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契约违背是造成企业创新型人才流失的最直接原因,而企业缺乏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了解,创新型人才自身的特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及企业管理模式落后等造成了创新型人才的心理契约违背,进而造成创新型人才的流失。因此,为降低创新型人才流失,企业需要及时修正心理契约,减少创新型人才流失;在员工感知心理契约违背时,要做出合理解释;进行全面激励,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心理契约;开展新颖、科学的学习培训,将心理契约明晰化;提供发展空间,设计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协调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2.
心理契约:人才流失新解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面对科技的发展,产品、技术、设备的模仿难度日益降低,企业竞争的实质已变成人才的竞争。企业人才流失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威胁。本文研究了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心理契约被打破。在此基础上,对心理契约的构建和维护进行分析,探讨了减少人才流失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严重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人才流动,从宏观层面讲,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需求,有利于企业与个人的发展.而人才流失会对其宿主的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企业的亏损与破产.人才流失存在于各种企业与组织之中.过高的人才流失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人才短缺与人才流失越来越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于心理契约破裂和违背的内涵界定已经相对清晰,但不同学者观点仍存在一定分歧。组织有意违约、无力兑现和契约双方对承诺的理解差异是导致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的三大主因。对心理契约违背与心理契约破裂的形成过程分析,学者主要将两者合并为同一个过程模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适用性受二者内涵差异的制约。关于心理契约破裂和心理契约违背的后果研究主要是单层次同方向的,交互影响作用的多层次研究较少,影响了对心理契约破裂和心理契约违背的后果的全面科学认知。现有研究在联系中国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这也成为未来心理契约破裂与心理契约违背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心理契约违背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心理契约违背对国家审计人员EVLN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审计人员的心理契约违背与退出行为正相关,心理契约违背与忠诚行为显著负相关,心理契约违背与呼吁行为显著负相关,心理契约违背与忽略行为显著正相关;组织支持感在心理契约违背与呼吁行为、忠诚行为与忽略行为间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为政府管理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上与实践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不完全契约下的中小企业关系型民间融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现有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不完伞契约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实质,从契约关系和投资激励的视角指出关系型契约的共同信息、共同治理、软约束可以弥补不完全契约的不足.随着交易复杂性和契约不完全性的增加,企业的融资策略应该是古典契约逐步向关系型契约过渡.  相似文献   

7.
论心理契约中不可或缺的暗示沟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们关于心理契约的研究,至今还没有对暗示的作用和地位引起足够的关注.而心理契约自身固有的隐性特征决定了各种心理暗示方法和技术的运用,是心理契约构建和履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是否采用心理暗示的方式来交流契约双方的期望,进行要约与承诺以及履行阶段的意思表达,是心理契约有别于口头约定和书面合同的本质所在.只有对心理契约中暗示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才能真正了解心理契约构建和履行过程中的有关机制,进而使心理契约在管理实践中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机理与规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违背的产生根源于其特有的心理契约期望源,违背过程主要包括形成心理预期、内部比较、外部比较、违背感知和违背反应五个阶段,并受到企业内外部多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企业只有不断强化目标管理,构建组织与员工的共同愿景;制订组织沟通计划,避免心理契约理解歧义;建立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监控机制;实施职业生涯管理,形成良性协调心理契约;规范组织管理制度,培育良性心理契约形成环境,才能够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避免心理契约违背现象负面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心理契约和离职倾向是近几年来西方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研究的热点.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心理契约和离职倾向的相关理论文献分析,以调查问卷设计取得的数据,并以员工心理契约为自变量,以离职倾向作为因变量,研究了心理契约对员工离职意向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心理契约对离职意向存在负向影响、心理契约对离职意向有显著的预测能力、员工个人属性在心理契约和离职意向上有显著差异.基于此,企业应从心理契约的维度出发,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心理契约履行程度,以期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员工离职倾向,保留人才.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心理契约精神与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契合度,探讨了心理契约对高校大学生学生建设的重要意义,研究了构建高校大学生建设心理契约的策略,促进心理契约精神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中小企业,从数量和对国民产出的贡献上都体现出它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而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拥有并且合理使用人才则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然而,中小企业的人员流动过于频繁,人才流失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如何防止人才流失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通过巩固心理契约关系促进员工建言行为已成为重要议题。但目前有关心理契约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还相对零散、琐碎,缺乏系统性整合。基于此,文章系统梳理了心理契约的概念、维度划分和度量方法,对心理契约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述评。文章进一步探究了心理契约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从变量和路径等角度构建了心理契约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综合模型。对于未来的研究,一是可以拓宽不同主体关系中心理契约对建言行为的作用机理,二是进一步丰富心理契约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三是细分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不同心理契约类型,四是依托我国文化背景开发本土化的心理契约量表。  相似文献   

