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社会的本质及其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社会、网络社会概念进行分析,认为网络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而组成的有组织的系统,是人类社会最新的存在方式,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以互联网为纽带,通过信息交换而形成的虚拟社会 。网络社会的存在以现实社会为基础,其存在的技术基础是现实社会的软件和硬件,其存在的主体基础是现实社会中的人,网络社会中的内容都是现实社会存在内容的电子化形式。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社会在互联网上的映像不是简单的反映,而是具有不完整性和扭曲性。不完整性表现在参与网络社会生活的人只是现实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主要是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技术的年轻人,扭曲性表现在人们往往在网络社会中刻意表现出和现实社会不一样的方面以及作为网民群体一员而表现出的群体无意识状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学说的理论视角在于人类社会如何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 ,对于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注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在马克思看来 ,现实的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存在物 ,个性自由与人类解放是同一的历史过程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解放的出发点和归宿 ,消灭私有制 ,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信息人假说”的当代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是构成世界与人的基质。信息社会与网络时代所构建的“虚拟时空”,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对人性的传统认知,使得以往种种关于人的本性假说在信息网络时代面前显得缺乏解释力和说服力。在网络空间中,“信息人”是活动主体,是网络伦理所要调节规范的道德对象,同时也是网络精神的主要体现者。网络社会所赋予“信息人”的自由、平等与多元,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原则和伦理要求,也是信息人作为网络伦理的主体所应享有的权利,更是一种深刻的人性需要。这种人性需要,为信息科技推进网络自由、共享、平等、多元提供了社会动力,也使得“信息人假说”有了现实的基础与依据。“信息人假说”通过人的生存状态的更本质层面即信息交互作用层面,重新透视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将为人们超越以往传统社会的人性假说,获得网络时代人的行为解释的特定视角,求得对信息时代网络伦理与全球伦理发展的重要突破开拓一条全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人是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本质上就是为了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对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的研究归根到底就是对人的研究.马克思不是把“社会事实”以及“个体行动”而是把“现实的人”作为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的起点,“现实的人”不仅是家庭的一员,而且存在于特定的社会阶层之中,由此将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这为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奠定了基础.为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现当代西方社会家展开对话,不断夯实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理论,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的研究视域中,自由概念兼具建设性与批判性双重意蕴,不仅是一种理想价值追求,更是一种社会批判的规范性构思。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强调劳动是实在的自由的实现中介,并将自由概念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的重要手段,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所谓个人自由的虚假性、片面性,强调真实的自由建立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自由概念的批判维度,对于回击西方“自由主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由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长期以来,在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主要存在“整体本位”和“个体至上”两种对立的思维模式。马克思认为,人既是个体,又是整体,是个体与整体的统一,社会应该承认和保护个人自由,并把自由置于社会的普遍利益之中,使每个成员平等地享有基本自由。  相似文献   

7.
“自然向人生成”——关于休闲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建设使传统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其标志之一就是人们物质需求的相对满足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就是享受自由,而向往自由是人的本质特性,是人生的终极追求。现代社会相对于传统社会是一种进步。社会越发展,人的闲暇时间越多,人就越自由。人类的历史就是追求自由的历史,是由“自然向人生成”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论虚拟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虚拟社会是人们在计算机网络中展开活动 ,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虚拟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改变了社会结构 ,形成了与现实社会并存的社会存在的新形式 ;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 ,形成了人类的虚拟生活方式 ;改变了人类思维的社会基础 ,形成了人类的虚拟思维方式。使虚拟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为社会哲学提供了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镇  刘瑞华 《理论界》2007,4(3):21-22
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的生存空间,传统现实社会中的人全部或大部分将成为网络社会的成员,由此构成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彼此互补、完善,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行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必须考虑网络和谐社会构建这一历史任务。本文对网络社会进行了界定,阐述了网络和谐社会的含义,深入分析了构建网络和谐社会的动因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了提出了构建网络和谐社会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论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现实人发展的理想境界,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高的价值目标。在马克思看来,人类这一理想的实现决不是对原始自然人的“复归”,也不是靠“全知全能”上帝的“启示”和“拯救”,更不是对抽象“人性”的放肆和张扬,而是一种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同时,马克思还认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决不能仅仅靠物质生产领域内的进步来实现。精神生产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重要途径或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