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慧 《东西南北》2013,(19):62-63
王林坐在香港一家酒店精致的房间中,手上戴着夺目的金表和戒指。在接受美旧《纽约时报》采访时,他自称在这里躲避媒体的骚扰和官方的“搜捕”。这位号称能用气功凭空变蛇、治疗癌症的“大师”,自比为因泄露同家机密而一度躲避在香港的斯诺登。  相似文献   

2.
杨时旸 《东西南北》2011,(15):60-61
1954年元旦下午,作家王林到吴砚农家做客。吴砚农是天津市委宣传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晚饭后,吴砚农劝导王林,对小说被禁一事,就不必再追究了。王林有些火:"这问题比我的生命还重要,我死了也要写遗嘱要求解决这问题!"两人不欢而散。回家后,王林把这些记在了日记里。王林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就是他的小说《腹地》。这部以1942年日军对冀中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五一大扫荡"为背景、被著名作家孙犁称为留下了"一幅完整的民族苦难图和民族苦战图"的小说,1950年遭禁,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遭到批判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3.
梦海 《浙江学刊》2003,(1):59-65
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是对现代西方社会人的普遍异化现状的独特理论反思。两位大师在对人的存在的思考上存在着一致之处 ,但在形而上学等根本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本文对比分析了两位大师的哲学思想 ,指出了其一致与分岐。  相似文献   

4.
正他笑着婉拒"书法大师"的称呼,说:"书法就是人内心世界的物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人的三观。而大师是由后人评说的。"简介金中浩,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吉林书法家协会顾问、吉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吉林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九三学社吉林省书画院院长、白山印社社长。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事,多次获得各种奖项。作品为国内许多文博单位收藏和镌碑。多  相似文献   

5.
一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曾经滚动着种种热浪。近年来,对于传统气功的关注、热情在渐渐升温。一时紧锣密鼓地上得场来,阵阵发热,热得烫人。“气功万岁”的口号叫得那么响亮;神乎其神的气功师被人们顶礼膜拜,奉为“活神仙”;一次带功报告,听者如云,群情感奋,家庭、学校、办公室、公园、树林中,处处可见垂目瞑想的气功修练者;气功典籍、气功入门、气功辞典等书藉则行情看涨,久售不衰……一位漂亮的女大学生,因为心情忧郁、身患疾病而求助于气功。几年来的练功,已使她身体康复,心  相似文献   

6.
那一抹印象     
正在蚯蚓的眼中,松软的泥土抑或穿不透的硬石是它全部的世界;在游鱼的眼中,追不到的浮萍和无处不在的流水是它全部的世界;而在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眼中,每天的光影变化和自然的色彩留在脑海中的印象,就是他全部的世界。"流光溢彩?印象永驻",2014年3月,"印象派之父"莫奈大师的作品首次走进中国,来到上海,让中国人有机会系统地、近距离地欣赏这位大师的作品。这是一次画展,更是一次气势磅礴的印象派的回归,大师  相似文献   

7.
张鹏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风景油画写生大师,其艺术创作一直以来都受着人们的持续关注。在他于2006年实施"写生辽宁"的庞大计划后,其创作进程更是引起了人们的热情追踪,进而使许多年轻人对油画这门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写生辽宁"通过画家与大自然的深度对话,将辽宁大地的自然美景展现给世人。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张鹏创作  相似文献   

8.
前几年曾经轰轰烈烈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批判的热潮,近年来突然沉寂下去了(其中盖有政治与学术的双重原因),而代之以民族文化传统之弘扬的提倡,但继之而起的一般情形,却亦有令人疑惑之处。其一为非理性倾向的相当浓厚,这主要表现在对《易经》、道书等的片面研究,以至专门走入气功乃至算命、相术一路,似乎中国文化之精髓尽在于此了,甚至孟子为一气功大师(因其提倡“养吾浩然之气”),《老》、《庄》尤为卓越的气功  相似文献   

9.
全国第九次社会主义辩证法研讨会7月下旬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一百多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围绕着“邓小平哲学思想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主题,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将论及的主要问题简述如下:关于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地位、作用问题.与会同志一致认为,邓小平同志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辩证法大师,他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一系列谈话、讲话、报告、批文和著作,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芒,其辩证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充分体现在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0.
张秀芝 《唐都学刊》2011,27(3):112-116
睿智而叛逆的文学大师D·H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有争议的作家。传统上对于劳伦斯的研究总是将他与性相提并论。现在从生态批评这一新视角解读劳氏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这部作品,进一步揭示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批判极端科学这一理性工具,从而表达作者在社会生态失衡下的自我抗争。劳伦斯面对纷扰喧闹的世界,以他犀利的目光观察和审视着人类的发展,并不断地对自己所处时代进行反省,表达了他对人类返朴归真,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