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低碳试点城市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欠发达城市,工业能源消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研究工业碳排放对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纵向、分行业、横向三个层面对南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了估算与分析,提出了南昌市实现工业低碳发展的路径:通过传统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支柱化带动工业结构低碳转型;通过低碳产业价值链延长、空间链拓展促进工业低碳可持续发展;通过跨国、跨领域、跨产业的合作推动工业低碳发展品质提升;通过多元化、阶段性产业政策加快工业低碳发展环境优化.  相似文献   

2.
“双碳”目标对中国城市低碳发展提出新要求。文章以1997—2020年中国内地112个重点城市为研究样本,测算碳排放量及其绩效水平,并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研究城市多维度关键因素对低碳发展驱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重点城市碳排放量仍然较高;碳排放量在城市之间差距呈现减小趋势,在时间上呈现先发散后无敛散变化特征;碳排放绩效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其绩效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变化提升,绩效波动主要取决于效率变化改变;除技术变化在城市之间差距扩大外,其他绩效指标在城市之间差距不变,在时间上呈现无敛散变化特征;在驱动因素中,城市经济增长是一把“双刃剑”,既增加碳排放量,又提升碳排放绩效;不同驱动因素对碳排放绩效分解指标存在差异影响,其分解指标效率变化与碳排放绩效指标的驱动机制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3.
城市作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集中地,是低碳发展理念的实践主体。天津市是一座人口密集、一次能源资源稀缺、环境容量有限的特大型城市。随着天津经济的快速增长,碳排放强度虽然降低,但碳排放总量和规模持续增大,天津面临的减排困难很大。天津要建设低碳型城市,应当发展低碳能源与低碳型消费,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营造低碳社会氛围,实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是天津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五位一体"战略高度,转型发展、优化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主线。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区域,是碳排放的主要阵地,城市转型低碳发展已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根本趋势。长沙作为全国首批"节能减排"示范城市和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低碳发展、创建低碳城市已成为其新时期的发展新使命。基于此,笔者在分析长沙低碳城市创建的现实基础上,提出了长沙城市低碳转型的的发展思路,制定了长沙低碳城市创建的战略举措,希望能为长沙市城市低碳转型和加速推进低碳城市创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8月10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将在全国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开展低碳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研究编制试点省和城市低碳发展规划,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降低碳排放强度。而这5省8市不约而同地都把眼光投向了对减排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电动汽车领域。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何在保证农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减少碳排放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基于贵州省2009—2019年农业碳排放量的测度,进一步对贵州省农业发展碳排放脱钩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探究贵州省农业发展碳排放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贵州省农业发展碳排放脱钩效应整体呈脱钩状态,且以强脱钩为主;能源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碳排放脱钩起促进作用,经济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对碳排放脱钩起抑制作用,但不同年份具体情况又有所差别。为此,应该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强科学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居民低碳消费等方面入手,促进农业发展的碳排放脱钩。  相似文献   

7.
构建低碳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应从三方面入手:一要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引导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增加非公交出行的成本;三要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应用,降低公共交通工具的碳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8.
低碳城市建设中的餐饮业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低碳城市建设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餐饮业资源和能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严重,阻碍着低碳城市的建设,需要转型升级.发展绿色餐饮为核心,减少碳排放,对于低碳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建设路径,以及餐饮业与城市化的关联度,在分析餐饮业转型的现实背景后提出了餐饮业转型的总体思路,最后明确了绿色餐饮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及其影响因素的多维度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但在如何实现低碳发展问题上各国有不同的路径.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碳经济进行多维度对比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强度远高于发达国家.在影响碳排放的众多因素之中,能源强度是核心因素,而能源强度高低的关键在于能源利用技术.此外,按照有关环保理论,国家的发展水平是选择低碳发展路径的现实依据.根据我国目前发展水平,应将提高生产技术作为实现低碳发展的核心进路.  相似文献   

