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国梁 《老年人》2009,(4):36-37
我在《长沙晚报》上开设了一个专栏《彭胡子掉书袋》,其中有一篇《凌叔华笔下的长沙》。文章见报后两天,忽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他叫彭明朗,1949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经济系,凌叔华、袁昌英、和苏雪林都是他们学校的老师。我在文章中写到凌叔华与她的朋友兰子作了一次“衡湘四日游”,他说兰子就是袁昌英。  相似文献   

2.
《现代交际》2005,(3):10-11
一开始,吸引我看《哈里·波特》的,并不是这个藏着黑框眼镜,带点东方长相的小魔法师,而是故事背后的那个女人。作为一个靠领救济金度日的单身母亲,她的第一本《哈里·波特》只给她带来2000英镑的版税收入,但当她写到第四本的时候,她获得的第一版版税已经涨至2000万英镑。这个生性腼腆内向的弱女子征服了全球超过一亿的读者。我很好奇她创造的魔法王国里究竟有什么。  相似文献   

3.
星河 《金色年华》2010,(4):21-21
因为常和影视圈的朋友打交道,难免在饭局上遇到女明星。有段时间因为喜欢某位女明星,所以常在博客上写到她,写得多了,就常有人问,你是不是喜欢她?遇到这种问题我通常眼睛不眨地说,“当然喜欢啊”,不过随即也会补充,我喜欢的是她的某部电影,属于爱屋及乌。不过,我自己也承认,这样的解释是此地无银。  相似文献   

4.
三毛的作品情感真实,没有太多的粉饰,而是展现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与趣味。在她的作品中,没有一般爱情作品所描写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唧唧絮语,即使在《结婚记》里写到她与荷西婚前谈恋爱时的生活,最多也只写到他们如何在寒风中抖抖索索地坐在西班牙公园的长椅上,想着如何解决温饱问题。三毛经历了灰暗的少女时期和多舛的青年、中年时期,使得悲情成了她作品的基调。这种对疼痛的敏感一直在三毛的性格中保持了下来,并对她日后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用善良、忧伤、怜悯的目光关注自我,关注周遭的世界,因此,她作品的字里行间总是溢满了悲情的美丽。如在《哑奴》中,三毛成功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生活在深重苦难之中毫无人身自由,却又充满了爱和智慧的黑人奴隶形象。  相似文献   

5.
王女士偶有头疼,以前她吃布洛芬后,过两小时就能缓解。一次出游时她的头疼病又犯了,为了玩得尽兴,她一次吃了平常两倍的量,但效果并没有加倍。  相似文献   

6.
唐玮 《女性天地》2012,(6):54-55
不久前,曾任《华尔街日报》记者的潘蜜拉·杜克曼女士出版了《养育宝贝》一书。书中写到,法国孩子比美国孩子更有礼貌和修养,在豪华餐厅里,她要努力  相似文献   

7.
晓歌 《老年人》2014,(2):34-35
江乐与谢蓓蓓两人在北京电视台一档电视速配节目中相识。走下荧屏回到现实中,两人的生活回到正轨。2012年春,谢蓓蓓因患乳腺癌被切除乳房,在她人生陷人绝望之中时,江乐走进了她的生活。最终,江乐用自己的一腔真情挽救了谢蓓蓓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伤心苹果     
她爱吃苹果,却不会削苹果。她和他谈恋爱时,第一次削苹果给他吃。她削苹果的样子很特别,逆着削,削去许多的果肉。他看了,笑着夺过她手里的苹果,说等她削好了,他便只能吃核了。从此他不再让她削苹果,其实是怕她伤着自己的手。后来他们结婚了。结婚后,她才发现他是真的爱她。她不会做家务,他几乎包揽了他力所能及的一切。她喜欢写作,业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爬格子上。他理解她,每次她写东西时,他都会放一盘她喜欢听的CD,然后坐在一边,默默地削一只苹果。他只薄薄地削去一层皮且连刀不断,还仔细地去了核,切开两半给她。她…  相似文献   

9.
不见不散     
他爱她,从看见她第一眼时就爱。大学校园里的爱,很多人都说像雾像雨又像风,可他一直觉得,爱像一枚有生命的钉子,植进心里,就长住了,再也拔不出来。她却没什么爱的感觉。虽然他一封又一封的情书好像烈火,却一点也烧不着她。同学们对她说他爱她爱得有多苦,她有太懂。想想也是,不爱嘛,又怎能知道爱是一种苦呢?一年、两年、三年……七年。她快乐,她单纯,也谈过两次短暂的恋爱。而他,心中的那枚钉子b还是没拔出来。研究生毕业后,她去了日本,在早稻田大学研修。第二年,他也去了日本,也在早稻田大学。她在停车场碰见他、“哦”…  相似文献   

