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营造和谐的员工关系既是企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责任,更是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组织提升经营效率的根本途径.总结员工关系管理理论研究的进展,分析当前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认识误区,从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管理的角度探讨员工关系管理创新,并以企业X效率的提升为突破口,提出构建和谐型企业-员工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选取滴滴出行典型案例,基于心理契约理论,采用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探索现代分享经济平台型灵活就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灵活就业劳动关系受内外部因素双重影响。就外部因素而言,宏观环境、消费者态度与行为通过影响平台管理与劳动者获得,间接调节灵活就业劳动关系;就内部因素而言,现代分享经济平台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心理契约直接影响灵活就业劳动关系,交易型契约的遵守是灵活就业劳动关系正常发展的“奠基石”,关系型契约的遵守是灵活就业劳动关系良性发展的“润滑剂”,发展型契约的遵守是灵活就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长效药”。研究可为平台型灵活就业劳动关系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和员工之间除了存在正式的劳动契约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是联系组织和员工的心理纽带,对于填补劳动契约的空白,减少雇佣双方的不安全感、提高组织和员工双方的工作效率、提高员工满意度有着重要作用,并且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培训、激励等工作有着密切联系,对于组织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员工主导型劳动关系下的员工通常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稀缺状态的企业核心员工,他们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宝贵资源。如何针对员工主导型劳动关系下的员工特点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达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已成为当前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心理契约在员工主导型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和特征,并提出了员工主导型劳动关系中心理契约管理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理念型心理契约及其在我国管理实践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理念型心理契约是国外心理契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该理论扩展了以往学术界限于交易型和关系型心理契约的研究框架,丰富了心理契约的研究内容。理念型心理契约对劳动雇佣关系中的一些问题具有新的解释力,对管理实践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普遍存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劳动合同短期化引发的问题不利于劳动关系的稳定以及国家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运用市场逆向选择,第二方执行契约和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对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进行经济学的阐释,并提出一系列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的政策思路,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组织中新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是员工和组织对相互责任的理解和信念,良好的心理契约能有效保持员工与组织的雇用关系.从心理契约的定义、功能和形成过程来看,心理契约在新员工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该尽可能通过采用包括人员招聘、真实工作预演、组织社会化等方法做好组织中新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管理者与员工间心理契约的研究,阐述了这种心理契约与绩效管理的关系,认为这一双向沟通的契约关系对组织进行成功的绩效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支撑;针对管理者与员工间心理契约的特点,从促进绩效提高的角度提出了双方为建立这种契约关系所做的准备和具体步骤;最后指出管理者与员工间心理契约被运用于实践工作的各个层面后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已是目前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当前“用工荒”的产生与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的转变、期望值的提升、权益意识的觉醒以及企业对这一群体管理方式的简单化等存在紧密联系.基于此,课题组对新生代群体心理契约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农民工的心理契约结构、企业心理契约管理状况、心理契约状况与农民工行为之间的关系,探索组织中农民工心理契约管理的结构维度并检验其管理效应,以期人本地提高管理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农民工心理契约中的组织责任与员工责任结构呈非对称性,农民工认为组织对他们应承担起基本型、人际发展型和工作型三种责任,但自己对组织承担的责任却仅包含基本型责任和人际发展型责任两种,这是农民工区别于其他类型员工的重要特质,也是心理契约管理的关键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政府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二战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加强了对劳动关系的全面干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规范的劳动关系调整体系,使劳动关系从对抗趋向缓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政府应当承担起和谐劳动关系建立、运行、管理和监督的职能.当前我国政府可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采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新劳动合同法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证,本文由此引出了对用人单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几点思考。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在施行过程中,企业与劳动者之间还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文章从企业内部劳动规章制度制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范围和劳务派遣的规范三个重要方面,探讨企业如何与劳动者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生命、自由、财产逻辑下的财产理论,以劳动证成财产合法性,建构起内在人性到外在显现的社会场景;其中,形而上的自然法财产形式实现着人道关怀,操作性的实证法财产形式确立着历史权利;值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之年,应基于“制定法律的目的即是保障人们的权利”的理念,践行内在心理的敬畏和外在社会的遵从两维度,以契约人为理念建构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以法治来统领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来化解转型期社会风险,建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劳动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大背景,透过和谐这一视角,研究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劳动关系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劳动关系问题的途径和对策,致力于营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这不仅为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保障,同时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实质是一种经济关系,同时,劳动关系又是一种管理关系和社会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劳动关系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特别是就如何通过女工权益的基本保障来促进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从而来推动我国企业积极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论民族院校的工会工作与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院校的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的维护教职工权益、建立和谐民族关系、加强民主管理以及以人为本的工作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涵、特殊要求、重要渠道和核心内容。民族院校的工会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学校各项工作的主力军作用,根据民族院校的特点认真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和互助,推进和谐民族校园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确定了在中国"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民收入差距的问题日益突出,其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阻碍,也成为了和谐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本文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出发,对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相关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和谐社会,全面实现人劳动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环节。劳动和实现劳动的价值是劳动者的天赋权利,谁有劳动能力,谁就有义务工作。让和谐社会接纳更多热情工作的劳动者,是国家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失衡,关系到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协调统一,也是制约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不成熟的情况下,优化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为此,应科学界定政府在协调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地位,充分发挥政府作为公共事业管理者的作用,把私营企业劳资矛盾控制在既有的社会秩序范围之内,从而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建设的对象主要涉及的是人,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把关心民众的生理、心理健康作为稳定和谐的评价指标,不断调整执政者的决策行为,才能保证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本文作者认为,可以把健康型组织(Healthy Organization)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评价标准,从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探索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机制和标准度量问题.作者提出,健康型组织包括正常的心理状态、成功的胜任特征和创新的组织文化三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但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关系至关重要,系统地探索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健康型组织建设的影响机制,不仅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而且有助于管理科学理论自身的知识创新.为此,和谐社会的健康型组织建设可以从如下六方面来开展研究:各类健康型组织的心理行为的健康标准体系;危机事件的社会心理行为预警系统;转型时期劳工冲突的心理行为机制;企业的员工心理援助和压力管理研究;领导者执政能力模型及开发模式研究;健康型组织文化的形成机制研究.最后,本文提出了实施健康型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