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服形而上学,开启出存在一思想的非形而上学之思,是海德格尔哲学的一大主题.海德格尔认为,在存在历史的舞台上,各种不同形态的形而上学的交替出现,共同演绎了形而上学蜕变的轨迹;他主张,思想的道路要实施"返回的步伐",回到早期希腊思想的源头,回到思想的第一个开端那里去思存在之原始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海德格尔那里,“克服形而上学”并不是要摧毁形而上学,其根本动机乃是要通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努力寻求一种解说存在意义的新境域,从而得以在新的地基上重新经验形而上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深切地关注人类的生存状况 ,对现代技术世界进行了深刻批判。而要充分理解现代技术世界的非真理本质 ,就必须把握海氏对西方思想的形而上学历史的批判路向 ,追索其内在理路 ,由此寻找存在之真理的真理性开端。  相似文献   

4.
从"究竟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反倒不在"这一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出发,海德格尔将对形而上学本质的切问归之为追问存在(无)的问题.作为虚无的存在通过对存在者整体的超越,其本质特征体现为一种先验的境域.这种先验性特征要求我们放弃传统形而上学"是什么"的发问,重新寻找到一条崭露"存在本身"的本己的现象学之"如何是"的发问方式,从而在存在本身的澄明中去呈现形而上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中叶的德国,历史意识兴起,为了解决其中出现的"历史"问题,海德格尔在1922年夏季学期的讲座中,对该词的意义进行了解构。这一解构显露出了对历史意义的一种更深刻理解:应当从我们自己的当今时代出发,把历史理解为属于自己的东西;历史乃是生活自身的历史,必须投入到生活体验中去,在其中解构生活,让生活恢复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6.
德里达的“解构”一词来源于海德格尔的“摧毁”概念,二者都是针对传统形 而上学。然而海德格尔的摧毁通过追问“存在的意义”却固执于一个问题的意义。但德里达 的解构策略作为一种游戏式反讽形式却允许形而上学解构自身。  相似文献   

7.
海氏通过“比现实性更高的是可能性”[1](P45)的大胆论断,确立可能性思维方式的优先地位,以恢复被传统形而上学遗忘的本真存在的思考,不仅实现了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建设性批判,而且始终保有对其建立的新形而上学的自我批判与拯救。但由于海氏仍局限于哲学领域本身的反思,即出发点仍然是哲学,因而归根到底,不过是要求用另一种思维方式来解释现存的东西,就是说,通过另外的解释来承认现存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黄茂文 《阴山学刊》2006,19(4):82-86
艺术问题是和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紧密相关的。在西方传统的理性观念中,它预设着“理念”和“主体”等认知范畴,因此形成了在本质上以现代人本主义为基础的现代审美艺术观。海德格尔一反这种理论传统,力图在人与宇宙之间重建一个非人本主义为中心的意义空间,因此提出了一种天、地、人、神共在的艺术观,这种艺术观在质疑现代主体性观念的同时,使人们以一种新的眼光来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存关系,对于深思现代人的生存状况来说具有深远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9.
德里达的"解构"一词来源于海德格尔的"摧毁"概念,二者都是针对传统形而上学.然而海德格尔的摧毁通过追问"存在的意义"却固执于一个问题的意义.但德里达的解构策略作为一种游戏式反讽形式却允许形而上学解构自身.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及海德格尔对其评论的分析 ,试图证明西方形而上学的根源就包含在哲学这一人类活动的本质矛盾中 ,根本说来包含在“存在”和“存在者”的互相“混淆”、“颠倒”和“替补”之中 ,因而从古到今 ,任何一个想要拒斥形而上学的人都不得不拒斥哲学本身 ;而反过来 ,任何一个还想进行一种哲学思考的人 ,包括海德格尔在内 ,如果不想沉入东方式的“无言”和沉默的话 ,最终也都不得不走上形而上学之途。从这个意义上说 ,形而上学真正是人类哲学思维摆脱不了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杨乃乔 《学术月刊》2023,(3):162-176
在西方诠释学的发展逻辑上,形而上学传统作为对世界本源的意义统摄,为现象界及其道德秩序的构成设定了先验的终极意义。海德格尔存在论诠释学所拒斥的标靶,是对源发于巴门尼德“ε?ναι”(Sein/存在)的先验意义给予解构。在《存在与时间》之后,海德格尔于《同一与差异》中的多篇文章进一步论述了他的存在论诠释学思想,以深化地讨论“Sein”与“Dasein”(此在)照面意义所界分的同一性与差异性。海德格尔在翻译巴门尼德那句著名的古希腊文箴言时,把其中的“νοε?ν”德译为“Vernehmen”,并以“Denken”-“思想(思)”作为同位语给予意义的限定性解释,以充分求证了“νοε?ν”“Vernehmen”“Denken”这三个概念在意义上的同一性。国内学者又把“Vernehmen”汉译为“觉知”,而“觉知”则是一个来自佛经《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翻译的汉语译入语概念。事实上,“Vernehmen”与“觉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荷载词,后者对前者的翻译是译者在自觉的误译中呈现出意义改写的创造性。需要提醒文学阐释学研究者注意的是,海德格尔存在论诠释学所照面的对象,是本体界与现象界之间具有同一性或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指出逻辑主义、工具主义语言观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非形而上学的语言观,是海德格尔语言思想的重中之重。在他看来,非形而上学的语言理解和逻各斯的原初含义息息相关。形而上学的语言观把语言当作固定的对象物和符号系统,是人类语法逻辑的展现。但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不是逻辑和理性的系统,而是古希腊“逻辑”(Logos)意义上的“聚集”和显现,是非形而上学的、主客一体的原初“发声”。  相似文献   

