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有句名言:“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对这句话的理解颇有争议。由于近年出版的《索绪尔第三度讲授〈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没有这句话,更使人怀疑其是否索绪尔所说。本文在对两个不同版本《教程》研究的基础上,对这句话的文本语境作了深入分析,并在deMauro的《评注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法译本中找到直接的解释性文本依据,在此基础上联系索绪尔的理论体系,证明这句话完全符合索绪尔的理论原理,并澄清了某些误读和误解。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任意性与现代性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索绪尔《普通语言教程》一书的基本思想加以清理 ,指出 :索绪尔从语言中能指与所指关系的任意性入手 ,引出语言是与言语相对立的 ,是一个自足的共时系统的结论 ,从而对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先验理性、主体、目的性、绝对精神等概念进行质疑 ,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现代性话题  相似文献   

3.
王庆 《云梦学刊》2010,31(6):157-158
索绪尔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绪论"第二章中说:"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言语活动比其他任何因素都更重要。我们不能容忍语言研究还只是几个专家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索绪尔的两个版本《普通语言学教程》所作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索绪尔关于语言的本质、语言符号任意性原理和语言符号系统的要素、价值理论,分析讨论了徐通锵先生关于“字”与“语素”及“两种编码机制”的观点,并提出和论证了“语素本位”原理。  相似文献   

5.
聂志平 《学术研究》2003,(3):125-127
国内语言学界一般认为 ,历史比较语言学以 1870年为界分做前后两段。本文认为 ,这种分期思想来自《普通语言学教程》 ,但却是对索绪尔的误解 :索绪尔实际上是将辉特尼语言理论的出现作为真正意义的语言学的开始(1870年 ) ;因为辉特尼将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惯例 ,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 ,具有任意性 ,而这是索绪尔将语言看作以任意性为基石的符号系统理论的真正来源。从这个意义上看 ,辉特尼应该是现代语言学的先驱 ;而将辉特尼语言理论的提出定为 1870年 ,或是索绪尔记忆的失误 ,或是听课学生笔记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2007年第5期)发表了王文元先生的一篇文章——“评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以下简称“王文”),文章的摘要中说:“本文从语言起源、音响与音位、语言与思维三个方面批判了索绪尔的语音中心主义谬说.正本清源,还汉语特别是汉字以本来面貌。”看到“批判索绪尔谬说”几个字,  相似文献   

7.
王委艳 《兰州学刊》2011,(9):142-147,193
后经典叙事学与经典叙事学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对作者的重新发现。从后经典叙事学各种理论对作者的描述中可以看到打破结构主义叙事学文本框范的努力。而这种对于作者的关注必然引起对作者行为与写作目的及效果的研究,把言语行为理论引入叙事学研究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而这种选择直接引起对于语境、规约的研究,这就为叙事理论研究的文化视野打开了大门,这使在文化研究的背景下建构交流叙事理论成为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8.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把语言系统称为语言,而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个别言谈称为言语.话语本质上类似于言语,是一种被具体化了依赖于具体的上下文关系(小语境)和所涉及的社会生活背景(大语境)而存在着的句子.[1]叙事,本质上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2]一部作品是否坚持儿童本位,张扬儿童天性,最终体现在作家叙事话语上,叙事话语是中介和手段.本文试从《哈利·波特》叙事话语的表层特征--对话,深层特质--隐喻和幽默二方面论述其合乎儿童趣味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索绪尔(1857—1913年)逝世一百周年就快到来了。索绪尔因为《普通语言学教程》而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其巨大影响早就超出了语言学界。《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学术思想已经成了整个人文学科的共同财富。《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学术思想是  相似文献   

