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损失惨重,但苏德战场前景还不能一锤定音。德军企图在库尔斯克挽回败局,拉开决战架势,但苏军在战略、战术各个方面准备充分,终于给德军以毁灭性打击。如果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反法西斯战争转折的开始,库尔斯克战役则是这一转折的最后完成。  相似文献   

2.
在投资行为中的耐心相当重要,它占据了极高的地位。也有人认为耐心是成功的重要素养,很多人看过电影《决战中的较量》,它讲的是苏军狙击手瓦西里击毙德军少校狙击手的故事。瓦西里技艺高超,对静止或缓慢移动的德军目标百发百中,令德军闻风丧胆。德军派出少校狙击手对付他,其枪法更高于瓦西里,他能击中快速运动的目标,也是百发百中。苏军派来帮助瓦西里的狙击手学校的校长竟也被他击毙,瓦西里为之颤抖了。但瓦西里由于沉着冷静的性格,在双方对峙中反复要求自己"我静得要像一块石头",终于令德军狙击手沉不住气贸然出击,被瓦西里一枪击毙!  相似文献   

3.
罗山爱 《可乐》2008,(4):54-54
德国武器家族可谓"鼠辈横行",其中以"鼠"(MAUS)命名的坦克是世界上分量最重的陆战武器。它的诞生和希特勒的妄想症脱不开干系。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命令德军向苏军发动进攻,叫嚣六个月灭亡苏联。苏军的顽强抵抗  相似文献   

4.
军犬在战场上英勇献身二战期间,为了对付德军坦克群,苏军专门建立了4个反坦克军犬连,每连编制126条受过训练的军犬。作战时,反坦克军犬连预先进入伏击圈。当德军坦克驶  相似文献   

5.
1941年5月,德军已在苏联边境集结大量兵力,机敏的朱可夫向斯大林提议先发制人,没有被采纳。6月22日,德军发起闪击战,缺乏准备的苏军自然是一片混乱。战后第六天,斯大林到作战室视察,总参谋长朱可夫居然毫不理睬,赌气般地说:"等我了解清楚情况,自然会汇报。"斯大林自讨没趣,只好说了几句鼓励的话,黯然离开。  相似文献   

6.
分裂朝鲜半岛的三八线的由来,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早在19世纪末就已引起东北亚地区利益攸关的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二战末期,美苏双方就苏军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以及战后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安排问题进行过多次磋商。因此,尽管美苏双方没有就以三八线为界分割朝鲜半岛问题进行过专门讨论,但这并非意味着三八线的由来纯属偶然。相反,这是因为双方早已报出了自己要价的底牌,即使不进行专门磋商,双方各自对对方的意图也都心有灵犀。所以,美国人提议以三八线为双方在朝鲜半岛接收日军投降的分界线,苏联方面立即表示接受。  相似文献   

7.
一样的热血     
黎耘 《可乐》2008,(6):29-29
1934年7月,德军投入90万兵力,在苏联西部的库尔斯克发起代号为"堡垒"的进攻。苏联调集了133万兵力进行防御。战斗越打越激烈,离战场六公里的罗霍廖夫卡村庄,都可以听到前线密集的炮声。苏军的伤员源源不断地运到设在村里的临时战地医院,经过一番包扎后,又匆匆运往后方医院。  相似文献   

8.
第二战场的开辟对于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结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开辟打击和消耗了德军的军事力量,加强了苏美英之间的团结合作,减轻了苏德战场上苏军的压力,增强了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保证了欧洲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9.
<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但是至于该战役如何惨烈,想必大家只有一个笼统的印象。今天就给大家"揭露"一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最后时刻的惨烈。注意,这里说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最后时刻单单指的是1942年11月18日,苏军反攻已经身在包围圈中的德军第六集团军。反攻从11月18日开始,到1942年2月2日第六集团军司令保卢斯投降结束。  相似文献   

10.
在接触有毒气体时,人们常常戴着一个形似猪嘴的东西,这就是防毒面具。防毒面具源于英国和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与英法联军为争夺比利时伊伯尔地区展开激战,双方对峙长达半年之久。1915年,德军为了打破僵局,第一次使用了化学毒剂。他们在前沿阵  相似文献   

