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士的本源意义并非如同此前学者所说的为男人、为官员、为农民耕作、为武士等;士的早期含义是文士,是中国早期儒家教育的重要组成,主要是周公制礼作乐制度形成之后的产物,其主要含义类似于当下所说的士子。诗三百中的《雅》《颂》部分共计出现士21次,清晰显示了由学而士、由士而为俊杰髦士、由学者人才而为六卿之首之卿士、由学子而为一般官员总称的内涵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3.
4.
鲁迅与瞿秋白分属“五四的一代”和“大革命的一代”,他们具有类似的家庭背景及早年经历;在现代中国“革命”路径的选择中,鲁迅一生坚守文化批判和思想革命的入世向度,瞿秋白则由思想革命走向政治革命并为之献身;作为现代中国的两位杰出人物,鲁迅和瞿秋白的主体世界具有勃郁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特性,表现出“战士”气质和反思性特征,他们以各自的入世方式承负沉重的社会担当。  相似文献   

5.
洪命熹在朝鲜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和崔南善、李光洙被称为朝鲜三天才。他不仅作为一名作家,更是作为一名民族解放运动家而名满天下。他的创作大力推进了朝鲜文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过渡。洪命熹仅有的一部作品《林巨正》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大河历史小说,被誉为奇书。其书以林巨正的视角,剖析知识分子的形象,探讨知识分子在朝鲜现代史上表现出的特殊性,达到窥斑见豹的目的。对该书研究应展示对林巨正典型形象的立体性分析及小说的科学性解读。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是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动,社会观念变迁的速度是知识分子心态的风向标。作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重量级国学大师,王国维试图对学术与政治双重关切,对中西新旧文化普遍调适,并坚持个人精神操守与群体心理归属的矛盾统一,但他兼顾、包容这些方面的努力常陷于困境,促使他最后选择自沉。从社会学角度看,王国维自沉折射出经过五四精神洗礼后社会观念急剧变迁时期知识分子的一种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20世纪50-60年代的政治语境中,《青春之歌》一方面认同了主流意识形态,在文本中建立了以革命与阶级斗争为主导话语的等级秩序;另方面又在多重的、边缘性、差异性的话语中输入某种意愿、权力和功能,构成该作品多音齐鸣的内在结构。本文所讨论的是诸种边缘话语中的一种——知识分子话语在文本中的展露运作,及其给小说带来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8.
对姚斯思想的传统解读,主要是将其思想归结为一种文学学方法。从现当代美学背景和欧州文化传统以及姚斯思想的文本本身来看,姚斯思想的核心是历史的审美经验论。这不仅是姚斯晚期的思想核心,而且在其早期文本中已经处于酝酿和形成中。  相似文献   

9.
威慑理论是美国国际关系研究中极有影响的一种理论,威慑也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从威慑的视角重新审视美国的对以政策,指出消极意义上的惩罚或制裁手段和积极意义上的报偿或劝诱手段是美国对以威慑政策的两个方面。同时认为,鉴于美以关系的特殊性,积极意义上的报偿或劝诱手段的运用往往使美国对以威慑政策更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关于《祝福》中祥林嫂之死因,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作为鲁迅最著名的乡土题材小说,《祝福》蕴涵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本文从民俗传统对俗民个体的控制与教化角度,认为隐喻型民俗控制和奖惩型民俗控制是造成祥林嫂之死的最主要的主客观原因。鲁迅以此深刻揭示了封建文化思想吃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波德莱尔处于浪漫主义退潮期,必须开拓新的诗歌领域。其名播遐迩的诗集《恶之花》用梦魇般的笔调描写荒诞社会造成的忧郁、变态人性和绝望的沉沦,使诗集呈现出对于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的颠覆,而情诗的一些主题尤其显示出诗人对主流文学歌咏的圣母型女性形象的反叛,从而对古典诗的理想化的审美准则进行消解,并重构了新的价值体系和美学观念,即"恶之美"。  相似文献   

12.
叶青  叶跃  徐琼 《调研世界》2012,(6):40-44,52
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当前尤其表现在对城镇化及房价的影响重大而紧迫,有必要重点关注.本文主要遵循有关人口理论,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及有关资料,分析湖北人口结构变化特征、变迁趋势及对城镇化和房价的强、中、弱势影响程度,并提出如何重视和调整人口结构性相关问题,推进人口与城镇化和房价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是一位并不标榜美术革命或革命美术却以温和而有效的方式对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的文化先驱。他是第一位将美术纳入现代意义的中小学教学系统的美术教育先驱;他是第一位以著名学者、教育要员和社会贤达的身份,从体制上积极推进美术现代化进程的先驱;他是20世纪早期中国新美术活动的精神领袖;他毕生关注并致力于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的研究,堪称美术历史和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他通过倡导"以美育代宗教",将美术提升到一种生命境界和最高的精神境界,由此而推进了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曹文轩孤傲地守望着纯文学园地,其作品《天瓢》渗透着传统的儒道精神。借助人物位置惯势的相对变化来剖析《天瓢》,该文本蕴涵着“中庸”和辨证法的理念,因而其结构具有“中和”之美。同时,人物的塑造因立足于作者“要把恶用美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构思而充溢着善恶交互的深刻人性,所以形象也蕴藉着小说的“中和”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15.
网络社会正在浮现,黑客奠定了网络社会的主要技术根基。黑客精神深刻影响了网络社会并推动了网络社会的形成。黑客精神在黑客对待工作和金钱的态度中充分体现出来, 表现出对一种生活方式的信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的分析,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目前内需难以扩大的深层次制度原因.指出惟有从根本上去除当前抑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转移的各种因素,才能加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使扩大内需的政策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引入"新批评"的"反讽"理论解读中国现代小说,就能打开一个个丰富而深邃的精神空间.以对鲁迅<故事新编>的解读为例,就由此进入了一个由鲁迅独特的生命意识、历史意识、文化意识与哲学意识所组成的,具有巨大认识价值和警示意义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设想被广泛解读为"跨越资本主义",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思想理论混乱。实际上,马克思这一设想的本义指的是制度内跳跃,即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的跳跃,而不是人们广泛理解的制度间跨越——"跨越资本主义"。从这一全新的视角出发,过去的解读所引发的思想混乱可被逐一澄清。对于东方社会的发展而言,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设想具有两个重要的理论价值,一是论述了社会跳跃发展的必要条件,二是在历史哲学层面为研究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9.
弗·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对语言作为一种潜在的"霸权"有着深刻的认识."语言说我"更多的呈现出一种启蒙的立场,创作主体缺乏对即定语言成规的自觉意识,比如20世纪50、60年代的政治抒情诗的写作;"我说语言"却以一种反启蒙、反文化的姿态去言说自我,张扬个体生命体验,凸现出强烈的逃脱"语言工具论"牢笼的渴望,如以韩东、于坚为代表的"第三代诗歌"写作.但是任何一种知识体系说到底都是现实中的一种权利关系,一种语言的结构其规范和规则系统都先于言语行为.由此这种对语言成规的自觉意识和语言自身的特征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同时也造成了新诗写作悖论性困境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可能的故事"——对杜拉斯《情人》二元对立结构的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情人》文本的分析,认为《情人》是一个由许多代码复合构成的"可能的故事",这些代码包括种族、阶级、性别、性权、年龄、性格等一系列呈二元对立的结构,同时这些结构中的每一个都致力于对其它结构的二元对立关系的消解,并最终致力于对男女主人公二元对立的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