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起点,而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逻辑起点的探索,必然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总体性上进行把握,尤其注重把握阶段性和总体性的统一,这就是从“实事求是”出发的马克思主义一般哲学路线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逻辑起点的过渡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特定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必然结果.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并分析二者统一的过程和基础,是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上,探讨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相似文献   

4.
苏联模式曾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过重大影响。而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却实现了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的重大转变。在党的八大前夕,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并在此后带领全国人民对走出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遗憾的是,由于1957年以后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向“左”的方向发展,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的目的并未根本达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跳出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桎梏,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认为,中国共产党“以苏为鉴”对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理论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领导党和人民对半个世纪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回顾这一历史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沿着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等六条理论轨迹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个理论必定会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个总结了中国半个世纪建设和改革实践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弥足珍贵.我们要倍加珍惜并不断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百年来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轨迹.它向世人昭示: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繁荣发展中国,是被历史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真理;由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充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并具有高度理论自觉的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和创新理论,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7.
8.
理论逻辑是指研究对象本身内在要素之间的必然性联系和内在特质规定性,它是不依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就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或社会运动本身内在的一系列必然性联系和内在特质规定性,是无产阶级领袖们在长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和凝练出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是决定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的内在特质规定性原则。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其实质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方法和理论逻辑的一脉相承与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在当代中国实践和发展的历史产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初步建设,基本解决了困扰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公平的贫困"这一重大的历史性课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集体,通过改革开放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基本解决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贫困的公平"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观;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观,是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重要理论成果,整个理论体系具有复杂的逻辑关系,研究理论体系的逻辑继承,探寻理论体系的逻辑脉络,展望理论体系的逻辑发展,对于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理论创新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以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前提的正确选择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特征的重点转移,从以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全面推进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深入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理论成果和清晰的实践逻辑脉络。  相似文献   

12.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抽象掉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所具有的历史性和具体性 ,分别选取了“分工”和“价值”作为各自经济理论的逻辑起点。这些逻辑起点存在着理论和逻辑的缺陷 ,马克思正是在深刻认识这些缺陷的基础上 ,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当前的主要实践形态,有着自己独特内蕴。从其产生的境遇来看,中国正处在新的社会转型期,社会正在发生由外在向内在,由守旧向创新的转换;从其分析问题的立意来看,它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浓厚的现实意识和兼收并蓄的对话意识;其在解决问题的着点上,既注重整体立意、全局着眼,又强调把握原则、灵活运用、着重创新,同时还注重社会的可承受度,强调踏实稳重,分步按阶,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协调性、自主性和阶段性。  相似文献   

14.
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不竭的思想动力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宝贵经验。2 0世纪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实现的条件、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运行机制等方面对社会主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 1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要应对新的挑战 ,创造新的辉煌 ,必须进行理论创新。 2 1世纪也为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和空间。 2 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途径就是深入研究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际 ;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就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最为重要和最为宏观的理论,邓小平理论中由国家宏观调控的思想推展到政府职能的转换,表明政治体系中政府机构的规范与执行能力的改善和提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表明党中央已经意识到新兴利益群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需要表达的途径以及实现的组织依托;科学发展观是迄今为止提出的最具时代气息、具有与时俱进特点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相似文献   

16.
任洁 《学术探索》2014,(1):8-12
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和历史前提,对于正确理解和科学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非常必要。这种区分绝不是割断历史、制造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相互否定,而是为了在相对客观认识和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基础上,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只有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既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性,又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继承性;既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又为其社会主义属性正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新时期法制建设的代表性和标志性成果,其构建的历史起点就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具体表现为: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逻辑肇始,落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现实起点,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动力源头。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逻辑必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执政理念隐含在政党的执政活动之中,并通过各种执政活动回答"为谁执政"、"怎样执政"和"长期执政"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逻辑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目的(为谁执政)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手段(怎样执政)的运行结果;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进行了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和改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30年的改革实践和创新探索中,从根本上实践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和必要基础,为人的全面发展不断走向更高层面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了深入地探索和思考,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理论创新,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