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伦敦会是近代率先派遣传教士来华的英国海外布道会,并率先将西方学校教育体制引入中国。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伦敦会在中国创办了若干所统称为'英华书院'的学校,它们遂成为这一时期在华英国教会中等教育的主体,位于汉口的博学书院、天津的新学书院和上海的麦伦书院即为其代表。这类教会中等教育学校既沿袭了马礼逊所创立的马六甲'英华书院'的基本模式,又继承了英国公学教育的某些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本土化的改革,以求适应中国国情。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以伦敦会'英华书院'为代表的在华英国教会中等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对促进中国近代中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旧中国的教会学校东吴大学,它的早期校史,在一些文章、专著与辞书里,均有涉及或介绍。如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一书说:“七十年代传教士开设的学校有,监理会于一八七○年在苏州的存养书院”;又说:“一八八一年林乐知在上海开办的中西书院,后来形成了东吴大学”;还说:“苏州东吴大学,一九○一年建校,由苏州博习书院、上海中西书院、苏州中西书院等合并组成,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开办”。《辞海》三卷本上册说:“东吴大学,美国基督教会在旧中国办的大学。校址在苏州、上海两地。一八八一年(光绪七年)美国监理公会设中西书院于上海,一八九七年又设中西书院于苏州。一九○一年合为东吴大学”。滕亚屏同志在《旧中国的教会大学》一文中说:“一八九七年,美国监理会设中西书院于苏州,一九○一年改为东吴大学”。那末,苏州东吴大学的建校经过如何?苏州存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振兴,高等教育理论和历史研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近代高等教育史研究领域,人们从教育体制、教育理念和思想、人才培养模式、新式高等学校、书院和留学教育、教会大学等不同角度展开广泛的探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其中,张亚群博士的《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一书,以高等教育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围绕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向近代高等教育转型这一主题,着重对以科举考试为重心的传统高等教育与近代高等教育的消长互动关系,进行了具体的历史考察和深入的理论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近代高等教…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天主教机关报《圣教杂志》上刊载的《真道剧谈》是一出颇具代表性的利用本土戏曲手段实现教会价值判断的剧作,它对研究中国近代教会戏曲活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辑录史志文献 ,对五代十国时期 13所书院进行比较全面的考证评述。认为书院在这一时期有维系斯文于不坠的文化功效  相似文献   

6.
石鼓书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戴述秋同志所编选《石鼓书院诗词选》是石鼓书院文化研究中的扛鼎之作,石鼓书院诗词所体现出来的针砭时弊的入世情怀、忧国忧民的天下情怀、兼收并蓄的大同情怀,从文化内涵上反映出与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7.
何岸 《源流》2010,(19)
马君武,1881年生于广西桂林,中国近代学者、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广西大学的创建人。与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誉。马君武早年就读于桂林体用学堂,1900年入广州法国教会所办丕崇书院学法文。  相似文献   

8.
书院自唐宋出现以来,就和中国新的学术、新的思潮联系在一起,显示出它于文化的创造性功能;而新的学术之所以能形成思潮,得为世人景从,则全赖其传播文化的功效。书院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教学、祭祀、刻书、藏书等。书院教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门徒、学生的,一类是对一般民众的,用现在的话讲,前者是专业教育,后者是社会教育。对学生施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术传人,壮大队伍,使学术文化发扬光大,传之后世。新的学术文化要生存、延续和发展,必须有自己的传人。如同王安石借州县学与中央官学推行其《三经新义》一样,新儒学的大师们也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9.
傅兰雅与中国近代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中国近代化学引进历程,英儒傅兰雅的简历和他对中国近代化学引进、传播、普及所作的贡献。略述在19世纪下半叶,傅兰雅和徐寿父子等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出近代化学专著以及参加创建格致书院、主编《格致汇编》、创办格致书室等有关化学方面的业绩,以及傅兰雅在华35年,热爱中国文化和传统、尊重中国人民的宗教信仰、钻研中国语言文字和报答中国人民等方面的友好言行。  相似文献   

10.
中韩两国书院的发展历史与文化功能有很大的差异,受其影响,两国书院志的编写体例也不一样。韩国书院志的编纂始于16世纪中期的《竹溪志》的编纂。《竹溪志》的体例是以与书院有关的记录为中心的。而17世纪的《西岳志》和《庐江志》逐渐趋向于以人物为中心。18、19世纪的书院志则主要收录了许多为祭享人物辩护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胡昭曦先生著《四川书院史》 (巴蜀书社 2 0 0 0年版 ,以下简称《书院史》) ,扎实严谨 ,材料丰备 ,可谓研究巴蜀书院文化的扛鼎之作 ,可惜仍有疏漏。例如 ,关于明代重庆府涪州白云书院的概况介绍 ,将该书院创始人署为“刘蕖” ,笔者以为 ,勘校失严 ,尚可商榷补正。《书院史》第 76页注引《同治涪州志》卷二《舆地志》、卷九《人物志》称 :“白云书院 ,在涪州治南 12 0里凤凰山 ,‘前明刘司谏秋佩先生故里也……。’刘秋佩 ,即刘蕖 ,涪州人。清人周汝梅所作刘蕖《墓表》云 :‘刘蕖字秋佩 ,谥忠愍 ,明正德中户科给事中也’ ,因劾刘瑾 ,受廷杖 …  相似文献   

