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文史哲》2015,(3)
如何对数目庞大的小令词牌进行合理的分类?如何梳理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小令发展演变的轨迹?这历来是论词家所面临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由于小令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体诗之"变",从与绝句、律诗的关系角度来梳理小令词牌和节奏,分门别类,加以分析,将有助于我们获得对小令艺术形式的新认识。为了研究的方便,可以将311种唐宋小令词牌分为五大类:(一)完全沿用近体诗体式的词牌;(二)绝句、律诗的长度稍加增减而成的词牌;(三)以五、七言句为主的词牌;(四)以三、四、六句为主的词牌;(五)以三种以上不同字数句混合而成的词牌。在完成词牌的分类和初步分析之后,进一步勾勒小令节奏从近体诗模式到词本色,从"齐"到"杂"的发展过程,分析归纳出小令节奏的七大特点,并在更加广阔的诗歌史语境中评价小令节奏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2.
语段是大干句子的语言单位,又是构成篇章的一个基本单位,它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围绕一两个中心意思组合而成,能较准确地阐明一个观点或描写一个细节。就其结构而言,它已突破了一般语法研究的范畴,而又不排除有的还存在语法关系,但主要是以其表述的意义为内在联系组合而成。我们把由语言到篇章的若干单位,按其大小顺序排出如下队列:篇章>意义段>自然段>语段>句>词组>词从逻缉的角度来说,词是表达概念的,句则完成一个判断,而语段就要表达一个推理过程。正因它反映的是一个完整的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因此重视和加强语段教学,  相似文献   

3.
我们要说的旧体诗词,是从汉末兴起的古体诗和从唐代兴起的近体诗,以及从宋代发展的词。这些文艺作品经历了悠久的历史,汇合大量的优秀篇章,构成旧体诗词的光辉传统,是我国珍贵的文学遗产。多少时代的筛子都筛不掉,其思想艺术深入人心。虽经五四运动,文体大变,文言与语体互相对立,壁垒森严,然而文言的旧体诗词却仍然照耀于诗坛,像鲁迅先生的近体诗篇就是当时杰出的代表作,为了申述旧体诗词的光辉传统,以展望其未来,有必要先作概括的说明。 旧体诗,或称旧诗,分为古体和近体。古体诗或称古诗,从汉末建安时代已露头角,风骨翩翩。以五言或七言为主,也有杂言。近体诗始于初唐,是由古体诗逐步趋向规范化和声律化而产生的,是比古体诗产生的时间较后而得名的。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分为绝句和律诗,另有少数排律。这些古近体诗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积极促进了社会的前进。  相似文献   

4.
曹辛华 《文史哲》2012,(4):124-132
对律赋在唐宋词体演进中所起的作用,向来少有人关注。律赋与词体在起源上具有"共时"的互动作用。律赋参与词体体式建构,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使之能够突破律诗整齐划一的形式,运用灵活多样的句式来表情状物。在篇章、结构、布局、作法等方面,律赋为唐宋词尤其是慢词准备了艺术经验。作为科举取士主要手段的律赋写作还为词体提供了生存土壤,进而影响到词人的填词生态、心态与行为。要之,无视律赋在唐宋词体演进中的作用是失之偏颇的。词的体式研究不应该局限于律诗与词的关系上,词体是律赋、律诗、骈文、乐府等多种文体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5.
自从上世纪"新文学"兴起以来,今人写的古体诗词就被逐渐排挤在文学殿堂之外了。这既是文学观念上的认同问题,也与古体诗词的创作现状不无关系。要改变古体诗词这种受冷落的命运,关键是古体诗词要能证明自己也能像当今流行的其他文学样式包括新诗一样,用今天的语言,表现现实生活,展现时代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活力与魅力。而蔡世平的词,提供了一个词体复活的成功样本。其词用当今鲜活的语言,表现现实生活,展现时代精神,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个性,发挥出词体特有的活力与魅力。  相似文献   

6.
<正> 一结构叻词“的”,附着于词或词组之后构成的语言单位,叫“的”字结构。“的”字结构的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讨论。(A)结构助词“的”附着于词之后构成“的”字结构。(1)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茅盾:《白杨礼赞》)(2)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灭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鲁迅:《药》)(3)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鲁迅:《社戏》)  相似文献   

