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亮的文学观是以传统的"文以载道"观为基点,进而落实为"明道致用".他标举"意与理胜"这一文论核心,若兼艺术形式而言,就是他所主张的"理得而辞顺",具体表现为诗、词、文等不同文学体裁均可通用的"立意精稳,造语平熟".陈亮具有诗、词、文通体看待的文学观念,并由此决定了他独特的词学观的形成.在艺术风格上.他则是喜爱阳刚豪放,同时亦不偏废清丽婉约之作.  相似文献   

2.
柳青和陈忠实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家,在创作上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然而,尽管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承传关系,但是,由于时代和个人的原因,柳青和陈忠实的创作所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柳青在创作中往往通过感情色彩极为强烈的抒情和议论,把自己的主观好恶鲜明地表达出来;而陈忠实在创作中则常常是把自己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色彩包含在朴素而客观的叙述之中,使倾向"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标准来衡量,他的这种艺术风格更加符合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规范和创作原则,从而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3.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群体,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组织形式,政府是管理国家的机器.国家本来就是国民自己的组织,政府本来就是服务于国民的,但是当国家被皇帝用武力占为己有后就成了他的王朝,政府也就变成了皇帝的朝廷.改朝换代只是江山易主、政府换届,而不是国家灭亡.社会分层是自然存在的社会现象,人为划分的社会层次也并非只有按财产划分的阶级一种,形成国家不等于进入阶级社会.文化是人群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存在的形态,文明只是文化的精致形态."国家形成"不等于"文明起源",国家的起源的途径是多元的,文明的形态也是千变万化没有统一的标准.中国国家起源与演进的序列和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进程,都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4.
1.亚里士多德说:"有一门科学专门研究‘有'本身以及‘有'借自己的本性(不假借他物)而具有的那些属性."这就是贯彻西方哲学达两千年之久的形而上学.巴门尼德认为,存在是唯一的.真理之路通向"存在",而意见之路却通往"非存在".真理之路是指: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意见之路"反是.高尔吉亚认为,无物存在;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能被认识;即使被认识,也不可以被说出.然而,高尔吉亚并不严肃地对待自己的这个命题.  相似文献   

5.
<正> 艺术风格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它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显现,又不是他的主观精神面貌特点的任意显现,要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民族的、时代的、社会的、阶级的因素,会给作家的艺术风格以一定的影响,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题材、体裁、读者对于作品艺术风格的形成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客观制约性.艺术风格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是辩证的统一,如果谁不尊重这种客观规定性,他的创作就会因为陷入主观任意性而失去自己的风格.我们是在充分肯定艺术风格客观性的前提下来论述艺术风格的主观性的.  相似文献   

6.
80岁高龄的他,说自己是"80后";喜欢李宇春的他,戏称自己是"老玉米";博学多才的他,还说"很怕被时代的列车甩出去".不论在什么场合,他给人的印象永远是那么年轻、乐观、豁达、幽默,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他就是被誉为文艺界"定海神针" 、 "常青树"的著名词作家阎肃.  相似文献   

7.
一、形式主义审美理论的弊端 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理论界从反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出发,着力探讨文学的本性及其自身规律,形成多种形态的理论建构.这其间,西方当代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研究从康德有关审美"非利害性"的论述出发,建构出形式主义审美理论,提出"回到文学本身"的口号.在他们的话语中,"回到文学本身"就是"回到作品本身","回到作品本身"就是"回到语言本身".作品的语言、结构、手法等形式因素被当作文学的本体,被称之为文学的内部规律.其代表性人物说:"我的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因此,全书整个是谈文学形式变化的问题".而形式主义审美理论所说的"文学形式","具体说来就是'语言形式'.这是他们的基本文学观,也是他们解读和阐释文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现代人因永不知足地追求物质财富而永远得不到内心的宁静和幸福,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关心自己.正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关心自己,也就不懂得关爱地球.人类文明因此而在生态危机中越陷越深.为能走出现代文明的危机,必须破除现代性的三大错误信念--经济主义、独断理性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破除了这些错误信念,才能实现"人性革命".实现了"人性革命",人们才能学会"关心自己"."关心自己"就是修己进德,就是"觉知自己深处的真实",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以求得平衡".当多数人都懂得关心自己时,地球生物圈就能得到休养生息.  相似文献   

