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一 《南方论刊》2011,(8):16-17
本文在文献考察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管理应该用平等的政策处理农民工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用统一的政策处理农民工的生产与生活的关系;用发展的政策处理农民工生存的城乡地域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朱进芳 《南方论刊》2011,(9):22-23,41
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对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回应,也是他们融入城市的必经之路。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程度还比较低,因此,应合理引导,积极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社区管理,公平普惠,切实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服务,鼓励支持,广泛动员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社区事业。  相似文献   

3.
张笑会 《理论界》2013,(1):47-49
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成员身份定位及社会福利资格是当下社会政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社会质量理论通过个人与社会及生活世界与系统世界双重维度建构了考察社会整体状况的分析框架,对我国当前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社会政策导向意义,运用社会质量理论框架分析农民工群体的基本社会需要,发现服务性福利缺乏是造成农民工制度性排斥的重要因素,亟待提出解决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改革与发展的语境下,只有正确认识改革与社会管理创新在范畴、主体、对象、重点、难度等方面的差异,并深刻理解改革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互补关系,才能在实践中准确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本位、主体、基本方法、根本方向、创新的重点和原则,稳步推进现阶段的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5.
按照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左右,同时,实现1亿人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需要提高进城农民就业的质量,实现进城农民的市民化。而就业是市民化之本,基于就业转型的农民工市民化才是城镇化题中之意,农民市民化的关键是实现农民的稳定就业。当前,我国进城农民存在着大量的就业形式分散性、就业收益非规模化、劳动权益保护非组织化和劳动关系不稳定性等非组织化特点的灵活就业。灵活就业是农民工被动选择的结果,非组织化就业对农民工收入、人力资本投资、职业安全防护和城市社会融合形成约束,以致农民工被社会政策和组织文化边缘化。建议加强灵活就业者权益法律保障,构建财政转移支付双挂钩和社会组织协调工作机制,推进进城农民工职业管理和市民化。  相似文献   

6.
论组织化社会中的信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的进步体现在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上,工业社会已经可以称为"组织化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与社会的组织化相伴生的是一种契约型信任.契约型信任从属于以分工一协作形式出现的集体行动的要求,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制度化的信任,具有工具理性的特征.从契约型信任在工业社会的表现来看,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能够使整个社会的行为成本降低.特别是在组织活动中,是增强组织凝聚力、提高组织效率的有效途径.在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信任的秩序功能将会日益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7.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新世纪推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总体思路,其中负责主体的战略定位赋予了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我国而言,如何以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已有经验尚不成熟,需要广泛借鉴国外做法,西方国家在保障公民社会权利和个人权利协调平衡的价值导向下,通过系统的政府改革创建了分工合理的政府职责体系、整合性的社会管理机构、多元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科学民主的社会管理程序和开放透明的社会管理平台,对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极具启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历史性研究,划分我国农民工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阶段,认为人的城市化即城市化社会融入是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国内和国外两个理论层面对社会融入以及我国农民工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研究背景、理论命题以及研究趋势进行了述评,分析了不同理论和研究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研究方法和视角入手,展望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有别于农民和城市居民的庞大社会群体。他们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在为城市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自身的权益却始终无法得到保障。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他们,但是对于城市而言,他们仍旧是边缘人。尽管当前社会对于农民工的关注程度有所增加,但是,非正规的就业状态仍然无法保障广大农民工的正当权益。本文主要分析农民工在城市就业遭遇到的社会排斥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结构化理论视阈下农民工社会角色转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社会角色包含地域角色、职业角色、身份角色与制度角色,农民工社会角色转型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文章以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为分析工具,对我国农民工社会角色转型问题展开研究,认为农民工社会角色转型是一个主体选择与结构整合的二重化过程,既受宏观结构性因素制约,也是一个主体自觉的合理化选择与反思性调节,是一个主体与结构二重互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薛天山 《理论界》2007,(11):9-11
农民工阶层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工作、生活在城市中。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被排斥在城市居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制度之外。本文深入地探讨了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中的社会排斥现象。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造成了农民工在城市的边缘化地位,应采取全面、系统的对策,逐步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建立起面向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应豫 《南方论刊》2012,(2):47-49
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越来越多地活跃于各种社会组织,组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他们是社会经济结构中新的中坚力量,也是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参与者。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新的社会阶层的桥梁和纽带。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必将带来整个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对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和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个群体的社会称谓反映了主流社会对该群体的总体认知和评价。在历史长河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外出人口拥有众多的社会称谓,如流民、盲流、打工妹打工仔、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等,这些社会称谓与主流社会对其的接纳程度相吻合,因此形成的农民工社会形象是在农民工主体缺位的背景下由主流社会根据自身需求而进行的一种适应性塑造。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亟须通过社会的全力合作,引导农民工主体回归,最终实现农民工相关社会称谓的消亡。  相似文献   

14.
15.
组织化:农民工“虚城市化”到市民化的理性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华 《学术论坛》2012,35(1):129-132
在我国具体国情和制度背景下,农民工群体中呈现出"虚城市化"这一暂时现象,为消除这种现象,尽快完成农民工向市民化的转变,应该大力提升农民工组织化建设,它不仅能促进诉求机制的发展,塑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还能产生聚合效应。农民工市民化的组织化路径是在确立制度原则的同时,完善制度支持和组织载体建设。  相似文献   

16.
社会网视域下的农民工求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网"已成为学术界关于转型中国农民工求职研究的主流分析范式,这一"范式"主要从"关系网"与"社会资本"两种视角分析农民工的求职过程,学者多把农民工的"社会网"视为其求职的先在结构约束或条件,忽视了农民工在求职过程中有意识建构"社会网"的行动选择。  相似文献   

17.
西部农民工的可持续就业将产生多重实效: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能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能促进"人"的解放。调查发现,西部地区农民工可持续就业中面临"四缺"难题,即"缺技术"、"缺稳定或缺保障"、"缺待遇"、"缺渠道和信息"等。解决这些问题,亟需创新社会管理,其逻辑起点是加强对西部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通式路径是扩展就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现实保障是权益补救。  相似文献   

18.
随着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总体要求的提出,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格局中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越来越凸显,而与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不协调的是社会组织受到的各方面的制约,从分析社会管理格局的新局面入手,分析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试图为社会组织的法律人格和活动合法性提出证成.  相似文献   

19.
社会管理观念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完善与和谐社会目标相适应的社会管理,这是保证社会和谐的制度和组织基础。当前,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在观念上首先有所突破,以全新的观念来考虑和完善社会管理。针对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特殊问题和特殊规律,我们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社会管理的基本理念,实现社会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实现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到公共治理的转变,实现从国家分配到公共财政的转变,探索在社会管理中合理利用市场手段。  相似文献   

20.
解决农村贫困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民组织的"异化"使农民组织的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化障碍制约了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市化产生了体制性冲突。因地制宜找到适合本地发展的模式是农民的最佳出路,但农村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将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