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梁平县西苑小学创建进步教育办学特色,通过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进步文化等建设工作,带领广大师生致力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实践,润泽着师生心田。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要发展要进步,就需要改革,就需要创新,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改革创新,办学特色的核心元素,而校本课程的开发运用又是学校改革创新、办学特色形成的具体表现。綦江课改已经在全国小有名气,而作为綦江小学教育领头羊的陵园小学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和深入推进新课改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特别是通过开发七彩校本课程,让学生个性张扬,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也促成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让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彰显了课程文化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3.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轨迹自十九世纪初以来,美国地方学区利用“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进步教育运动”、“课程改革运动”等契机,一直非常强调学校参与课程开发的活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各级各类学校掀起了“学校完善运动”和“学校有效运动”, 学校进一步积极参与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教育文献也连篇累牍地介绍了各  相似文献   

4.
段绍建 《科学咨询》2007,(18):15-15,5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明确了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要落在“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和办学特色上。新一轮课程改革又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在区教委“高中教育品牌化、初中教育均衡化、小学教育特色化”思想的引领下,我们南大街办事处从2004年开始,就注重以学校为办学主体的校本管理,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协助和鼓励学校追求自己的发展目标、自己的教育风格,形成自己的学校文化,特色项目,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学校档案作为学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学校档案始终坚持“以档育人”,通过开发档案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展档案史料为主的档案编研工作以及开拓创新档案利用服务等方式来提升档案育人功能,以期达到立德树人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6.
孙亚红 《科学咨询》2023,(1):193-195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是高校课程思政内容的重要来源和支撑。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但现阶段存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不够、教师队伍能力水平欠缺、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不足、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支撑不强等问题,需要高校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育人格局,切实抓好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校园文化“主打色”,提升课程思政改革实效。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效果,郑州市三十六中积极探索,着力开创“全员育人导师制励志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教育之路。学校励志教育理论,包括三大步模式、全员育人导师制等育人理论、阶段发展评价理论和系列教材《我们有话对你说》等。其中,三大步模式是方法论,全员育人导师制是育人制度,阶段发展评价体系是教师管理方法,《我们有话对你说》是平台。该校严格按照“三大步”励志教育的要求推进各项工作,成立了励志教育督导组,制定了学校励志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经过长期不懈怠的实践与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8.
围棋是我国灿烂文化的一株奇葩,它摹拟宇宙的奇幻变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哲思。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陶冶情操,绽放出无穷的艺术魅力。近年来,我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从学校自身特点、优势出发,将围棋作为特色教育项目和载体,以“以棋益智,以棋育人,以棋养性”为特色教育目标,在实现围棋教育校本化、课程化,不断提升学生的对弈水平的同时,充分挖掘围棋文化的人文价值及哲学思想,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中,重构了“快乐起步,心智同行”的教育理念和“一训三风”。通过大胆实践和探索,而今,学校围棋特色教育氛围日渐浓厚,成果丰硕;学校呈现出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思路更加明晰,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师生锐意进取,素质教育稳步推进的发展势态。  相似文献   

9.
桂溪小学是垫江县城区中心小学。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加强课程管理,执行“减负提质”规定,深化体验教育研究,构建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体验学习课堂,全面提高了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创建示范高中的过程,即是促进学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兼善中学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总结办学历史经验,深入发掘兼善文化,着力学校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兼善教育新文化,凸显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学校在内涵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稳健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孙琳 《办公室业务》2023,(2):48-49+71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就教育之魂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构建课程思政长效化机制推进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建设。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与工会师德师风建设同向同行,对促进高校工会工作,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推行“金课”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有利于提升课程质量。目前,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不足。文章基于“金课”建设的理念,运用CSE课程评价体系中“需要评价、方案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4个模块,构建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以期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师课程教学效果,实现“金课”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3.
王佳 《办公室业务》2023,(23):57-59
当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我国从国家层面逐级加强高校思政工作建设,并对当前高校思政工作有了新的要求,为新时代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与理论基础。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应运而生,但目前各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形式和效果各不相同,所以有必要构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体系,以便对其实施效果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14.
活动课程作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结构性突破,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对学校教育提出的一个新挑战,历经十年的风风雨雨磕磕绊绊,它已经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个新的生长点,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契机。多年来,我校在传承与创新学校文化过程中,深入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围绕个性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形成了“个性教育特色学校理念文化”系统,确立了“学而有异,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按照“科研兴校,特色办学”的思路,继承了“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活动出人才”的优良传统,坚持了“健康向上,个性飞扬”的学生文化,围绕培养学生有理想学做人,有能力勤探究,有个性能发展,有情趣会生活的小主人目标,用心描绘实践活动美丽画卷,倾心谱写学校特色办学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高欣  王亚娴 《科学咨询》2023,(10):230-23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以下简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提升就业发展能力的重任。在育人过程中,高校挖掘课程的思政价值,实现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是促进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高校对其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要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轨迹 自十九世纪初以来,美国地方学区利用"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进步教育运动"、"课程改革运动"等契机,一直非常强调学校参与课程开发的活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各级各类学校掀起了"学校完善运动"和"学校有效运动",学校进一步积极参与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教育文献也连篇累牍地介绍了各种课程大纲的讨论方案以及有关如何倡导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个案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7.
课程育德工作是落实德育首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新时期课程改革和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为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课程实施过程中,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育人机制,课程育德以充分发挥学生科课程育人的作用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育德能力为核心,以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发挥课程育德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程育人实效,全面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职业院校培育新时代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保障。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电工学课程立足于学院的专业特色和课程自身的特点,深入挖掘课程内蕴含的思政元素,丰富课程思政素材库,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充分发挥课程育才育人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员成长规律,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路径出发,系统分析了影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育人效果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思政课程助力课程思政的可行性方案,以期达成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共同育人目标,形成德智并举,术道合一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程。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担负的使命无疑是艰巨的。为什么要构建和谐学校?怎样建构和谐学校,促进学校发展呢?下面谈谈我们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