10.
别人的丈夫     
她是我两年前采访时认识的,印象最深的是她头上扎的一对齐肩的粗辫子,这年头很难看到扎辫子的女子了。因这是夏天,我有机会看到她穿的好几条裙子。她皮肤白,有一件露内的黑裙,看上去赋有古典的美。有一句欠,我看了她的影集,黑白、彩色都有,她很会照像,仪态端正,韵味十足。还有演出时的照时一都很好。她突然问我:“你看我结婚了没有?”’我不假思索地答道:“没有”,她一笑,说:“我结了婚,有了小孩,而且”,她停下来想了一会:“而且还离了婚!”这怎么可能?她哪里看得出来经过结婚的洗礼印离婚的磨难呢?但她显然不是跟我…  相似文献   

11.
娇娇楚楚     
娇娇楚楚好服装成全好爱情恋爱期间的姑娘请记住:你在选择服装时要掌握两大要素:就给她写厂一封信,让小小。卜接见这位美国女记者,I希望关心她的生活。海伦把这纣信一卤保存了四十多年,直到70年代末邓小平访美时,她将毛泽东主席的信完好地会对佻有感激的心情。谈...  相似文献   

12.
我认识的一位妇女,经过两个星期忌食奶油面包和在寒风中围绕公园的慢跑步后,又蹬上了浴室内的磅秤。结果,指针还是停留在两周前称重时的位置上。她简直无法接受这一现实,这与自己的想象相距太远了。对此,她极为沮丧。穿衣服的时候,她愁眉苦脸地从牛仔裤的口袋里翻出20美元。这时,妹妹又打电话来让她给自己讲个有趣的故事。当她匆忙跑出房间准备开车外出时,又因不得不给车加油而怒气冲冲,但却发现同住的女友已将油箱加满了.这就是一个曾经认为自己永远不会快乐的妇女。我们每天似乎都淹没在各种如何才能幸福的大众心理学建议中。但…  相似文献   

13.
爱情不AA     
周莫北 《现代妇女》2010,(10):21-21
这是一个AA制流行的年代,什么都要AA,哪怕爱情。有个朋友,在我为一些事情抓狂时,她总是平静淡定,轻易给我指出方向。我一度以为她是个智慧女人。结果这样的一个女子,在28岁时遭遇一段感情;在30岁准备结婚时,遭遇了遗弃。理由是:结婚要买房子,男人赚的钱是女人的两倍多,所以男人想掏全款:女人却提出自己要掏一半的钱,说只有这样才能觉得踏实,不然房产证写上她的名字,她总觉得自己有亏欠。  相似文献   

14.
据报载,袁隆平院士在武汉市与中小学生面对面交流时,一位中学生说,他看到一篇报道,写到袁院士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值得敬仰。袁隆平连忙澄清:“一定别受误导,累倒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另外我也从来没有累倒在田里,那是耍笔杆子的人杜撰的……”  相似文献   

15.
遇到一位坐怀不乱的男人,问到原因,他说:“她那人的确是聪明。”随后,他举了“聪明”的例子。两人是在深圳打工时认识的,结婚后,他回省城打工,老婆则回农村婆家生孩子。分居两地,她独自与婚前从未谋面的公婆一处生活,南方人受不了干燥的气候,连续流了一个月鼻血。有人问:“她不会埋怨你吗?”他得意地摇摇头,她从不抱怨赚得少、压力大,在我提到时她还劝解:“我们需要那么多钱干吗?”这位丈夫打趣,“原本我就急,她再抱怨我可怎么活?”说话间,脸上露出对妻子的崇敬之情。  相似文献   

16.
花与赞美诗     
安徒生 《金色年华》2009,(12):58-58
祖母很老了,她的脸上都是皱纹,她的头发很白;但是她的眼睛像两颗星星,当它们看着你的时候,有一种温和慈祥的神情,这使你觉得很舒服。她穿一身厚绸子做的裙子,上面有大朵的花;她走动时裙子簌簌地响。她还会讲最好听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曾舞·浪漫红尘中]戒指关于戒指的一些事,想想挺好玩的。我和前女朋友(即现在的妻)准备结婚时,一路顺风,全无许多朋友的痛苦经历--你买这她不喜欢这,她喜欢那你不买那。谁料,在婚礼的前一日,她不顾两人不能见面的禁忌,跑来发难--让我给她买一枚戒指。我最...  相似文献   

18.
一开始,吸引我看《哈里·波特》的,并不是这个戴着黑框眼镜,带点东方长相的小魔法师,而是故事背后的那个女人。作为一个靠领救济金度日的单身母亲,她的第一本《哈里·波特》只给她带来2000英镑的版税收入,但当她写到第四本的时候,她获得的第一版版税已经涨至2000万英镑。这个生性腼腆内向  相似文献   

19.
[嘘!严肃点]O推进我的女朋友说她正向30岁“推进”。当我问她从哪个方向推进时,她给了我一记狠狠的耳光。O习惯“在教堂里,新郎为什么握着新娘的手呢?”’‘咳,那是一种习惯,就像两个拳击手在开打之前,要先握手一个样!”O秋天才会掉落一位男士凝视着一幅仅...  相似文献   

20.
在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妈妈的永久地姿势刻进了人们的心里。她趴在坍塌的房屋下,四肢着地,像朝圣者顶礼膜拜一样。她压得已经变形的背有些怪异,人们在废墟的缝隙里发现她时她已经没了声息。部队确认她死亡后离开,走到下一处建筑物时,救援队长突然飞奔回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