10.
对索绪尔语言观中的语言与言语、共时与历时等区分理论以及语言内部组织的横向组合关系与关联聚合关系,所有的语言学研究者及人文学科的研究者都早已耳熟能详,但是发展到21世纪的现代语言学却还没有意识到索绪尔语言理论体系中时空观的存在。本文作者认为,对索绪尔语言理论整体结构的失语遮蔽了索绪尔语言理论研究的重要线索,更导致理解与阐释上一定程度的混乱。本文的目的是清晰界说索绪尔语言理论体系中的时空观———它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它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11.
汉语语法单位应在语言和言语这两种不同层面上分析,而别为语言单位和言语单位,研究汉语语法单位就是研究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汉语动词、形容词"名物化"说的错误就在于没能有效区别这两种不同的语法单位。言语单位是从言语链条中切分出来的,而语言单位则是从切分下来的言语单位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言语单位体现的是差别性,而语言单位体现的是同一性。索绪尔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以及开创性的语言价值学说为我们解决汉语语法单位的同一性和差别性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 ,把语言系统称为语言 ,而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个别言谈称为言语。话语本质上类似于言语 ,是一种被具体化了依赖于具体的上下文关系(小语境 )和所涉及的社会生活背景 (大语境 )而存在着的句子。[1] 叙事 ,本质上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2 ] 一部作品是否坚持儿童本位 ,张扬儿童天性 ,最终体现在作家叙事话语上 ,叙事话语是中介和手段。本文试从《哈利·波特》叙事话语的表层特征———对话 ,深层特质———隐喻和幽默二方面论述其合乎儿童趣味的特点。一、《哈利·波特》叙事话语的表层特征《哈利…  相似文献   

13.
语言研究的又一层面——探索语符背后社会因素的印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同人们对其研究对象的认识不断深化分不开,语言学也不例外。自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Saussure)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问世以来,语言学界欣然接受了他关于“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这一看法。一般习惯于把语言看作一个音义结合而又分层组装的符号系统,并根据索绪尔的主张,倾注全力对这个系统内部各种结构关系进行共时的静态研究和描写,以求达到“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科  相似文献   

14.
结构主义是20世纪语言学的主要理论,结构主义语言学是在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语言学流派。广义上讲,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把语言看作本身具有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的独立系统的任何语言研究。它由三个主要的学派组成,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结构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英语结构的掌握和英语的教学、学习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余永林 《理论界》2010,(4):109-110
布尔迪厄的语言学说建立在对索绪尔语言学的批判基础上,不同于索绪尔对语言的静态考察。布尔迪厄对活生生的言语做出了动态剖析。  相似文献   

16.
索绪尔结构主义符号学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能指-所指"的二元对立。但人们往往将其理解为反映或表达的关系,即"所指"被理解为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或对预先存在的概念的表达。然而,近年发现的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手稿》充分证明:索绪尔符号学的认识论基础既非唯物反映论,亦非先验理性论;他所说的"所指"既不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也不是先于语言符号的概念的表达。为此,索绪尔严格区分了"内在现象"与"外在现象",其中,"外在现象"指客观事物和先于语言符号的概念,而"内在现象"才是其"所指"。索绪尔认为,能指与所指在语言符号之外或语言符号之前并不存在,它们是语言任意创造的,因而它们是同质的,都是"内在的精神"现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索绪尔关于语言和言语、所指和能指、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的区分,揭示了索绪尔的观点与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潮之间的内在联系。索绪尔对抽象的语言系统结构的强调,对后来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聂志平 《学术界》2023,(3):170-176
索绪尔书稿《论语言的二元本质》中所体现的语言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语言可以归结为几组二元对立,语言质体是由形式差异和由此形成的意义差异所构成的负性统一体;(二)语言共时态与历时态的区分,是由语言事实决定的;(三)语言符号不具有正面的肯定的性质,它的价值是什么,不是由自身的性质,而是由体现为形式与形式之间、符号与符号之间的相互差异的负性原则所确立的,是由符号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关系所形成的系统性决定的。与通行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相比,索绪尔《论语言的二元本质》中对语言符号性质的阐述更加深刻而系统,是独具特色的语言哲学。  相似文献   

19.
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他的语言理论在语言学界影响深远,备受后来者推崇.然而,回溯语言研究的历史,不难发现,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并不是完全由他本人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继承和借鉴前人及同辈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创新而形成的.索绪尔的语言系统观、语言符号现、语言符号任意现及语言和言语、共时研 究和历时研究的区分在德国、法国、美国、波兰等都有其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根源.  相似文献   

20.
共时和历时这一对语言学范畴是瑞士著名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来的。作为研究语言的方法,在对待语言变异这个问题上,是仅从共时或历时方面出发,还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值得认真探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