9.
<正> 臧克家的诗歌语言风格有个发展变化过程.粗略地划分一下,抗战以前他比较注重语言的雕琢,抗战以后,开始追求语言的朴素美.与此相联系,他的诗歌体式,在抗战以前比较整齐谨严,趋向格律,抗战以后,"比较宽畅了一点",趋向自由体.由雕琢到朴素美臧克家是在苦吟中找到"自己的诗"的.他在《我的诗生活》中回忆早年写诗的情况说:"为了八句诗,我曾整整想了一年."我真象东坡眼中的盂郊一样,成了天地间的一个诗囚了."那时他对语言所下的工夫集中于两个方面:精炼和形象化.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子,有时具有懦弱的一面,这实际上正是现实生活中海明威自身的反映,一个有着双重人格的海明威;海明威成长经历使得他难以摆脱死亡的纠缠,以致于形成了独特的"死亡情结";特定的生活时代和个人生活环境让海明威的有了自己的女性观;文学传统及印象派画家的影响和记者生涯使得海明威追求简洁洗练,形象鲜明,思想深刻和情感丰富的表达,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冰山原理".本文就是从海明威的成长、经历和所处历史时代等方面入手,解读"海明威风格"形成的外在和内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卡夫卡独特的语言观是造成其作品晦涩难懂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认为,世界和人的存在的某些深层的东西是无法用语言来把握和命名的;世界和存在的真理同语言对它们的命名是不相符的,在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语言的空位".卡夫卡试图通过其文学创作来填补这一鸿沟,由此开始了重铸语言、重构意义的努力.对旧的语言模式的不信任使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而他的文学创作则刷新了人们对语言和世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艺术风格,是一个关于艺术独创性的概念。它是指作家、艺术家在其作品中显示的艺术特色和艺术独创性的总和。没有独创就无所谓风格。马克思说过:“风格就是人”,高尔基把作家称作“善于用自己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概念的人”,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在名家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白居易作为一位可以与李杜齐名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特殊成就和巨大影响,本来是素有定评的。但是,对白诗的艺术风格的看法,却历来颇多分歧。这固然是由于白居易“缀玉联珠六十年”,形成其艺术风格的主客观因素都比较复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前代的诗论家们没有可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去认识白诗的艺术风格所致。然而,对文学史来说,在这一问题上的轩轾褒贬,实际上关系到对白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评价。因此,本文试图就白诗艺术风格的几个突出特点(特别是其中有争议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周正刚《论模式》一文(载贵刊87年第6期),在论述模式的特点时指出,模式"是能够被模仿和学习的","模式提供了模仿或遵循的样板".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我认为,模式,至少是经济模式,并不包含"典范"或"样板"的意思,它本身并无任何褒贬含义.各种经济模式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区域环境中形成的,离开它们赖以形成的各种具体条件,它们的优劣是无从评判的.经济模式,实质上也就是经济形式(方式)或经济格局.理论界研究、宣传各种经济模式主要是着眼于对各种经济形式、经济格局的探讨和把握,从而对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鲜明特征和相对  相似文献   

14.
思维反映存在是一个既有永久魅力又不断更新自己尺度的哲学课题.思维作为一种活动,有着自己的历史,即有着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潜在到显在,从不独立到相对独立,从后馈到超前的历史过程.现时代思维的巨大超前作用,呼唤着人对思维进行思维亦即思维"自己构成自己".思维"自己构成自己"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自反性的思维能力和活动,是自我意识在逻辑思维高层次中的发展,也是现代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15.
山东大学历史系同学给他们老师贴出的大字报中写道:"研究古代史,言必称二陈,史观寅格老,史法援庵公.理论有啥用,史料学问深."陈寅恪先生过去是史坛上极有威望的学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者,都把他当做一个大偶象,说他懂得六、七门外国语;史料丰富,论证精确,论点谨严,既朴素而又踏实."这样来吹嘘他,借以说明自己与他的联系(或说听过他的讲课,或说是他的再传弟子),来炫耀自己有师承,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也好象旧社会里有些教授说"我的朋友胡适之"一样,来彼此吹拍卖弄,借以欺骗学生.这就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名利思想在作祟.  相似文献   

16.
在1929年至1946年期间,沈从文先后到吴淞中国公学、青岛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联大任教.大学尤其是前三所大学的任教经历使他建立起创作信心,并最终坚定了自己对文学道路的选择,形成了自己恬淡优美的艺术风格,实现了由作家到名作家的转变.创作的学者化倾向是沈从文在大学尤其是在西南联大任教时学术压力对他产生影响的结果.这一倾向的出现意味着他文学创作自信的逐渐丧失,并最终使他走上学者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接受了玄学思想的影响,但他把玄学思想落实于现实人生和诗歌创作,他的日常生活与诗文创作都灌注了一种诗性精神.他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玄学义理,呈现了"诗化哲学"的思维方式;以"任真"的原则指导日常生活,形成了"诗化哲学"的行为方式;通过"写意"的诗歌创作原则,形成了"诗化哲学"的表现方式.陶渊明是一位真正的"诗人哲学家".  相似文献   

18.
明代诗论家胡应麟在诗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学思想集中见于其诗学理论代表著作<诗薮>.在<诗薮>中,胡应麟所提出的最主要的诗学范畴是"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在他看来,诗的基本要素就是"休格声调"和"兴象风神".这二者的关系又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体格声调"主要指诗歌的体裁、句法、音韵、声律等外在形式方面的问题;"兴象"指诗歌创作中以自然感发的方式来创造的审美意象,"风神"指一种好诗所具有的风华神韵,类似于严羽的"兴趣"."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关系."体格声调"是"兴象风神"的基础,"兴象风神"是"体格声调"的升华.胡应麟在文学史的观念上提出了"体以代变"的文学史观,认为整个文学发展的过程就是由生发到极致到衰落的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种文学发展观植根于"盛极而衰,否极泰来"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诗性能否真实记述生活的羞涩,汪曾祺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汪曾祺对现实主义有着自己的看法,因为诗性书写的充分展开,表面看来近似于浪漫主义,这是他自己所说的"为人"的不说谎的"浪漫主义".单单把生活和情感诗化确实包含着一种危险,因为不论诗意由之出发的心灵历程怎样在文学经验和想象中得到扩充,诗情与诗怀终究只能包含在一个现实的事件中所能有的东西.汪曾祺朴实再现生活的艺术追求,对强烈的戏剧化情节的回避,或许我们可以将这些视为他不说谎的"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后人誉为"易安体".李清照词在中国词坛上独具一格,其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