12.
书院与科举考试制度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保定莲池书院是官立书院,书院教育目标定位于为科举考试服务.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迁,保定莲池书院的课程设计和考课制度进行了调整,书院主持者也对科举制度进行批判,由此既推动了书院教育的近代转型,也促进了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13.
揭开辛亥革命大幕的骨干力量,是两湖地区组织化、军事化的近代革命知识分子。武昌首义的胜利离不开这些接受过近代教育的知识青年,而在湖北近代教育发展史上,两湖书院又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清末张之洞筹办于武昌的两湖书院不仅仅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变革,更在西学东渐的风气下无形中成为了蕴育革命思潮,培养革命者的研学基地。该文分析了两湖书院及其延续两湖总师范学堂,如何引领了两湖人士创新图强的革新风气,成为了武昌首义前后的革命堡垒,对两湖书院是辛亥革命文化领域的重要策源地之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万国公报》是近代著名的教会报刊 ,它以创办时间早、发行时间长、影响深远而著称。因此 ,研究这份报刊对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颇有益处。最近 ,王林的博士论文《西学与变法———〈万国公报〉研究》一书出版 (齐鲁书社 2 0 0 4年版 ,以下简称《西学与变法》) ,正是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化教育组织模式。20世纪初,书院逐渐被学堂取代。平定书院由私办转为官办,政府干预逐渐加强,书院不自觉地被纳入科举取士之中,其功能开始转移。清末改制将书院改为学堂,近代化的教育改革与书院变迁之间产生了密切的互动关系。平定书院的近代变迁,一方面推动了平定教育的近代化,另一方面呈现出教育体制革新与平定教育衰落的畸形关系。研究平定书院的近代变迁,能够从微观的角度去审视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特别是对于我们重新审视近代中国教育制度的走向以及窥探近代学校改革与城市的近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南宋时期,理学家与书院深度相契,开创出书院与学术的一体化传统。位列天下“三书院”、“四书院”、“五书院”中的岳麓与石鼓,更是湖湘之学与书院一体化的典型代表。乾淳之际,朱子所作《石鼓书院记》意在为天下书院建设提供范式,实为湖湘文化自立自强的重要标志。石鼓书院在纠正科举俗学之余,倡导传道济民,开湖湘实学之风。山长讲学兼采诸家,辑成《石鼓论语问答》,刊刻《尚书全解》,扩大湖湘之学谱系。宋末石鼓于战火中重建,习武备战,扩充田产,担起乱世中传承文脉的重任,成为湖湘学派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7.
南洋公学译书院开办时间尽管仅有短短的五年,却编译出版了60 余种图书。张元济与严复为什么会亲密合作译、印《原富》以及对译书院选题的影响;译书院译印图书名目与数量;译书院引进西方书籍的宗旨与原则;译书院创立时间、翻译人员及译印图书产生的社会效益。译书院为中国近代出版史、教育史创下了多项中国之最,对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和思想解放,开展中外文化交流,了解和学习西方军事、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及其国民教育,传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18.
书院是近代学校前身之一,始於唐而盛於宋。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唐玄宗置丽正书院,聚文学之士,掌校刊经籍,征集遗书,辨明典章,以备顾问应对。创后世书院之始。晚唐五代,高雅之士隐居山林,或筑庐读书,或建舍讲经,书院之称屡见史载。延至宋代,书院不独为学者名儒讲学论道之所,更是封建朝廷培养士子之处。在末代众多书院中,尤以河南的应天书院、湖南的石鼓书院、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书院最为著名,世称四大书院。(一说有崇阳而无石鼓、本文从《文献通考》等多数史籍之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宁树藩先生《怎样评价范约翰的(中文报刊目录)》提出反批评,再次肯定范氏《目录》的历史价值,重申该《目录》过去为中国新闻史工作者所忽略,并举例说明研究近代早期新闻史必须重视报刊以外的有关史料,尤其是教会和外文资料.  相似文献   

20.
近代土家族地区的反教会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中国百余年的历史中,资本主义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上对华进行了野盛的侵略,使中国各族人民蒙受极大的损失和耻辱。与此同时,它们还十分重视对华的文化侵略,妄图用“十字架征服中国”。特别是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各列强的教会更是肆无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