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正>秀山花灯是一种集歌、舞、戏剧和民间吹打于一体的以歌舞表演为主的综合性民俗表演艺术,起源于唐宋,主要流传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及其周边地区。秀山花灯分单花灯、双花灯和群花灯。花灯表演从正月初二开始,至正月十五结束,十六以后叫厚脸灯。表演花灯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包括祭灯、启灯、开财门、观灯、送寿月、闹红灯、拜年祝贺、谢主、辞神、烧灯等。2006年5月,国务院批准秀山花灯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5.
7.
《市场瞭望(下半月)》2007,(2)
我们在三坊七巷里慢慢长大了,街角苍凉的老榕树变得更矮了。后来,我们渐渐离开了,巷里沉默破旧的屋檐变得更低了。我们最后走远了,小街两旁花团锦簇的手扎花灯渐渐稀落了。而那不变的,却是年复一年点燃在我们儿时记忆里的绚烂花灯,它们仿佛千树万树梨花开,又神奇又壮观。 相似文献
9.
10.
古发挥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
贫困地区推行计划生育“三结合”要注意抓两头古发挥推行计划生育“三结合”,不同的经济基础,不同的地域条件,不同的社会环境有着不同的方法。笔者认为,在贫困地区推行“三结合”,应注重抓住领导和群众这两头。一、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开展“三结合”,关键在领导,成...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刘天学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14-117
祝贺调是秀山花灯音乐五大类别之一,是秀山人民用来庆贺节日、喜事和表达谢意的花灯歌曲。它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用于生活,是原创性极强的民间歌曲。 相似文献
18.
刘天学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22-125
秀山花灯是重庆秀山地区最重要的歌舞文化活动,是秀山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灯调则是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期间举行的大型歌舞中演唱的歌曲.春节闹花灯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内容最丰富,也是秀山人民最多参与者的一种活动.起灯、迎灯、跳灯、观灯、参灯、闹花灯、闹元宵、送灯等各环自成章节,多彩多姿,精彩无比. 相似文献
19.
林叶薇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7(8):109-110
福建民间花灯装饰艺术是福建民间文化瑰宝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在艺术表现上充分体现了区域历史、文化特色,主题鲜明,色彩、造型丰富多彩,并散发着时代的气息,具有独特的神韵和魅力,深受民众喜爱。 相似文献
20.
于丁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
燕园又名蒋园、燕谷园,系常熟著名胜景,且为太平天国遗址,颇有历史意义。园占地不多,而构思奇巧,别具一格,园内景色佳丽,燕园十六景,脍炙人口,驰名遐迩。其中假山燕谷,尤为名贵。今述其沿革与胜景,以供参考。一、燕园沿革燕园座落常熟虞山镇辛峰巷内,东邻炳灵公殿及亦爱庐,南面辛峰巷,西接蒋洞旧宅,北临琴川第五弦。清福建台澎观察使兼学政蒋元枢(字香岩)渡海遇险回常熟后,于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在其从父蒋洞旧宅之东,辟建园林,供海神天妃于其中(后天妃迁至西弄)元枢祖父廷锡,父溥,父子大拜,家世豪富,因之筑园极尽奢侈。如园内西洋台之棂槛,悉以檀楠为之。元松长子继煃,字芝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