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李春雷的报告文学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宏大叙事的特点。纵观李春雷的报告文学创作,经济改革就像一条核心线索,贯穿其创作的始终,最终聚合为鲜明的叙事主题"改革"。在真实地再现事实的基础上,李春雷的叙述不拘泥于个别事件的即时报告,而是以事件为酵母,展开对社会、历史和文化全方位的思考。在写作过程中,李春雷致力于报告文学文体新品格锻造的努力,使其创作呈现出跨文体写作的特征。李春雷报告文学的宏大叙事,取得了艺术上的成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报告文学并不是一种特殊的"中国文体",它是发端于欧洲的国际性写作方式。"非虚构"本源于美国的"非虚构小说",以"非虚构"置换报告文学,缺少内在关联的基本逻辑。非虚构与报告文学之争,反映了文学界对文体基本认知的某种缺失。称名纠缠,一方面造成写实类文学写作、评论等的混乱,但另一方面非虚构也为报告文学文体的优化提供了反思的可能和必要。报告文学需要走出过度的新闻性、过度的意识形态化,通过故事性和个人性的强化,在回到非虚构叙事中建构写实之美。  相似文献   

3.
作为知识分子的一种写作方式 ,报告文学的价值生成 ,主要通过新闻文学的写作模式参与时代理性精神的重建而实现的。一个需要启蒙的时代 ,召唤着报告文学弘扬理性的启蒙精神。新时期报告文学作家主体意识的自觉 ,使此间报告文学启蒙主题的凸现成为可能。报告文学文体由此也获得了一种自觉  相似文献   

4.
中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的世纪回眸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晓原 《学术论坛》2001,(1):127-130
中国报告文学理论批评可以分为形成积累和发展优化两个阶段.三代研究者接力相承,借取域外文体理论,参悟本国写作实践,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与自铸,生成探索性、开放性与多维性的研究特征.20世纪的报告文学理论尚不成熟,为此,新世纪应着重解决话语设计、方法优化与体系建构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可能与现实:走向强势的报告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时代文体” ,报告文学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特定社会文化生态的激发。言说报告文学将会终结 ,这是感情用事式的缺乏事实与理论支撑的臆说。新的世纪无限壮阔、无限丰富、无限复杂的社会现实存在 ,报告文学作家坚守关注国计民生、守望人类价值原则的高尚的文学精神 ,以及视觉文化时代 (“全媒时代”)纪实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的受众因素等等 ,都使报告文学有可能成为新世纪一种强势文体。报告文学与纪实文学是两个内涵和外延差异甚著的范畴 ,不能简单地以纪实文学替代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6.
冯望岳 《云梦学刊》2000,21(2):69-72
报告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新型文体,它萌芽于“五四”时期,30年代开始了报告文学的自觉创作,抗日战争及其以后,报告文学的宣传、教育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成为报告文学的繁荣时期。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人务实心态的增强和非虚构写作的潮涌,2011年度广义的报告文学研究呈相对繁盛之势。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非虚构谱系下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研究依旧强劲,二是对报告文学发展历史、现实处境、未来空间的梳辨相对清醒,三是本体理论的建构意识日趋明朗。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是有关报告文学新闻性、真实性本性的重复研究比较明显,二是文体的内涵与外延认识仍有无序扩张之嫌,三是研究中的比较视野相对缺失。这表明,当前的报告文学研究虽然十分用力,但离精深而系统的理论建树尚有较大距离,报告文学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朱琳  张勇 《理论界》2024,(2):89-95
本文针对近代以来中国报告文学文体的孕育与初步发展路径作整体的概览,尝试通过纵向的历时性梳理,对中国报告文学文体发展初期情况进行描述,以期展现19世纪末至全面抗战前夜中国报告文学作为独立文体的发展风貌及所体现的相应的文体观。本文将历时性梳理与文体观的流变融合在一起探讨,从近代不同的时间分期考察中国报告文学在发展初期呈现的文体特征。主要将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作为中国报告文学文体的孕育和初步成长期,而在这个阶段内又分为三个不同时期,在这一阶段报告文学上承中国古典散文等文体,在西方报告文学理论引介的影响下,同时受到“左联”的推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报告文学文体的存在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渊源,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即是来源于历代文学对真实性价值标准的不断追求。在现时代,虽然"深度报道"等新闻文体的飞速发展对报告文学造成了一定冲击,但报告文学和新闻报道对文体追求的本质差异决定了报告文学无法被新闻文体所代替。就现时代报告文学存在的语境来说,报告文学文体的存在是必然的,它还将继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体 ,作为一个话语系统 ,目前在不同的学科中其含义是不大一样的。即使在同一学科中 ,有时它所表示的意义也有所不同。我们这里给出的本体 ,主要用以指称报告文学的本体理论。这种本体理论关注的是报告文学何以为报告文学的文体“元理论”,它着重研究报告文学的文体特质、文体精神、文体功能及其相关的理论范畴。报告文学本体理论的研究贯串于整个报告文学理论批评史。报告文学是一种互文体的“边缘性”文体。这样一种文体 ,决定它独特性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并且 ,报告文学这种相对历史较短的文体 ,它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因此 ,对…  相似文献   