13.
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海德格尔所追问的核心问题是:究竞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该问题所询问的辟头就是在者整体。欲询问在者整体,就必须超逾在者之整体。在以逻辑为最高法庭的传统思维中,在者整体是无法超逾的,询问本身及其问之所得就是在者。因而欲直接询问在者整体必须引入无,以破逻辑之蔽障,使在理智中所固化的在者整体晃动起来,从而问出在者之外去,并且找到消解以忘在为根由的虚无主义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沈云波 《理论界》2007,(9):186-188
海德格尔曾于1946年在《关于人道主义的通信》中首次提到了自己思想转向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这个转向呢?要理解这个转向的问题,我们必须先要了解海德格尔是怎样理解这个转向的,这个转向在海德格尔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是怎么发生的,然后我们才能理解它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这里所说的意义不仅仅是指这个转向对于作为专名的海德格尔这个思想家的思想的意义,而是指这个转向对于海德格尔所恩的问题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哈贝马斯用形而上学思维概括始自巴门尼德、柏拉图,止于康德、黑格尔的哲学传统。认为形而上学思维与意识哲学范式有着天然联系。因此,克服意识哲学范式是超越形而上学思维的必由之路。交往范式保证人们能够使用历史的、具体的理性把握普遍的共识性真理,故能打开后形而上学思维境城,提供建构后形而上哲学的基础。后形而上哲学是一种生活实践哲学,扮演着“示范者”和“解释者”角色,旨在促使具有多元价值取向的文化系统在生活世界的实践经验语境中组合起来并获得应有的秩序。  相似文献   

16.
形而上学看似是远离人世间的高深莫测的学问,实际上它恰恰是以人为内在意蕴的它在人的基础上确立并以人为核心与归宿.亚里士多德、康德、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正是从不同方面展现、深化了形而上学的此种意蕴,并为形而上学在现代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思想分期问题是国际哲学界一个聚讼纷纭的重要课题.着眼于海德格尔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可以合理地将其思想演进重新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现象学的十年阶段(1917-1927)、形而上学的十年阶段(1927-1937)、克服形而上学阶段(1937-1976).这种不同于传统主流观点的划分策略,不仅能够更加凸显海德格尔与西方思想传统尤其是形而上学之间的互动,而且也有助于更为清晰地展现海德格尔思想的具体走向乃至其自我反省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以其独特的哲学史观,通过对尼采"五个主标题"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梳理来阐述尼采的"哲学基本学说",把尼采归结为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海德格尔认为,尼采哲学的完成使哲学进入到了另一个开端———对存在及存在之真理的思的阶段。海德格尔的这一解读引起了整个哲学解释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张芳德 《学术论坛》2005,(6):147-150
海德格尔是现代最深刻、最富创建性的美学家。他以存在本体论哲学为基础,从存在之真、诗意之思、诗性之言、本真之显、神性之居等方面作了深刻而精彩的论述,在美学史上开创了崭新的美学范式,对当今的美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翟岩  张云鹏 《北方论丛》2004,1(4):113-116
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海德格尔开篇就提出了"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的问题.之所以这样发问,是因为他首先深刻地反思了西方从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的历史.接着,他又批判了近代哲学用"思"去规定"在",也就是控制论、价值化、世界资源化、利益最大化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他运用现象学的方法论,从本体论出发,以"在者"为起点,吸收了"生存哲学"和"生命哲学"的精华,以时间为视域,来说明"此在",进而领会"在"和"无",从中导出了生命及其意义.推倒了古典哲学形而上学的神像,重开了哲学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