10.
张梓太  曹树青 《江淮论坛》2012,(4):11-16,193
2012年是《京都议定书》的第一个承诺期(2008年-2012年)的结束年,面对即将来临的后京都时代,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何去何往,这是环境法学界必须艰辛探索的命题,本期就该命题作专题讨论以飨读者。2011年12月,中外学者五十余人会聚复旦大学就碳排放权交易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河海大学晋海副教授就低碳城市建设的立法问题,复旦大学法学院刘画洁博士就低碳城市建设中的个人碳排放行为的法律规则等问题分别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张桂芝  张锦辉 《理论界》2013,(10):45-47
文化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东西方文化在中国以更快的速度汇集、交融,中国人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中尤其是对英语文化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提高城市居民文化品位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让本土文化和英语文化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让城市英语文化融入市民生活之中,以满足人们对英语文化知识的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英语文化建设的要求.在对城市英语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尽力研究一套相对完整的城市英语文化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2.
马继明  张婷 《学术探索》2012,(11):149-152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滇东中小城市文化建设获得了新机遇。滇东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建筑群落、迷人的自然人文景观、有影响力的历史名人等构成了滇东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的地域资源。从实践角度看,滇东中小城市文化建设应注重树立"文化兴市"理念,发掘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节庆活动的文化品位等,使城市文化建设获得内在动力并取得具体成果。  相似文献   

13.
要发展城市,必须懂得营销城市。特色是城市形象的基石,街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以特色街区的规划建设促进城市营销,已经成为当今国内外众多城市的经典做法。伟大的城市呼唤伟大的街道,伟大的街道造就伟大的城市。事实上,国内外众多区域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甚至世界中心城市的崛起之路正是由特色街区的规划建设开始起步的。实践证明,特色街区的规划建设对推动中心城市的整体与长远发展能够产生良好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4.
施晓丽 《兰州学刊》2010,(3):55-57,8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区域的城市竞争与合作日益深入。城市联盟作为城市竞合的新兴组织形态伴随着城市之间多方面的合作博弈而产生。文章在对城市联盟效应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联盟构建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城市联盟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坏的发展困境。通过对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工业文明的发展思路才是中国城市发展陷入生态困境的内在根源。仅从技术、资金等外部层面加强环保,往往事倍功半,难以标本兼治。沿着工业文明的理路建设城市,只会在生态问题的泥潭之中越陷越深。只有在生态文明指导下的城市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城市发展的内在张力,走向生态文明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二者互动发展的理论依据和互动关系,并提出了二者互动发展的对策,对推动我国及邯郸市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We engage a tension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literature that positions cities as both drivers of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and loci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 argue that the traditional binary view of cities as either harmful or beneficial is too simplistic; we advance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cities to study their internal and external metabolic effects in terms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on-road transportation at the county-level across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between 2002 and 2007. First, utilizing satellite imagery from the National Land Cover Database, we create a novel measure of population density by quantifying the number of people per square mile of impervious surface area. Second, we develop a measure of metropolitan adjacency from the rural classifications datasets published by the USDA. In spatial regression models, we find that while higher density reduces emissions, counties that are geographically isolated from metropolitan areas actually have lower per capita emissions, all else equal. We elaborate on the 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our study in the conclusion.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城市形象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形象片来塑造城市形象的方式,逐渐流行开来。城市形象片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在城市发展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城市宣传片得到城市规划者的重视,城市形象片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文章以榆林市为例,通过城市形象片的价值构建进行研究,以期对城市文化形象传播起到启发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品格包含城市主体的行为特征和德性状态,其中决定主体品格的质的规定性的要素是主体的道德,是其比较稳定的德性状况,也因此,我们应该研究城市伦理在城市品格形成中的作用,探讨城市品格的伦理基础以及处理城市关系的伦理原则,这不仅对于上海城市品格的坚持,而且对于多地城市精神的倡导和城市品格的塑造都具有意义。城市规划需要有品格的城市来承担,而城市品格的发展需要深厚的精神力量和伦理沉淀来支持,建构具有正义和伦理底蕴的城市生活才是城市开放品格的社会基础和力量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