11.
周淼龙 《云梦学刊》2009,30(2):95-99
历时性考察中国报告文学文体特性的形成、变异和发展.可以见出报告文学文体特性由一些基本元素组成一定结构,其内涵在发展中相继呈现,其中有深化和丰富,也有异化和扭曲,似乎完成了一个“正-反-合”的过程。政治制导是报告文学文体特性发生偏离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报告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演进过程。中国报告文学成名于三十年代“,其时,这一晚近出现的品类,在文体家族中取得了自我一格的独立地位。作为一种新文体,在其独立运行之前,已开始萌生了。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的交替增变之时,一些知名的与无名的思想者、文化人,以其创作的实绩,为报告文学的萌生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在这中间,就有革命家、政治家周恩来与瞿秋白。他们分别写作具有报告文学属性的《旅欧通信》和《依乡纪程》、《赤都心史》,从而成为现代报告文学史上早期重要的作者。对此,报告文学史家已有指认,赵通秋指…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的报告文学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其间,不乏教训,但也多有经验。对于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发展来说,转型期报告文学所提供的非虚构性、问题性、显要性、广角性和网媒性等重要性状,可能是更有借鉴和发扬价值的文体资源。  相似文献   

14.
王泽龙 《河南社会科学》2013,21(1):91-94,108
按照现代逻辑关于分类的基本规则、标准和方法,根据各种文体的本质属性和显著特征,首先,应当可将全部现代文体分为文学类文体和非文学类文体,即文学作品和狭义文章两大部类.文学作品又应当分为表现性文学和表演性文学两大门类,其中表现性文学包括小说、散文和诗歌,表演性文学包括剧本和曲本.狭义文章又应当分为新闻文体、传志文体、论说文体和应用文体四大门类,其中新闻文体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传志文体包括传记、方志、回忆录等,论说文体包括社会评论、文艺评论、学术论文等,应用文体最为繁多,包括法定机关公文、行业专用文书、通用事务文书三个文体种类,其中每个文体种类又都包括若干具体的文种.  相似文献   

15.
"史传报告文学"是新时期涌现的报告文学流派之一.它不仅导致了报告文学的深刻革命,而且向传统中国文论提出了有力挑战.它的发展,大致经过了1980年代的发展期、1990年代的兴盛期和新世纪以来的深化期三个阶段,而每一阶段都伴随着报告文学观念的重要变革.它逐步将报告文学传统的旧"三性"--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发展成了新"五性"--主体创作的庄严性、题材选择的开拓性、文体本质的非虚构性、文本内涵的学理性与文史兼容的复合性.本文试结合史传报告文学的发展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传记文学、报告文学、杂文、科学小品是20世纪文坛跨越文学与非文学 ,实现体裁大交叉的最成功的杂交文体。杂交语体是在词汇、句式、修辞尤其是表达方法、用语技巧、风格倾向等方面对文学语体和史传语体或新闻语体、评论语体、科技语体作出了优化选择 ,并形成了其独特的语体风范 :传记文学的史学笔法与文学笔法 ;报告文学的纪实性与纪实感 ;杂文的杂文味与杂文笔调 ;科学小品的求真与求美  相似文献   

17.
论全球化语境下报告文学的文学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举善 《中州学刊》2007,1(5):223-228
伴随着改革开放系统工程的持续推进,中国的全球化进程也不断加速。与此相应,包括报告文学在内的文学方式也被紧裹在全球化语境之下。对于报告文学这种非虚构性文体来说,全球化的紧迫时势和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为报告文学提供了再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给该文体的深度拓展带来了诸多挑战。面对世纪初的开放语境,我们有必要在秉持非虚构原则的前提下努力谋求报告文学文学性的重新认定和整体超越。具体而言,当下报告文学的文学向度主要体现为以下五大指标:一是不尚虚幻的真实品性,二是鲜活灵动的报告形象,三是本真深切的思想感情,四是创新自洽的文体形式,五是崇高瑰丽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独具特色的西北农村传统体育文化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在阐明农村体育文化与文化大繁荣内在关联、综述西北农村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困境的基础上,从指导思想、保护机制、基层管理、特色项目、文体意识等方面提出了西北农村体育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9.
报告文学观念是一定时期内人们对报告文学性质、审美特征的趋同性认识,它是这些时期人们的审美趣味、思维方法、文体追求以及社会风习、哲学思潮、生存方式等多种元素互动整合的结果。报告文学观念的确立与嬗变决定性地影响着我国现当代各时期的报告文学创作,使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本文拟对中国现当代报告文学观念的确立与嬗变进行简要归纳与理论梳理,以期把握报告文学发展的脉络,检讨中国报告文学观念与理论的得失  相似文献   

20.
龚举善 《江汉论坛》2007,(5):123-127
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以强烈的自主意识、多样的生存方式、开放的话语空间为显著标志的时代,毫无疑义地成为了利益分配和价值选择的多元时代.当此之时,报告文学既面临着严峻的时代挑战,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生契机.从播撒路径、文体方位和价值空间来看,报告文学可能是最富成效、最具魅力的自然与社会、生活与心灵之间的独特粘合物.由此推断,新世纪的报告文学潜蕴着转型武发展的巨大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