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内容和重要动力,对于培育新型农民,推动农村社会管理民主化,形成文明、和谐的乡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应该以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农民,先进的科学文化教育农民,先进的政治文化培育农民,以农村文化的产业化增富农民.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及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和谐与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民必须提高自身的能力以实现农村社会的发展。然而,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中国农民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其中有诸多因素限制了农民能力的发展。如传统的价值观念使农民缺少积极进取精神,降低了农民的行动能力;传统的礼治秩序会抑制农民个体意识的觉醒,降低了农民的自主创新能力;传统的人情关系限制了法治精神的构建,削弱了农民运用法律以自保的能力。因而,要实现农村社会的发展,作为农村社会主体的农民必须改变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因素,培养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力,如现代人格、开放心态和法治精神。客观上,全社会应该积极为农民创造有利于其能力发展的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3.
推进我国西部农民组织化发展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思路之一,理论上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和新中国农业集体化实践的经验教训为基础,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民组织化理论体系,实践上需要弥补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农民组织化发展滞后的短板。目前西部农村农民组织化发展滞后,主要存在内生动力、人力资源、发展资金、治理环境、文化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约瓶颈。推进西部农村农民组织化发展需要从增强发展动力、充实发展依靠、优化发展环境、改进发展措施等方面付诸长期努力。与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正在进行的扶贫开发事业相结合,农民组织化对于破解西部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主体困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同时,旧式农民的文化传统,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也逐渐随之消解,开始向现代转型。与此相应,农民的文化诉求,如与现代农业生产相适应的科技文化、与当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文化、贴近农民生活需求的大众休闲文化、保障农民权益与农村稳定的制度文化等也出现了多方面、多格局和高层次等趋势。有鉴于此,正确引导农民文化选择的自觉性,以先进的主旋律文化引导农民文化诉求的方向,以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增强农民文化诉求的底蕴,以最新的科技文化提升农民文化诉求的层次,不仅是农民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是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紧迫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是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当务之急是抓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根本之策是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西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关键之举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及成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民素质教育,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合理规范制度及其创新等一系列促进西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对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实现西部农村现代化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维系和发展农村社会稳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战略目标。农民政治社会化工作对农民内在的政治心理、政治文化思想及外在的政治参与行为均有着积极的指引作用,有利于农村的社会稳定。目前,我国农民政治社会化存在农民政治心理失衡、政治认同感较低、政治参与行为失范等问题,对此,应构建维系农村社会稳定畅通的利益表达与反馈机制、思想文化认同机制和制度化政治参与机制,消除农民的政治心理障碍,加强和改进农民政治社会化工作,实现农村社会的持续动态稳定。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会组织的涌现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深刻变革的必然结果。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是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能够为民主立法提供必要的组织基础,从而有利于制定体现农民权益的"良法";能够形成强大的民意压力和舆论力量,从而有利于监督、制约农村的公共权力;能够为农村法治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从而有利于培育农村法治建设的社会根基;能够形成新型的农民权利保障机制,从而有利于农民权利的保障。为了推动农村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政府必须解放思想、加强监督,为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农村社会组织要加强自律、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自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西部地区实行试点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保持这一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缓解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利于小康社会目标的全面实现.然而,由于西部贫困地区农民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使新农合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目前,我们应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转变目前的农业医疗筹资原则及筹资程序;加强对医疗供方的监督和规范,以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从而保证新农合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政治发展的政策基础,农村政治文化是影响村民自治实施效果的文化要因。培育和发展先进的农村政治文化是实现村民自治良序发展的重要一环,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的应然途径。当前,村民的传统认知、身份定位,以及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中的诸多现实障碍,阻碍了民主政治文化在农村的成长。鉴于此,必须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推动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当代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深层归因及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日常生活单调、缺乏长远规划、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部分领导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农民文化建设主体意识缺失、相关制度不完善等深层原因导致的。只有从社会整体性视野来认识和把握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经济、政治、文化交互作用的社会整体性的战略高度全方位地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多层次逐步地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使农民群众转变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农民;培养农民群众的文化建设主体意识,实现农民的文化自觉;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制度,才能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我国西部农村教育有了显著发展。当前西部地区农村教育的严峻现状依然制约和阻碍着我国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完善西部农村教育将是我国西部地区文化建设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以对陕西部分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影响西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因素。从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水平、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建立推进农村马克恩主义大众化的专业队伍三个方面,找到了提升西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卢作孚是一位乡村现代化的探索者和实干家。在重庆北碚地区,进行了中国西部地区乡村现代化的成功尝试,开创了中国近代乡村建设的"北碚现象"。对经济、文化、环境和人的重视,是卢作孚乡村现代化最鲜明的特色。他关于建设"生产的、文化的、游览的区域"的理想与规划;以治理社会秩序为先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开展文化建设和社会公共建设的乡村现代化模式;以及以人为本,延揽和培养乡村建设人才的用人方略,是北碚乡村现代化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文化全球化对湖湘文化创新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利于我们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去接受西方的先进文化理念,创新湖湘文化,同时,又对湖湘文化的文化地位和文化个性形成严峻的挑战。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创新湖湘文化,首先,必须保护和传承湖湘文化的精华,其次,要按照时代的要求对湖湘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再次,要在文化交流中吸取西方文化的积极因素,丰富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促进自身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立足农村文化资源,发展农村先进文化,通过主观努力,发挥事物内部需要、内部条件和自我提升的作用,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内生机制的生成是完全有可能的。文章在《论农村先进文化的内生性》一文的基础上,立足于农村文化现实情况,通过对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层剖析,对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内生性的重要意义和实践中的可行性作了进一步论证,进而提出详细可行的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不仅囊括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等指标,也意指乡风文明、文化繁荣等方面得到实质性提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只有良性文化“留乡”“在乡”,乡风才可能文明,乡村振兴的目标才能实现。当前西部农村文化总体上呈现出良莠共生的状况,良性文化渐呈衰微之势,而非良性文化则日渐抬头。重塑西部农村文化需要坚持良性文化的主导原则,在此基础上,政府需要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良性文化的弘扬力度、提升农民对文化客体的辨别和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7.
落后地区农村道德建设新机制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川西平原和川东山区的农民为主要调查对象,笔者在调查了当前落后地区农村道德状况后认为,促进落后地区农村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构建一种有效推进落后地区农村道德建设的新机制。具体地讲,就是要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制订一个包括教育培养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管理机制、奖罚机制、考评机制等五个方面的,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激励约束力的道德建设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基于西部地区106个村落1575位农村老年人的调查数据,对影响老年人贫困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Probit模型显示:影响老年人贫困的因素有共性因素和特性因素,年龄、劳动、政府救济金、财产性收入、低保和子女生活费、子女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贫困的共性因素;文化程度、健康程度、自理能力和是否有养老保险是影响不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贫困的特性因素;子女数、性别、婚姻状况是影响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贫困的特性因素。针对这一结论,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基础医疗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新型“孝文化”,营造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氛围,缓解西部地区老年贫困。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职业的传媒人、党政组织与人民团体成员、农民工、农村大学生、农村各类工作人员甚至普通农民都有可能程度不同地传播先进文化。应解放思想,树立全新的人才建设理念,加强人才建设的领导工作,分层次、分类别、多途径、多方法地做好传播人才的选用、培育、管理工作,构建先进文化传播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先进文化是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农村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在农村社会区域中的特定文化现象.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先进文化作为我国现阶段主导的、处于支配地位的文化,对农村文化的发展具有必要的导向作用,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