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衡量城市旅游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表征。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从旅游资源条件、旅游环境质量、旅游发展业绩和社会经济条件四个维度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集对分析法,对四省会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评价,并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把握处于弱势地位且对城市旅游竞争力排位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指标,突破瓶颈,为各城市旅游一体化建设寻找合作基础和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建立包含旅游现实竞争力、旅游潜在竞争力和旅游支持竞争力三大准则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AHP法对安徽各地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旅游竞争力评价结果,将安徽各地市分为旅游竞争力最强、较强、一般和较弱。再利用锡尔系数法对这四类城市的内部差异及类别间差异进行定量分析,由此得出安徽省旅游竞争力总体差异来源和四类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来源,最后提出了促进安徽省旅游业均衡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旅游资源竞争力区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取高等级旅游资源构建旅游资源指标体系,利用安徽省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以及政府网站的数据,基于绝对数量、人均拥有量和地均拥有量3个评价指标,运用位序得分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旅游资源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市各类旅游资源竞争力水平等级差异较大,其中黄山、宣城等皖南地区各城市旅游资源竞争力较强,宿州、阜阳等皖北地区城市旅游资源竞争力较弱。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旅游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提出了各地市旅游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严格界定研究假设前提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旅游竞争力研究的进展,分析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影响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据此建立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做了旅游竞争力的总体特征分析与城市类别分析.研究发现,14个城市旅游竞争力的阵营划分与人们的常识性客观认识存在差异,该差异反映了不同城市在旅游资源利用和城市旅游管理方面的巨大潜力和旅游竞争力提升的广阔空间,就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化旅游是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提升旅游竞争力是旅游城市打造城市综合竞争优势的焦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五大节点城市的旅游发展具有显明特征.通过熵值法构建指标体系,对西安、银川、兰州、乌鲁木齐和西宁的综合分析,发现西北地区的5个省会城市必须立足差异化功能定位,通过提升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同维度和全产业链要求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最终借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创新驱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是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开展的,以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的建设工程。文章在系统整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主要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15个天府旅游名县竞争力评价指标,基于可量化数据,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进入天府旅游名县的40个县(市、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旅游核心竞争力、旅游发展规模、旅游综合实力、非优势资源品牌创建能力等因素是构成天府旅游名县评判的主要因子;从空间结构上看,呈现成都平原最强,川西、川北居中,川南最弱的局面;从创建动力上看,不应仅关注创建结果,而应通过创建工作,促进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和城市发展潜力提升。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当下,探究我国城市群的旅游产业发展态势以及旅游产业竞争力爬升规律对我国旅游产业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群的形成发育过程同样伴随着城市群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表现为随着时间推移和城市间旅游产业的“竞合博弈”,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呈阶梯状攀升的演化态势。作者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得出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演化规律的几何表达式,并基于改进的钻石模型6项准则层构建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客观赋权法计算得出中国城市群各城市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得分,使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得出中国十九个城市群的旅游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全局时空演化分析;最后使用模拟验证的方法对中国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爬升规律进行拟合验证进而探究中国城市群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路径。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基本结论:中国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在时间序列上呈阶梯式攀升态势,城市群中心城市不断与周边城市展开“竞合博弈”形成城市群旅游产业共同体从而促进城市群整体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但这种上升状态并不是严格规律性的,有时会出现不显著提升甚至下降的情况。截至2018年,中国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中将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划分为五级,随着时间序列变动,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级别均有所提升;中国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平均攀升速度为4.38%,其中国家级城市群的旅游产业竞争力攀升率最高,地区级城市群次之,区域级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攀升率最低;中国城市群中以胡焕庸线周围的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最强,东部地区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要稍优于西部城市,基本以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群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为主的高竞争力城市向周围城市呈“阶梯式”下降。中国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爬升函数曲线得到了实践验证,在城市群发展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可采用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爬升规律的函数模型分析预测中国城市群未来的旅游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从江西省的整体角度出发,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为分析单元,以2008年的旅游统计资料为依据,采用PCA和FcA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就江西省的城市旅游竞争力问题作了综合评价研究.研究结论旨在明确江西省11个地市的旅游业发展现状与潜力,以期为江西省各城市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省会城市有旅游资源优越区与非优区之别,旅游资源非优型省会必然表现出城市旅游"贫血症",它们突破资源瓶颈的途径是以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全面提升省会城市旅游吸引力的策略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全市各行各业之力,首先要巧用财政力量;通过营造省会旅游圈等办法,尽快实现从旅游集散中心向旅游中心城市的跨越;走观光、休闲、度假、文体、会展、节事、科教等多种旅游综合配套发展之路;借新城区建设之良机,强化城市旅游功能。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重新构建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定量评价2010—2016年广东21个地市旅游竞争力,运用空间聚类分析法分析其差异性特征,利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讨其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广东省内区域旅游竞争力水平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珠三角城市的旅游竞争力水平普遍较高,其他地市大多较低;各地市旅游竞争力整体上有明显的自相关性,呈现较强的集聚效应,但该效应有下降趋势;各地市旅游竞争力已形成较稳定的空间格局,即中间突出、四周凹陷;各地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在空间上的局部自相关性不显著;热—冷点区域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由珠三角城市逐渐向四周推移的圈级特征,形成了以珠三角城市群为热点区的核心—边缘结构。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需在继续保持珠三角地区旅游竞争力优势的同时增强其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大政府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区域(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等建议。文章可为其他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及空间格局演化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为促进区域旅游和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