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技术批判之批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  技术批判理论在分析技术的负面价值时,无论是社会学的技术批判还是生态学的技术批判,几乎都认为是技术异化的结果。社会学的技术批判更看重技术的社会异化,而生态学的技术批判则更看重技术的自然异化。换言之,就是技术的反自然性和反人性。他们认为,正是技术的这种反自然  相似文献   

2.
文化批判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批判的批判陶东风一、独领风骚而又狂躁偏激研究文体的人都会注意到:90年代中国大陆文坛流行一种新的文体,即文化批判。文化批判的流行其来有自,随着90年代社会文化转型的日益加深、加剧,中国文化的现状与未来正日益引起知识分子的关注,成为文化界争论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19世纪由一批欧洲作家所建立起来的人道主义话语体系,是欧洲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作家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和作家们切入生活、反映生活的特殊视角,决定了这套话语体系的特点。我们在对这套人道主义话语体系提出批判时,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极左的思维模式,尊重历史,尊重文学独特的规律,在对这批作家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的变革期在道德建设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一套新的人道主义批判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4.
桂世河 《人文杂志》2006,(5):144-147
当今社会,符号消费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经济现象。在中国,很多学者把符号消费看作是虚假消费、炫耀性消费和异化消费而进行批判。其实,我们不能简单移植西方消费社会研究的学术概念和话语,对符号消费的性质和效应,需要一些历史的、社会文化的以及制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非正式金融批判的批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 ,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倾向对非正式金融持批判态度 ,主张取缔或限制其发展。本文则提出不同看法 ,认为非正式金融有其存在的道理 :一、非正式金融是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非正式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正式金融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非正式金融在我国农村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从而完成了对非正式金融批判的批判。有鉴于此 ,发展中国家政府需要做的事是在防止非正式金融对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前提下 ,引导并适当支持非正式金融的发展 ,使之成为正式金融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
7.
今天晚上十点从杨玉圣教授所主持的学术批评网上得知晓芒师原先的三部著作<灵之舞><人之镜>以及<灵魂之旅>首次结集,2005年1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题为<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颇为欣喜,可惜手头一时没有,但是分别的三部书我是有的(晓芒师送的),而且曾经读得很熟,只不过很遗憾没有写出什么文字.  相似文献   

8.
今天晚上十点从杨玉圣教授所主持的学术批评网上得知晓芒师原先的三部著作《灵之舞》《人之镜》以及《灵魂之旅》首次结集, 2005年 1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题为《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颇为欣喜,可惜手头一时没有,但是分别的三部书我是有的(晓芒师送的),而且曾经读得很熟,只不过很遗憾没有写出什么文字。尽管如此,在我心中还是一直有一个观念的,这就是我认为晓芒师的视野已经从鲁迅的国民性批判达到了人性批判的高度。记得前年还在复旦的时候,一位朋友问我有什么打算,我说我一直在想写一本书,书名是《从鲁迅到邓晓芒》,当时…  相似文献   

9.
文化工业理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生产的一种批判,它的典型语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德国和美国。离开这两个典型语境,一切批判或将是无的放矢。文化工业理论对大众文化标准化和伪个性化等一系列质疑,中间或有精英主义意识作祟,但是一定程度上是在警示文化产品本能快感和艺术快感之间的分野。比较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用斯图亚特·霍尔的术语来看,文化工业理论应是把意义的生产定位在编码一端,反之伯明翰学派则是将之移位到了受众解码一端。文化工业理论应是低估了大众媒体受众的主体意识,虽然,判定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已是明日黄花,也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0.
吕凯文指出,袴谷宪昭凸显"批判哲学"对抗"场所哲学"的意义,旨在遏止"西欧思想(场所哲学)流入日本",免使佛教"非佛教化"而不再具有公开的、客观的知识批判以及具有公义的社会实践能力。吴可为提出,松本史朗强调如来藏或本觉思想作为东亚大乘佛教的主流和基础,是一种非批判性的"界论"、一元论的基体主义、彻底的"我论"。其实,如来藏佛教不但不缺乏批判性,甚至可能提供一切佛教中最全面和最深刻的批判力;松本的解读基本上依照西方哲学的框架、角度和方法,隐含着一种理性主义和西方中心论的视角。刘宇光认为,"批判佛教"首度尝试把当代日本佛教中各种抵抗现代实体论的零碎的异议声音整合为一体,一方面在传统教义的论辩中凸现出代脉络中的新向度,另一方面又能把对现代实体的批判定为教义的必然要求;但是,他们存在着本质主义的倾向、论证与修辞上对各种"本土思想"的排他态度以及在方法论上自相矛盾等诸多问题。周贵华认为,"批判佛教"将佛教精神定为批判性,相当程度上是正确的,但佛教作为在漫长历史中由众多教派形成的复杂思想传统,不可能只有一种单面化的衡量与裁定,所以,"批判佛教"对佛教思想特质的归纳颇为片面;从历史与文献的角度看,其不少论断相当武断;其将日本社会的不平等状况、种族问题以及日本文化的弊端直接归咎于本觉思想,在逻辑上亦不可靠。  相似文献   

11.
语义学批判     
(一) 我国思想界目前正在蓬勃地、全面地开展对於胡适思想的批判,批判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胡适由美国贩来的反动的实用主义哲学。但在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反动哲学中,除了实用主义之外,还有许多形形色色、名称不同(如逻辑分析哲学、逻辑原子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语义学等)、“体系”不同,但实质上和实用主义一样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这些哲学都以早被列宁在“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中就粉碎掉的马赫主义为其思想根源;在反对形而上学,尊重科学的漂亮口号下,它们都躲避讨论哲学上的根本问题,认为唯心、唯物的争论是超出经验范围之外的,是形  相似文献   