7.
黄海英 《理论界》2004,(2):139-140
语言是由潜语言和显语言组成的,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词汇当然也是由潜词和显词集成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潜词包括出现的新词和被赋予新义的“旧”词两部分,词汇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新的成分,这就是词汇中的潜词的显化。潜词的显化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就是语言诸要素间的调整,外部原因是指各种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影响,本文仅从影响潜词显化的外部原因入手来谈潜词是如何显化的。一、王希杰先生曾说,在此之前,人们从未听过、看过,也没有在交际中流通过,它有词的合法形式和词的明确完整意义,一旦出现,人们便把它当作一…  相似文献   

8.
从《离骚》和《九歌》的节奏结构看楚辞体的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葛晓音 《学术研究》2004,(12):124-131
《离骚》和《九歌》虽然看似两种不同的句式类型, 但通过《离骚》几种基本句式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包含三种基本节奏音组, 与《九歌》的基本节奏结构相同。楚辞以虚字作为句腰, 主要原因是为了改造从《诗经》延续下来的以单音节词前置的散文构句方式, 解决诵读节奏和词组自然顿逗不一致的问题。其三种节奏音组中的虚字大部分都不是为构成散文句的需要, 而是为诗歌节奏的需要而添加。以“兮”字连缀二言、三言等词组以加长句子的做法, 与虚字为句腰的节奏结构乃至语法意义都相同, 这种句式是在春秋战国以来韵语体普遍要求加长句式的趋势中出现的。屈原顺应当时语言的发展, 借鉴诗经体的节奏构成原理, 发现并提炼了以基本节奏音组为主导来结构诗行的规律, 这是楚辞体继《诗经》四言体之后兴起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而且复杂,因而导致语法与逻辑既有对应性,又有差异性.并且,语法研究偏重结构,逻辑学又过于抽象,使一些表达一定逻辑内容的语言现象无人关心或关心较少.即使某些问题从语言与逻辑角度虽有触及,但较肤浅、较笼统.因此,本文试从语法与逻辑两个方面对“无论……都”这类复句的语言形式及其表达的逻辑内容进行探讨,以求对这类句式从形式到内容有个较全面,较接近本质的认识.下面着重从这类句式的构成、逻辑意义、个性特征三个方面来谈.  相似文献   

10.
汉语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五种。这是一级比一级高的语法单位。其中,词组占有重要地位。汉语是非形态语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语素与语素构成词,词与词构成词组,词、词组构成句子,其基本结构方式是一致的。这样,弄清楚词的组合规律,往下分析构词法,往上分析造句法,便可举一反三。因此,语法研究与语法教学中,应该以词组为重点。过去,在这方面我们做得是很不够的。 从语言实践看,常见的语法修辞错误(这里说的修辞是指消极修辞),大多数发生在词的组合上。去年,我们向实际做了一番粗略的调查。每天读报时,把从报纸上发现的语法修辞错误搜集起来,全年共搜集了七百八十一条。其中属于词的组合方面的就有  相似文献   

11.
意境的“语象符号”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语象符号,是以语言为材料,而负载感性信息的符号.语象符号,包括音象符号、字象符号、句象符号和义象符号,是营造中国艺术意境,特别是诗境、词境、曲境、赋境、文境和书境的主要媒介.下面我们就从音象符号、字象符号和句象符号的结构层面,逐一阐释“意境”在这些结构层面上的审美内涵.首先,从音象符号角度,阐释艺术意境.“音”来源于“声”.声分三类,一是自然声,二是器声,三是人声.其中人声是语言的原型,也是构成音象符号的基本材料.在前语言阶  相似文献   

