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2月13日,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在其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逝世,享年九十四岁。萨缪尔森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经济学家。他是第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70),同时也是美国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人。萨缪尔森对经济学最大的贡献是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为经济学者们提供了分析复杂经济问题的工具和相互交流的语言——数学,使得经济学的研究上升至科学的高度,萨缪尔森也因而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相似文献   

2.
10月19日,由经济学家张几常组织的科斯追思会在深圳举行,劁内外经济学界诸多知名学者云集,缅怀科斯埘中蚓改革的贡献,表达敬意并寄托哀思.就在一个半月前,9月2日,l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得·科斯以102岁高龄在美国芝加哥辞世。斯人已去,但学界对科斯学说的激烈纷争远没有结束。一方而,科斯是2f)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学界一般认为科斯以两篇惊世鸿文《企业的性质》(1937)和《社会成本问题》(1960),为经济学开拓了多片新天地,从企业理论,合约理论.产权经济学,到法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  相似文献   

3.
王忠文  宫慧杰 《城市》2009,(2):18-21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旨在褒扬他对国际贸易战略理论和空间经济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布坎南是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被公认为"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理论的创始人,20世纪世界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这个学派以善于运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政治问题而著名,反映出经济学对外扩张的趋势,也意味着经济学的方法除了研究经济问题,还可以用来观察分析政治等更多的"非经济"领域事物.  相似文献   

5.
非常画面     
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奥利弗·E·威廉森和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7岁和76岁.表彰他们在经济管理分析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指出:"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的两件最深刻的事情,一是以美国为主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研究表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正面临着贫困、住房短缺、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一系列  相似文献   

7.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预见的那样,人力资源正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其重要性已经大大超过了物质资源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人力资源的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社会财富的最佳途径,因此人们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关注程度也远远超过了以往年代.  相似文献   

8.
金融机构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关金融市场,实际上跟我专门研究的信息经济学关系非常密切,它主要是研究资源如何配置到最佳的地方。东亚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中最为成功的地区,其成功得益于使稀缺的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而在有些国家,比如说前苏联、委内瑞拉,储蓄也非常高,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投资,所以对经济的增长几乎没起到什么作用。在计划经济方式和市场经济办式之下,如何进行资源配置是明显不同的。计划经济方式下,主要  相似文献   

9.
很长时间以来,经济学理论的发展遵循着一套默认的"正统"假设。这套自成体系的假设规定着经济学的写作模式,为经济学模型提供合理化解释,同时,也使得对于其他假设可能性的思考一度成了经济学中的"禁忌"。作为信息经济学奠基人之一,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A.阿克洛夫(GeorgeA.Akerlof)以他著名的"柠檬原理"蜚声学界,但他却有着一个更高的学术梦想:根据凯恩斯《通论》的精神,创立心理—社会—人类经济学(psycho-socio-anthrop economics,简称PSA经济学),将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其他社会学科的研究成果引入经济学模型中,探索经济学理论新假设的有趣结果。本文在介绍阿克洛夫主要学术作品的基础上,着重对PSA经济学中的社会学假设进行分析,并对PSA经济学的发展潜力以及由其引发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关系的重新定位做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中美新市场经济(北京)论坛”会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王建国-反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提出:“一个经济的质量,主要是由非稀缺经济相对于稀缺经济的比重决定的。非稀缺的比重越大,经济的质量越好。”什么是非稀缺经济?王建国举例说,奔驰与红旗所耗原料差不多,但价值相差数倍。为什么?因为奔驰的设计,工艺和生产流程不同。奔驰之所以贵,就贵在它的设计、工艺和流程。我们知道,原料是稀缺的,对稀缺资源需求的不断上升会推高使用它们的机会成本从而导致通货膨胀。但设计、工艺和流程是非稀缺的,它们一旦被一个起始成本生产出来之后,就可以以零成本无限复制,对它们的需求的增加没有资源约束,产量完全由需求决定,需求即生产!因此对奔驰需求的上升不仅不会导致奔驰的设计,工艺和流程供应的短缺从而推高使用它们的机会成本,相反会导致奔驰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从古典经济理论到现在主流经济学,都肯定企业作为“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天性”。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不是矛盾的。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亚当·斯密认为,无数自私自利的“经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在促进整个社会利益的提高或实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的弗里德曼教授特别主张“企业的惟一责任就是在法律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利用它的资源从事增加它的利润的活动。”从100  相似文献   

12.
有一位移居美国的同学,在回国探亲时问我:“你在国内搞了那么多行业规模最大的市场调查,有没有使用计算机统计?”我回答:“有的,但是效果不很好。”他说:“美国搞调查都用计算机统计,很科学,你们的做法太原始落后了。” 他的这番话,使我想起了美国人的研究传统。 美国学术界崇尚实证,崇尚定量分析,获经济学奖和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大都是在研究中引进了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种源农业是现代农业基础性、战略性的核心产业,是体现上海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提高农业用地产出效益,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上海土地资源稀缺,提高农业用地产出效益是实现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上海发展种源农业恰好可以解决土地资源稀缺、农业产出效益低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从博弈论看城市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踪家峰 《城市》2001,(2):37-39
博弈论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贡献之一,现已成为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1994年,博弈论专家纳什、海塞尼和塞尔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不仅是对其理论的肯定,而且显示了博弈论的蓬勃发展的趋势.城市现象和问题是城市发展中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博弈论可以在城市分析中有英雄用武之地.实际上,用博弈论的观点来分析城市问题或现象,更能透彻地洞察其内在根源,从而为解释现象、解决问题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国土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经济学科,是从经济角度来研究由人口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复合而成的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国土经济系统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目前,我们国家处于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的形势、新的机遇,给国土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经济学性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玲 《城市》2004,(1):18-21
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  相似文献   

17.
声音     
《公关世界》2009,(1):4-4
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引领世界走出金融危机的地位。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呼吁中美两国发放购物券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18.
《安家》2008,(1):114-115
1、资源稀缺引发销售狂潮 "限墅"在2007年仍然延续着,而年末新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中限制类目录仍直指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虽然在这一年当中资源稀缺的问题并未凸显,但"限墅"的大政策趋向恐怕仍将延续到具有多重意义的2008年.  相似文献   

19.
进一步认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面临的形势,紧紧把握新世纪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努力开创国土经济学研究新局面.这是参加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三届二次全会的代表发出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1月8日,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农·L·史密斯(Vernon Lsmith)访问复旦大学,作了题为“实验经济学发展与中国经济改革”的专题报告。下面是根据录音整理的讲话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