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战国初年至西汉末年,云南滇池地区的滇国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化。以大量动物图像为装饰,是滇国青铜文化的突出特征。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将动物图像作为"滇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媒介",并对其进行分类,按分类考察滇人对动物的认知,并从生计、娱乐、宗教及艺术四个方面考察滇人对动物的利用情况,以深化对古滇人生活环境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认识,为历史地考察滇池区域生态环境的变迁提供可信的历史参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滇字出自越语,即越人之"祠"的本义;滇国诞生之时,汉人尚未进入,汉人到来之后,才以当地越语译为汉字记录下来;滇因国而得名,滇国傍池而建,故先有滇国,后有滇池.  相似文献   

3.
1957年在晋宁石寨山出土了"滇王印",证实了古代"滇国"的存在,古滇国的青铜器种类十分繁杂,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滇"本身就是一个神秘的古国,其艺术的生动真实常常唤起一种经历的记忆与想象。给予我们美的享受。古滇青铜雕刻与图饰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充满了生活气息。生活实践,是古滇国青铜器艺术生动大胆的表现力、强悍灵动风格的基础。在古滇国青铜器中,雕刻图饰与器物是融为一体的,是古滇青铜艺术特有的构成形式。古滇国青铜器的艺术风格是非常写实的,布局上,疏密节奏的安排赋予韵律感与装饰美。  相似文献   

4.
随州安居镇羊子山和南阳夏响铺两地鄂国墓葬的发掘,出土了一批与鄂侯相关的青铜器铭文,证明了西周早中期鄂国的都邑当在安居羊子山一带.由此上溯商代末年,鄂都亦应在此,而非通常所说的河南沁阳.西周夷王时,楚君熊渠所伐之鄂非安居羊子山鄂国都邑,亦非南阳西鄂,而是当时鄂国的别邑,即后世所称的东鄂(今湖北鄂州市).周厉王早期,鄂侯驭方联合淮夷、东夷发动大规模反叛战争,几经曲折和反复,最后王师伐灭鄂国,少量鄂遗民被迁往河南南阳一带,新封鄂侯以续其祀,夏响铺鄂侯墓地即其遗存.此支鄂国遗民,清华简《系年》称为“小鄂”,后世亦称“西鄂”.鄂国作为西周中央王朝的藩属异姓诸侯,由臣服效忠到发动反叛而被诛灭,反映了当时统一贵族国家的结构形式已无法适应时代需要,将被未来历史发展所淘汰.  相似文献   

5.
<经典释文>是汉魏六朝以来群经音义的总汇.该书收录广博,考证精深,其成就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总结:其一,<序录>阐明著书之缘由、条例,综述经学传授源流,为研读该书正文和了解唐以前经学发展沿革提供了基本线索;其二,采众本之音切为群经原文及注文标音,兼载诸儒的诂训,是后世了解诸经古音古义之津梁;其三,收异音异文,存佚音佚文,辨字音字形之是非,集汉魏以下校勘学的大成,保存了大量语言材料,是后世研究上古语言的宝藏.然而,<经典释文>也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由于时代及研究方法所限,该著作亦有是非莫辨、判断错误、取舍偏颇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战国时期楚将庄蹻入滇事件与庄豪入滇事件自来被当成一回事.通过深入、细致地辨析相关历史文献材料,庄中蹻入滇与庄豪入滇应为二事,所涉人物庄蹻、庄豪并非一人;庄蹁入滇事件的发生时间在楚威王时,不能改为楚顷襄王时;庄蹁入滇路线之"循江上"完全不同于庄豪入滇路线之"从沅水",庄蹻途经的楚黔中郡也与庄豪所伐之夜郎国没有关系;庄蹻入滇实为人蜀,庄豪入滇实为入夜郎.  相似文献   

7.
一代名臣沐英 ,在明太祖洪武十六年至二十五年奉诏独镇云南期间 ,实施驻军屯田、推行移民垦种并注意兴修水利 ;继续采取机动灵活的手段平息各地变乱活动、立卫置所 ;重建云南府儒学 ,等等 ,不仅为解决明朝驻滇官兵的给养问题、减轻人民的负担以及恢复和发展云南社会经济和文教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而且为稳定云南社会秩序、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巩固祖国的西南边陲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此备受朝廷依托、人民敬仰。  相似文献   

8.
青铜器上的重环纹源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环纹是商周青铜器纹饰中的一种.它出现在西周中期,大量流行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是该阶段重要的抽象化纹饰之一.重环纹应起源于商代晚期的鳞瓣纹,表达的是动物躯体的涵义.春秋早期以后至战国晚期为其流变阶段,它作为装饰纹样仍然存在并使用具有深刻的原因和背景.  相似文献   

9.
《明会典》的纂修始于弘治,校订、刊行于正德,嘉靖间两次续修,万历间重修成定本.其体例远源《周礼》,近取《诸司职掌》,经历了模仿、沿袭与创新的过程.其纂修主要由史馆承担,多家机构共同参与.其资料主要来源于朝廷颁降之书、各衙门的见行事例、造表文册和档案资料以及历朝《实录》.刊行后,成为明代的大经大法,不仅在明代为百司所遵、万民所奉,而且在清初一度被奉为处理政事的政典,更成为清修会典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宋时期,翰林学士典掌三司使、开封府的情况较为习见,这是帝王任用亲近以掌控要害部门,强化皇权的表现,同时也是帝王考察他们吏干能力的好机会。他们中的不少人在经过省府部门的锻炼后便出任宰辅,不过这一过程有快有慢。也有相当部分典掌省府的翰林学士没有位登宰辅,除了自身能力、身体之类的因素外,得罪帝王、权臣是其中重要的原因。此外,知领省府的翰林学士是不用草拟诏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