12.
古体诗歌一般是指诗经体、楚辞体和唐以后的古风、律诗、绝句这些体裁的诗歌。词是入乐的长短句,称为“诗余”,也包括在内。汉民族以古老、悠久的文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诗歌方面,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蔚为大观。不仅有许多名篇佳作,脍炙人口,千古流传,远播海外,对日本、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属于世界诗坛瑰宝;而且在诗作的理论上也自成体系,源远流长,论述深辟,至今仍然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叠音词与单音词叠用形式上十分相似,但二者的结构与词义均有不同。叠音词是重叠同一个音节而构成的双音词,而单音词叠用属于对词的运用,是用词组句而形成的语法关系,是造句问题,在语法研究范围内。叠音词虽然是两个音节,但在语义构成上只有一个语素,属于单纯词,其词义与单字义无关,两个音结合起来表达一个词义。单音词重叠使用后,两个词结合为词组,词汇意义与单个字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逻辑结构是语言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它是语言表意的基础也是交流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但我们平常的语言研究往往从语法结构入手,对这一维度重视不够。任何语言都是按一定语法规则组织词句,因此语言结构必然包括语法这一维度。这两个维度相互关联协同实现交流的目标。西方逻辑结构重局部分析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中国的逻辑结构重从整体把握,联系熟悉事物进行思考。在这两种不同的逻辑结构影响下,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英语和汉语在词与词类的构成、词形变化和语义表达、句子建构等方面的差异在反映其语法结构不同特点的同时,深层地体现了其逻辑结构的差异。结合语言逻辑结构的特征,把握其语法结构对于掌握语言是必要而且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李白诗歌与道教哲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李白诗歌与道教关系的角度 ,论述了李诗思维与语言构成上的两个特点 ,认为李诗充满浪漫化的思维范型与道教“重玄”哲学以及存想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不仅如此 ,李诗语言构成也受到了道教“散花”科仪和“散花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词体滥觞的中晚唐时期,词所倚之"声"是俗乐"曲子"[1](P117)。其文体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必得与"曲子"相辅相成,且深受曲体结构的约束。最初的"诗客"作"曲子",并非要将歌词当作一种单独的文体从曲子里剥离出来,相反却力求兼顾,以使文乐谐美。唐代文人既注重"倚声"谐唱以制词,又出于创作惯性引近体诗律为句,迈出了词体"律化"的第一步。"诗客曲子词"的出现,从文学和音乐两个方面提升了曲子辞的艺术成就,使文与乐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宋词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南宋文人王质一向以第二个苏轼自诩,其词学观也步趋苏轼,倡导诗词一体,打破诗词界限,主张以词纪实。在创作实践中,王质亦如苏轼,以诗为词,用词抒发个人怀抱和人生体验,情感真切动人。就艺术而论,王质的中长调甚类其古体诗,令词则神似其律绝;且与其律诗一样,王质填词喜用叠词,这既是其研习《诗经》的结果,也印证了其诗词一体的词学观。  相似文献   

18.
拉祜语和傈僳语属汉藏语族彝语支语言,在两种语言里,四音格词的使用非常广泛。本文对拉祜语和傈僳语四音格词构成方式、音韵和谐、语义特点、语用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四音格词的结构类型、韵律特征及其形成与发展的动因。四音格词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表达力。  相似文献   

19.
“对”和“对于”的音节语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介词的“对”和“对于”在多数情况下能互换,“对”比“对于”的用法要广。而实际上,在不同的场合,不同体裁的作品中,它们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现在我们从音节方面来考证它们用法的差异。“对”是单音节词,“对于”是双音节词,双音节词发音较长,语气较为缓和,使后面的语言有较大的发音空间,拖带力相对要大些,所以“对于”后主要接词组,较少接名词和代词(或指量词)。单音节词语气较为短促,拖带力相对小些,“对”后接名词、代词较多,也可接词组。一个词,音节的长短影响到拖带语言成分的“量”,还影响到它在句中移动句法位置的活动能力。下…  相似文献   

20.
语法系统论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法则。语法系统,是语言结构法则的系统,也叫语法体系。语法系统的核心之一,是对语言单位的认识。暂拟体系认为语言有了级单位:词、词组、句子;它的系统是3级单位的语法系统。提要认为语言有5级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组;它的系统是5级单位的语法系统。我们认为语言有8级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组、段落、段组、篇章;我们的系统是8级单位的语法系统。 汉语8级单位的语法系统,是有别于传统语法的汉语文章学的语法系统。这个语法系统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