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美国反垄断立法给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美国反垄断立法给我国反垄断立法带来的启示。首先,介绍了美国反垄断立法的概况:《谢尔曼法》的通过,垄断是严重犯罪原则的确定,美国反垄断专门机构———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创立以及从八十年代开始的美国反垄断立法思想的转变。次之,论述了中国反垄断立法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指出,中国的垄断行为尤其是行政垄断行为非常严重,制定反垄断法已迫在眉睫。最后,论述了美国反垄断立法给我国反垄断立法带来的三点启示,呼吁在我国尽快出台反垄断法,让垄断这头“经济怪兽”在法律面前“俯首贴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美国微软垄断案入手,探讨了主流经济学在垄断问题上的谬误,提出中国反垄断的重点是反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行政性垄断,以利于加入WTO后制定企业竞争规则和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建设市场经济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垄断现象,需进行反垄断立法,规范市场竞争。立法中须坚持效率优先、维持市场竞争和社会公平的原则。创制具有中国特色的反垄断法,要界定反垄断的范围,建立反垄断案件的审查原则,对企业兼并和政府角色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4.
垄断协议是各国反垄断法明文禁止的一种典型的垄断行为。由于垄断协议的隐蔽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垄断协议的存在成为反垄断诉讼中的难题。美国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逐渐确立了权利平衡的垄断协议司法认定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可以结合我国的反垄断立法,借鉴美国司法实践确立的垄断协议的司法认定规则,进一步完善《关于审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5.
专利领域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试论滥用专利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专利权是一种合法的垄断,但是在专利领域亦存在反垄断的问题。应准确把握专利权的垄断性与反限制竞争间的统一和冲突,借鉴国外在专利领域的反垄断立法与司法实践,在构建我国反垄断法体系时,对滥用专利权的行为在法律上予以界定,做到既要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又要制止滥用专利权而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垄断的本质和成因、垄断与竞争的较量角逐、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跨国界经济行为的制约因素及中小企业的分散化发展等五个方面论证了垄断的不稳固性。从反垄断的适用范围、反垄断是市场的要求、时势推动着反垄断等三个方面证明了反垄断在当今社会是可行的,并由此得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来规范企业经济行为的可行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反垄断法是垄断行为规制的制度性工具,其实施效果取决于责任体系的合理设置;《反垄断法》针对垄断行为已经设置民事和行政责任但并没有刑事责任的规定,因而是否应将垄断行为入罪化,一直是中国反垄断立法和执法中的争议点,责任设置应与法益保护需求相应适应;通过对《反垄断法》责任机制进行评估发现,既有的责任规范能够形成有效的威慑力,并对垄断行为予以有效规制,因而没有必要导入刑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8.
反垄断立法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以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作为中国反垄断立法条件不成熟的理由是不科学的.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行政垄断现象的特殊性决定制定反垄断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反垄断法在遏制外国垄断势力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反垄断法反对的并非规模经济,而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规模经济也需反垄断法创造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9.
反垄断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民生主义的核心主张之一。私人垄断的弊害,是孙中山主张反对垄断的客观依据。现代进化论和公共利益观是孙中山反垄断思想的观念基础。孙中山的反垄断法思想对当代中国仍然具有启示意义:第一,在垄断势力壮大之前就应反对垄断;第二,要防止经济垄断与政治垄断相结合;第三,要注意加强对国家垄断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 2 0世纪美国反托拉斯法与剧增的垄断行为并存的经济现象出发 ,通过对反托拉斯法条款本身、反托拉斯司法特点的分析 ,旨在弄清美国反托拉斯法实际在反托拉斯行为及推动垄断进程中的作用。在分析中 ,针对我国实际状况 ,在对垄断问题的重新认识、建立大型垄断性企业集团、强化政府作用及加快反垄断立法等问题上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