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公务员与依法行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晓杰 《探求》2000,(1):40-42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这个基本方略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重要规定是我们国家迈向法治化管理的里程碑,其意义十分重大,影响极其深远。 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不但有大量的实际工作要做,而且理论上也有许多有待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仅就公务员与依法行政的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是两…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6,(10):10-14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保障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能。在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进程中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3.
贺晓彬 《探求》2001,(4):23-25
依法治党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依法治党具有客观必然性,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政党政治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二是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因此,要实现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治党。  相似文献   

4.
潘璁 《社科纵横》2013,(1):100-101
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决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认清人民主体地位的含义,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制监督等方面来体现和保障人民主体地位,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史浩林 《探求》2008,(4):4-7,75
和谐社会与依法治国有着多层次的内在关联,既有法治与和谐的一般联系,又有和谐社会与法制、民主、公正、人权和社会安定的相关性及其对法治的客观需求,和谐社会是依法治国的实践平台和验证标准,依法治国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标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行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郑重提出,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因此,探讨依法治国的科学涵义、重要意义和具体途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依法治国的科学涵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论断,并对依法治国的涵义、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加强法制建设的具体措施等问题作了系统阐述。这是我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进一步用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的宪法地位,该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由此可见,依法治国、厉行法治已非权宜…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6,(12):110-114
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古已有之,西方法治思想更是源远流长,通过研究法治观念古今中外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总要求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肖立民 《社科纵横》2009,24(5):71-74
法治文明,是一个国家实行法治的状态和程度所体现的文明,法治的发展史就是法治不断趋向文明的历史过程。从法治的历史演进分析,中国与西方的法治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基本涵义有着根本区别,目前。我国社会主义依法治国道路,只能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之路。只能建立在中国国情之上.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走循序发展的渐进之路。  相似文献   

10.
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进展。笔者认为:由于提出了“依法治国”,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就应当理解为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且,应当继续组织深入的研究,以准确表述和大力宣传这一伟大目标,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指引我们前进的一面光辉旗帜。关于法治的三点认识笔者主张,应该明确我们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