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夏东锋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5):108-110
元杂剧《连环计》的思想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维护汉家江山的正统思想、君臣道义思想、"立功"立名"思想、崇尚智慧(勇武)的思想、爱美的思想、宿命的宗教迷信思想。明人王济的改写本传奇《连环记》与之相较,在基本主题上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两剧变化的背后有深层的历史背景、时代文化特色和文人创作心态等原因。 相似文献
2.
冯智全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100-105
由于受时代、种族以及地缘的影响,不同时期的不同国家及民族有其自身的群体性格和审美偏好。中国大众对流行歌曲的审美心理反应,代表了中国大众某一时期感知经验中的心理活动。情感以及情感的升华和审美反应感知中的激活水平与接受或拒绝的水平相关。大众在对歌曲感知的过程中,情感激活的程度如果过高或过低,结果则造成积极程度和接受能力处于较低的反应。大众固有感知经验下的直接感知及感知中激活的程度处于最优的水平,即介于大众歌曲经验上的简单和复杂中间,及达到本文中"曲线"的顶端,大众对歌曲的接受程度则最大。 相似文献
3.
从元杂剧对唐传奇的改编看元代文人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民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301-303
通过对元杂剧和唐传奇同类题材作品的比较 ,理出处于文化转型期的元代士人 ,因地位下降、生活窘困而导致心理失衡 ,而改变现状和恢复昔日辉煌的愿望又与政治现实和社会思潮尖锐对立。因此 ,惟有放浪红尘 ,隐逸山林 ,才能使心灵得到麻醉 ,精神得到解脱 相似文献
4.
郝青云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1):39-43
明代传奇作家袁于令的<金锁记>是元杂剧<窦娥冤>的改写本.二者的主题存在明显的差异:在<窦娥冤>中,天性善良、守节守孝的窦娥遭遇了巨大人生不幸,作品对黑暗的社会制度给予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挞;<金锁记>则通过窦娥历尽艰辛,恪守节孝,最终获得幸福团圆,作品表彰了至贞至孝的美德.主题思想的改变折射出元明两个时代社会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戴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76-80
新英雄传奇以当代新英雄为表现对象,借用古典"传奇"艺术进行创作,其"传奇"性主要有4个方面:(1)神鬼之奇。新英雄传奇以神话、传说及人物的写意化描摹来营造虚实相生的故事氛围;(2)人物之奇。侧重强调、夸张新英雄异于常人的行为能力;(3)庸常之奇。以大量偶然、巧合因素使日常生活传奇化;(4)文章之奇。从语言、修辞、艺术手法等各方面表现战争英雄的精神风貌。新英雄传奇利用古典传奇进行现代启蒙,形成了奇幻相生的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6.
深层审美心理与审美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能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9(5):24-30
人类的审美现象千差万别,也有许许多多共同之处。形成这些差别和相同的原因很复杂,但是,深层审美心理的差异和相同却是根本性原因之一。审美意识具有民族、阶级、时代、地域和个体的异同,它们是审美意识的内驱力的外指向,也就是人类深层审美心理的外在化。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的<传奇>创造的是现代都市生活中的"新传奇",所力图营造的是一种普通人平凡生活中的"奇异的感觉".在直接体现这一"心理传奇"理念的叙事策略中,张爱玲将个体意义上的生命体验加以逆向性地截取,在"变异"的心理时间上进行片段而又具有回顾意味的叙事,使所有的传奇故事都在"陈旧而模糊"的回忆中,沉浸于"无法挣脱的时代梦魇".其所形成的"奇异"的心理真实,在消解了"日常"生活的现实意义之后,充分传达出一种个体生存无法摆脱的苍凉感. 相似文献
8.
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构成了人类的文明史。心理学对求真和崇善的研究比较重视,而对于审美的问题则关心不够。青少年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其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四个阶段:审美心理的初步萌芽期、审美心理的初步形成期、审美心理的逐渐成熟期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期。国外关于审美认知发展阶段的两种理论及其对青少年审美认知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审美认知发展的三个倾向是:从具体到抽象,从题材到形式,从形式刺激到形式表现。 相似文献
9.
高秦嫣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5):87-90
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审美心理的特点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从发挥第一课堂美育功能、发掘第二课堂的美育功能以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着手,探索全方位、多渠道地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10.
唐代传奇在女性形象塑造上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一是大多将歌妓作为描写对象;二是在人物形象的审美角度上有着惊人的划一性,即容貌俊美、才华横溢、勇于追求爱情和幸福。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一审美取向进而探讨这一取向赖以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文人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与张爱玲的作品风貌相去甚远,然而他们却有着近乎一致的文学审美追求——"传奇不奇",即在看似传奇的人物和故事中书写永恒的人生和人性。这在沈从文的作品中表现为一种神话的建构,而在张爱玲则表现为一种人性神话的解构。 相似文献
12.