12.
李俊明 《河北学刊》2003,23(5):198-200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的创造性质必然地、内在地包含着对旧事物、旧秩序的否定与批判。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体现 ,必须走出纯粹思辨的误区 ,寻找与社会的合力以及自身生存、发展的契机 ,在自我发展中提供解决社会矛盾、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3.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批判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在赢得广泛赞誉之辞的同时,也被理论界指责为过于天真地强调了政治与行政的截然分离。然而,通过对二分法的深度解读可以发现,倡导者们并没有忽视政治与行政的密切关系,在诘难之声背后隐含着重大的理论误解。不仅如此,实践界对二分法也存在着断章取义式的误读。这种误解和误读直接导致了实践中对政治与行政关系的错置与误置。由是观之,学术批判的前提是正确地理解被批判对象的基本观点和具体语境,而实践工作者应用理论的基础则是认真地解读原著,并在此基础上准确地把握理论的限度。  相似文献   

14.
形而上学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缺陷是用超出了经验范畴的纯粹概念的逻辑推论 ,建构绝对的、普遍有效的体系。与其全面对立的不是辩证法 ,而是唯物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全面对立的形而上学 ,理论上表现为传统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 ,认识上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相脱离 ,实践上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唯物辩证法是一块整钢 ,无法从中提炼出“纯粹的辩证法”或“纯粹的唯物论”。坚持唯物辩证法 ,就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既反对理论和认识上的形而上学 ,也反对实践上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5.
《选择的批判》之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李泽厚对话”的视角 刘晓波《选择的批判》这本书,副题是“与李泽厚对话”。刘氏是靠此“对话”而驰名学界的。李氏是文坛公认的权威,刘氏斗胆向权威挑战,这本身就具新闻性。“对话”的新闻性给刘氏造成的影响是双重的:即在激动青年学子的同时,却很少有人深究“对话”将为中国文化建设带来什么。共时态“轰动效应”冲淡了历时态学术评判。有人甚至将“对话”的一时轰动简单地归咎  相似文献   

16.
周泉根 《东岳论丛》2019,40(1):72-85
郭沫若一生的庄子情结弥散于其创作作品和学术成果之中。《十批判书》郭颇自重,然唯于其中最短之《庄子批判》一节终觉勉强无甚新意。再版时亲自揭陈其核心观点暨通篇基础之论——庄出颜氏之儒似见于章太炎。对勘可见,通篇荦荦大端处甚至遣词与章几无二致。郭后自注亦再次明确为曾见于。庄出颜氏说得益于杨慎否定庄子为子夏等入世派,而系之颜回之门则肇自黄宗羲。更大传统则是始于韩愈一反太史公剽剥儒墨之说而所主张的庄出儒门。宋明至今,主此说者于每见当世大家。其于思想史则在于儒道之间存在着互补通变之基础和逻辑。通变的可能和互补的基础在于极致处同源又同归。章郭以颜回和庄子为接应深入辨析儒道通变,既是庄出颜氏之深化,亦该假说之价值所在。余英时就《十批》挑起的钱郭之争,引起了包括白寿彝、翟清福、傅杰等,甚至民间持续数十年之聚讼。钱穆后出之庄学著论新说皆一如章郭。钱未出注并非其不诚实。面对现代学术转型期的民国学风,尤其是面对以新我国学、更造文化为己任之求新派在热切地想重整乾坤、再造中华时,后学过多苛察了当时本是求新派彼此呼应的风气,而过少置问题本身于宋元以降之学术史背景。后学当同情地进入彼时之当下,如以当下入彼时,质证前贤,岂非以孟庄时代之儒道质诸春秋之孔老!殊不知庄孟尔汝之别,不能掩盖孔老相得之雅。  相似文献   

17.
中庸批判     
<正> (一)中庸的产生与发展中、庸二字联用,首见于《尚书·大禹谟》: 帝曰:“来,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意思是舜帝告诫禹说:“人心诡危,道义渺茫,唯当求精诚一贯,恰当执取中正。无证无考之言不听,无询无虑之谋不用。”用什么呢?用中,或者说唐中,也就是中庸,可见中庸的思想产生很早。或日《大禹谟》为后儒伪托之文,不可凭信;但殷墟卜辞是真的,它证实了殷代就有中庸思想。《殷墟书契前编》七·二十二·一片甲骨有卜文日: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批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体性观念是近代以来人类文化的基础性思想 ,既导致了人类的进步 ,也导致了甚多恶果。主体性有其限度 ,人类不可滥用主体性 ,因为仅在人的有限的认识领域内 ,人才是主体 ,自然才是客体。人不可能是宇宙的主体 ,也不是社会或自身的主体。自然本身才是真正的主体 ,而人只是其一部分。人类如果不善待自然 ,自然也就不会善待人类  相似文献   

19.
社会批判理论经历了从拜物教批判到工具理性批判的动态推演过程,其研究范式的转变,不仅改变了被批判的领域,而且促成了传统意识形态批判的转轨。自主市场经济构成了拜物教批判的经验依据,马克思通过倒转国民经济学历史自然化的运思理路,解构了商品拜物教的神秘性结构,通过对资本经济体系不协调运行的病理学危机诊断,提供了社会总体从经济必然性统治下得到超越与解放的逻辑保证。随着自主市场的隐退,作为"被管理的世界"之否定性投射的工具理性批判,以"否定的辩证法"为拯救和批判的方法,对物化聚合体和同一性文化进行了毁灭性的颠覆。但是,工具理性批判终归是单维文化意识形态向度的"瓦解的逻辑",内含着无法自洽的逻辑悖谬。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