性动力学及其反思不但带来了对科学哲学本身的新理解,而且为科学哲学研究走出相对主义的困境提供了一条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方法学的对象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自己的特殊研究对象,否则,这门科学就不能成立。方法学当然也不能例外。方法学,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方法的科学。所以,简单地讲方法学的对象就是方法。什么是方法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苏联《哲学百科全书》第三卷(1964年)上这样写道:“根据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从实践和理论上掌握现实的形式;改造的、实践的活动或认识的、理论的活动的调节原则的体系。”民主德国《哲学和自然科学词典》(柏林,1978年)上写道:“人的一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的调节原则所组成的体系;达到业已精  相似文献   

13.
“形式逻辑中必须有充足理由律”的论据充足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形式逻辑中究竟需不需要有一条“充足理由律”作为基本规律之一,这个问题自莱布尼兹提出“充足理由原则”以来在国外逻辑界曾引起过长期的争论。然而在国内,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充足理由律”一直都是被当作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写入各种逻辑著作或内部教科书中。本文试图针对有关的四种主要解释和论点谈些不同的看法。为了使讨论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和出发点,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形式逻辑作为一门专门科学的对象和范围。目前绝大多数逻辑工作者都承认:形式逻辑(普通逻辑)是以思维的形式和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或者还可以包括一些逻辑方法)。这就是说,形式逻辑只研究概念、判  相似文献   

14.
<正> 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依赖于这样一个基本观点:观察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检验提供唯一基础,观察本身是中性的,不受理论的“污染”。五卜年代初,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汉森提出“观察渗透理论”的著名命题,打破了逻辑证实主义的上述教条。汉森的这一观点逐渐为当代科学哲学家所接受《、按照这一观点,观察并不是“中性的”,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理论的“污染”,“观察依赖于一个概念结构,观察是充满理论的”(费古语)。格式塔心理学的“鸭兔图”实验表明:人们在进行观察时能看到什么,不仅取决于观察对象,而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自然辩证法》第9页)而要掌握理论思维,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就必须研究理论思维科学——逻辑学。“逻辑”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范畴,它包含着形式逻辑(普通逻辑),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其中辩证逻辑是研究辩证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它属于高级形态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虽然是一部揭示资本主义运行方式的科学著作,但其中也蕴含着超越资本主义的价值理想。既往对《资本论》基于“拜物教”批判的价值逻辑阐释以及对之反拨的科学逻辑阐释,均有所偏失,故有必要走向一种基于科学理论与价值理想相互中介的实践逻辑:一方面,科学理论服务于价值目的,其研究领域和对象的选择受价值理想指引或限定;另一方面,这一服务的方式是对价值理想进行中介,即根据所揭示出的事实性规律限定行动的目的与方式,使之具体化为可行之方案。这样一种价值理想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中介、价值逻辑与科学逻辑的交互中介,方才构成了人的对象性的现实实践活动之构架,因而,对《资本论》的阐释便当在这一综合了科学逻辑与价值逻辑的“第三种逻辑”的视域下进行。  相似文献   

17.
论恩格斯关于哲学终结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长福 《学术研究》2002,4(11):38-43
本文系统论述了恩格斯关于哲学终结的思想。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包含两个理论层面 ,一是以“哲学终结”为轴心的元理论 ,二是以“哲学基本问题”为轴心的对象理论。恩格斯认为 ,以思辨的方式构造自然和历史规律体系的哲学在黑格尔那里已走到尽头 ,而包括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在内的实证科学则已发展到了足以提供世界联系和运动之总体图像的程度 ,用实证科学取代哲学去认识外部世界的规律已势在必行 ,哲学终结的时代由此来临。这种终结是一种有限终结 ,哲学还可以在思维领域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一辩证逻辑是逻辑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自然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大家知道,逻辑是以思维为研究对象,这是不占自明的。不过辩证逻辑不是一般地研究思维,而是以辩证思维为其研究对象。那末,什么是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有什么特征?从哲学上讲,思维是存在的反映,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活动或过程。人类反映客观存  相似文献   

19.
布迪厄在批判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知识生产模式的过程中, 为了达到科学的知识生产, 创立了实践理论。实践理论通过惯习、场域、策略等概念超越了主客观的对立, 发现了实践活动生产的逻辑。关注与理论逻辑完全不同的实践逻辑, 对我们把握科学的实践具有方法论意义。实践理论中的“反思”在确立与研究对象之间的科学关系方面, 成为指引人类学田野工作的强有力的方法论工具。  相似文献   

20.
布迪厄在批判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知识生产模式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科学的知识生产,创立了实践理论。实践理论通过惯习、场域、策略等概念超越了主客观的对立,发现了实践活动生产的逻辑。关注与理论逻辑完全不同的实践逻辑,对我们把握科学的实践具有方法论意义。实践理论中的“反思”在确立与研究对象之间的科学关系方面,成为指引人类学田野工作的强有力的方法论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