高红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8-32
元杂剧这种艺术形式是在民间讲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口头程式理论的提出为口头传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界。蒙古史诗的程式化特征也存在于元杂剧中,具体表现在作品结构、角色设置、表演规范和故事情节、人物上场诗、情景描绘、民俗文化的表现、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元杂剧形成程式化的特征是与讲唱艺术的影响、民族审美传统的改变、技艺的传承、表演的客观条件及作家创作的相互影响和经济利益驱动演员表演的相互模仿等有关。元杂剧和其它讲唱艺术一样,都有程式化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3.
雅俗的审美心理比较及其审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2(5):116-121
雅俗的审美特性及其内涵的不同决定了二者的审美心理存在较大差异。雅的审美心理与日常心理感受相距较远,它对人的心灵有深层次影响;俗的审美心理则接近日常生活,其影响浮于人的精神表层。雅俗的审美心理既存在相通点,也有相悖之处。一般来说,二者在反映生命的本真状态及普世价值时是相通的,而在反映各自不同的其他价值时则往往相悖。其相悖性决定了审美者必然产生审美偏向。它给我们的审美启示是,根据雅俗的审美心理对人精神的不同影响来建立审美自觉,可使人们更好地把握这一自由性质的活动,促进精神健康与成长,并有效地引导文化市场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巴特尔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蒙古族民歌在蒙古族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蒙古族民歌的形式与内容与蒙古族传统的审美方式与审美观点紧密相联。蒙古族民歌中表达了把骏马作为美的象征、视白色和青色为高贵、珍重父母的养育之恩、崇尚勇敢有力的英雄好汉、以朝西方向和西南面为尊贵等方面的主题,它反映了蒙古族的审美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5.
士人与大众文化心理的交融 --元杂剧三国戏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四平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17-21
从经典文化与大众文化碰撞融合的角度重新阐述了元杂剧三国戏的文化意蕴.元剧作家在向三国故事取材的同时,大众文化层面的某些东西也随之进入到三国戏中.剧作家的士人身分,以雅融俗的思维方式,其以史写心的创作本旨,又使三国戏印有雅文化的色彩,个中寄寓着元代士人群体的复杂文化心理.这从仕隐矛盾心态的投注,忠君观念的强化,三国人物身分品格的雅化等方面可见一斑.这说明元杂剧三国戏是士人与大众文化心理交融的产物.这种文化层面的碰撞融合,影响着三国戏的文化内涵、人物特征与美学风格,也影响着罗贯中的创作. 相似文献
16.
宋法刚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6):903-906
艺术的创作一直以来就注重审美效果,这一重视发展到极致就是西方上个世纪的接受美学。在艺术领域里,接受的重要性在电影、电视剧中就更加的重要,因为其高额的投资最终需要观众来买单。如此的高风险就要求影视的创作者深入把握观众的审美文化心理,特别是民族性,努力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进行创作。另一方面,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威胁,民族化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影视的创作,而且成了衡量影视剧好坏的一个潜在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探讨观众的审美文化心理就有了双重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建娜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4):27-32
白日梦戏是在明清传奇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梦戏形式,情和真是其特质,自然入梦、求梦和互梦是其主要形式。贵虚的创作意识、尚奇的审美倾向和至情的人生理念,是白日梦戏在明清传奇中出现的原因。剧作家通过白日梦戏来表现情和欲的主题以及人生如梦的哲学思想。这种特殊形式的梦可以连接现实和理想,化抽象为具象,化伪饰为真实,化平凡为神奇,也可以帮助剧作家营造丰富的舞台时空,构造生动奇幻的剧情,展现出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功用。 相似文献
18.
杨宁宁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2-67
唐人传奇为小说之一变,爱情传奇又代表了唐传奇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文辞华美,而且还用各种手法对人物形象进行了细致的心理刻画。从宏观上用类型化的手段把握这些人物形象的近似心理和作者的潜在心理可以在更深层次上体会作品的意义;同时,对人物心理演变的纵向分析则能与类型化分析一道,更为完善地从心理角度把握唐代爱情传奇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9.
於贤德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6):33-38
和谐健康的个体心理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审美调适则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提出的审美调适这一概念,是指运用丰富生动的美感对个体心理进行调整、改善、充实、优化,通过情感的"高峰体验"和审美超越的作用,使心理结构在美感的强烈刺激下经受锻炼而更加坚强,并由此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审美调适的主要方式则是通过对心理偏激和心理落差的调整来实现心理结构的动态平衡,而审美活动对心灵的调养滋润是保持心理和谐的基本方式,崇高事物和悲剧艺术对否定性情感的宣泄则以相反相成的方式成为审美调适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苏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5):153-156
在全球化的境遇里,人们正在经历“当代审美泛化”的质变,当代艺术摘下了长期笼罩在其头上的光环,逐渐向日常生活靠近,这便是“日常生活审美化”。面对这样的文化现实,传统文艺学、美学理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对日常生活审美这一问题进行一定的质问和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