13.
白艳莉 《兰州学刊》2012,(12):103-108
心理契约是分析组织——员工间雇佣关系的重要理论框架。心理契约本质是员工对其与组织间雇佣关系持有的认知图式。雇佣关系建立初期是员工心理契约形成的起始,在员工进入组织工作后逐步完善,在雇佣关系变化过程中心理契约呈现动态演化趋势。心理契约发展演变对组织管理有着多重启示。  相似文献   

14.
赵迪琼 《学术论坛》2012,35(1):113-115,123
广西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单一,抵押担保难度大的困难,与广西区外和东盟各国引进外资竞争激烈。文章分析了广西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提出要抓住北部湾开发的契机与泛北部湾经济金融合作的机遇,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广西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体制,提高广西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个体差异与心理契约违背感知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个体根据对心理契约违背程度的感知调整其行为.本文对心理契约及其违背感知进行界定,并把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个体差异的视角分析了心理契约及其违背感知.通过构建存在个体差异的心理契约违背感知模型,从人格差异、警觉性差异、归因风格差异、自尊差异、工作年限差异、性别差异和受教育差异等七个方面,来分析个体差异与心理契约违背感知之间的关系,强调重视个体特征、加强沟通交流和建立组织文化的重要性,据此得出具有政策性指导意义的启示,对心理契约违背感知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形成,有利于提升广西中小企业的层次,有利于改善广西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经济基础,将使广西中小企业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与支持,为广西中小企业提供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同时,也将使结构性问题、市场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应抓住"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机遇,促进广西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水生 《兰州学刊》2009,(2):190-194
心理契约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发展至今,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很少有人从心理契约视角来研究公务员激励机制。文章通过对心理契约理论的梳理,分析了心理契约对公务员激励的重要影响,在分析总结中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现状和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公务员“多源流激励”模型。文章认为通过战略激励与共同愿景、全面激励与职业规划、透明激励与信息分享、公平激励与文化再造四个源流,可以更好地构建公务员与政府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从而提升公务员对组织的忠诚度、满意度和责任感,实现预期的激励效果,提高工作绩效,更好地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8.
"心理契约"在企业管理中的特殊效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家智 《河北学刊》2007,27(2):202-205
心理契约是个人与企业对彼此的付出与回报的一种心理期望,这种未公开说明的、内隐的约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员工与企业相互之间的态度和行为。心理契约尽管不是一种有形的契约,但在企业管理中却具有特殊的效用。心理契约的平衡有利于增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劳动关系的性质决定了它的调整机制应该具有多元性.劳动契约是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调整劳动关系,但劳动关系的特点和劳动契约自身的局限性使其不可能规范劳动关系的全部内容;心理契约广泛存在于劳动关系中,它是个人和组织之间对付出与回报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是劳动者对无形心理内容的一种期望.心理契约作为劳动关系的一种调整机制,具有个性化、动态性、主观性的特点,但是心理契约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只有把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有效地调整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心理契约本质内涵及其外延拓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徽  杨琳 《兰州学刊》2007,94(4):124-126
本文在心理契约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心理契约存在背景和条件的开拓性研究,对雇佣关系背景下心理契约概念进行了拓展,并对心理契约的本质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概念模型化分析,给出了心理契约的一般性概念模型.为心理契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