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3 毫秒
1.
在海德格尔的全部学术思想发展进程中,始终同步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思之道路和双重思想构境——"克服形而上学"的争执性思想场域和"绝弃存在"的本有诗性之思境。克服形而上学,就是在重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开启的第一开端中,超越性地让存在者归基,即重新扎根于作为其真实根据的存在。"绝弃存在"这条全新道路的基石却是被打上叉的存在,即"存有"(Seyn)历史之思,在这条没有了理性炫目之光的幽暗小径上,打开一切存在的涌现和用在性将为存在之弃让所替代,解蔽之真理性认知和逻各斯之主导性追问生成的抽象聚集,将为存有的基础性追问中的真理本现和归隐所取代。在海德格尔的思想发展中,根本不存在断裂式的思想转向,只有一个海德格尔!只是这个海德格尔在对希腊原初本原之境的双重返回中,同时置身于"第一开端"的形而上学之路解构之战和在"另一开端"的本有之思中的道说本现之中。应该说,海德格尔在两个思想构境层中的辛苦努力都是一贯到底的。  相似文献   

2.
克服形而上学,开启出存在一思想的非形而上学之思,是海德格尔哲学的一大主题.海德格尔认为,在存在历史的舞台上,各种不同形态的形而上学的交替出现,共同演绎了形而上学蜕变的轨迹;他主张,思想的道路要实施"返回的步伐",回到早期希腊思想的源头,回到思想的第一个开端那里去思存在之原始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自由的考察贯穿于海德格尔哲学运思的始终.在海德格尔那里,自由起初被揭示为此在向世界的超越,并显明自身为源始的根据.随着存在之思的转向,自由问题相应地由存在之真理来入思,并最终被显示为本有居有中澄明的自由之境.海德格尔的追问呈现出在本质上关联于存在的自由的本然事态,作为本有之居有运作的源始自由乃是与存在、真理相等深的"原事件",形而上学的自发性自由概念即奠基于此.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以其独特的哲学史观,通过对尼采"五个主标题"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梳理来阐述尼采的"哲学基本学说",把尼采归结为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海德格尔认为,尼采哲学的完成使哲学进入到了另一个开端———对存在及存在之真理的思的阶段。海德格尔的这一解读引起了整个哲学解释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在1937年前后秘密写下一篇名为《道路回顾》的自我思想总结,这可能也是他生前唯一写下的秘密自我评点文献。与此文第一部分主要评点一直到1927年以前他公开发表的论著(包括《存在与时间》)不同,此文的第二部分愿望与意志之增补(关于已探索道路的葆真)中,海德格尔对自己多年以来的各种讲座和最重要的文本都进行了细心的评点,特别是精心说明了他于1936—1938年写下的《哲学论稿——自本有而来》一书的背景和具体思想构境:海德格尔在这里十分确定地指认了一个从1932年开始的全新计划。显然,这不再是第一部分中指认的那个启始于1922—1927年的人的此在存在论计划。如果说,《存在与时间》中的此在的存在论是通过深入探究希腊哲学中的第一开端启始的第一条存在之路,使全部以追逐存在者对象的西方形而上学复归于自己的存在本质(根据);那么,新计划则是跳出第一条存在之途所开辟的另一开端中的另一条道路,即进一步弃绝存在本身,通过追问存有之真理让本有本现的全新思想构境。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的哲学运思始终都是自觉地以形而上学的基础问题即存在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并不属于传统形而上学的主导问题即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问题范畴。他希腊式的形而上学之思总是呈现出克服传统形而上学,尤其是笛卡尔以降的主体性形而上学的特征。把握海德格尔克服形而上学的立场和观点是理解西方二十世纪哲学走向的一个关键,在他的思想历程中,有三个环节或术语:解构(Destruktion)、克服(berwindung)、经受(Verwinden),这是准确理解他克服传统形而上学的枢纽所在。  相似文献   

7.
在海德格尔看来,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遮蔽,造成了现代人的无根状况。人的本质取决于他与存在的关系,存在是“天、地、人、神之四重整体的统一体”,唯思才与存在相契合,思让存在达于语言,与存在相契合的语言是本真形态的诗之道说。作为一种道说,诗让我们采取“对物的泰然任之”和“对神秘的虚怀敞开”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唯如此,人才能栖居在大地上,这就是海德格尔思想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思想史研究中的一批重要文献是他亲自完成的简历、生平和对自己思想道路的总结性文本。海德格尔在文本中说海德格尔,也是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构境层面说自己:一是面对特定机构和需要所做的说明性交代,这通常是概述人们看得见的海德格尔的基本经历和思想发展的自述;二是海德格尔对自己思想道路的总结,这又分为公开的文本和私下完成的秘密文本。这是一个双层自指性思想构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海德格尔的壶之虚空:虚空是不可定义的,它具有颠覆西方理性哲学的关于存在的形而上学的重要意义;虚空不是物理学上的空间概念,它是结缘性虚空;作为存在本质的虚空是虚实相生的;虚空聚集着四重整体,人的栖居保护着四重整体;虚空靠诗性思维来把握.结合上述分析,指出了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诗性文化有相通之处.从中国诗性文化的角度谈海德格尔的壶之虚空,旨在为理解海德格尔哲学提供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0.
罗松涛 《北方论丛》2005,(2):123-127
海德格尔对诗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其后期论著中(20世纪30年代以后),诗总是能成为他所要表达之思想的传神之笔.通过对<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中的几篇演讲或论文中海德格尔关于诗之"语言"乃至全部语言(道说)的沉思,我们将发现,海德格尔不仅洞见到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在人们语言观上的烙印:将语言作为一种对象化的工具来使用,而且,他还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语言思想:语言是自行道说的,它揭示出了那自身遮蔽着的"存在"(sein).实际上,在海德格尔看来,诗与思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