11.
1940年11月14日,英国重要工业城市考文垂遭到德军毁灭性轰炸.然而,让德军没想到的是,在轰炸开始之前,丘吉尔就早已知道了德军的空袭计划,只是他最终决定不采取任何防御和转移措施. 希特勒信赖的“谜” 希特勒很清楚保守机密的重要性,早在1934年就指示德国军方及情报系统开始更换无线电密码系统.1936年,德国情报局启用了一种由机器编制的密码.这种机器被称为“ENIGAMA”(英语“谜”的意思).这种密码机结实耐用,操作、保养及携带都很方便.更重要的是,如果敌方不知道编码程序,这种机器对缴获者没有任何用处.因此,希特勒对“谜”极度信任.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6日、8月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震惊了日本国。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随即出兵中国东北,苏联红军向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猛烈进攻。白天苏军飞机狂轰滥炸,晚上苏军坦  相似文献   

13.
澳美两国曾是太平洋战争期间的盟国,但在解决战后日本问题上,双方在诸如对日受降仪式、盟军对日实施军事占领与管制以及对日和会安排等方面,都存在不小分歧。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很多,其中,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战胜国所具有的抱负及其地区安全战略,与美国的大国地位和全球称霸战略形成一定的冲突,这是双方在对日政策方面难以取得一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威震中外的淮海战役,距今已经整整40年了,它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战役.淮海战役规模大,时间长,双方参战的兵力多,战绩辉煌,经验丰富.该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自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跨越津浦、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纵横苏、鲁、豫、皖四省区的辽阔战场上进行的.双方参战兵力共达140万人.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历时65天,共歼灭国民党正规部队5  相似文献   

15.
<正>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8月4日,德军开辟西部战线,在横扫比利时后,野心勃勃地要在几个星期内拿下法国首都巴黎。此前,在德军总参谋长冯·施利芬的领导下,制定了著名的"施利芬计划"。到9月6日,德军距巴黎仅有50多公里,形势十分危急!根据"施利芬计划",德军从比利时方向攻入法国境内后,应该从巴黎以西对巴黎展开攻势。而法军总司令约瑟夫·霞飞从航空兵侦察到的情报中获悉,德军几个集团军的兵力正在向巴黎以东迅速移动,其中第一集  相似文献   

16.
<正>与历史教科书所讲的不同,1945年苏联杀入中国东北并非是压垮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苏军杀入东北,虽然也有战略上的象征性意义,但更主要的目的是"趁火打劫"。关东军主力调回本土防守1945年8月9日,在德国法西斯失败3个月以后,苏联红军杀入中国东北。不过,150万精锐苏军面对的,并非传说中的日本关东军主力。到了开战前,关东军纸面上拥有24个师团又9个独立混成旅团以及部分边境守备队等。算上在远东  相似文献   

17.
那是在1917年圣诞节前数周。欧洲原本美丽的冬日风景因战争而蒙上阴影.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伏在自己战壕内,另一方则是美军,双方的枪炮声不断响起,在他们之间是一条狭长的无人地带。一位受伤的年轻德国士兵试图爬过那无人地带, 结果被带钩的铁丝缠住,发出痛苦的哀号,不住地呜咽着。在枪炮声之间,附近的美军都听得到他的尖叫。一位美  相似文献   

18.
强劲 《中华魂》2021,(4):36-36
日前,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美国安克雷奇结束.据随后中方发布的消息称,双方围绕各自内外政策、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长时间、建设性的沟通,都认为对话是及时的、有益的,加深了相互理解;同时双方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重要分歧.由此,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次"破冰"尝试,有利于中美之间避免更大的误解、更深程...  相似文献   

19.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中国军队击毁苏军坦克、装甲车等。苏军吃了亏,苏联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紧急约见美国总统国家安  相似文献   

20.
《源流》2011,(11):62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全国的政治和军事形势对我军都十分有利,党中央、毛泽东决定从东北战场开始同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决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