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社区业主维权是伴随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而出现的新兴社会现象.现阶段.社区业主维权动机日渐多元,经济权益性维权、自治权利性维权、政治权利性维权相互渗透、依次递进;维权方式方法日益多样和专业,主要有行政式维权、司法式维权、技术式维权、商业式维权、职业式维权、政治参与式维权等;维权主体的组织化程度逐渐提高,个体自发式维权、群体自觉式维权及团体组织化维权层级递进,维权活动政治化趋势初显端倪.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业主维权:现状、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社区业主维权是伴随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而出现的新兴社会现象.现阶段社区物业纠纷和业主维权事件日益增多,矛盾和冲突呈升级态势,所涉及的公共问题亦日趋复杂.住房产权体制变革、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与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房地产开发商的侵权、物业公司服务水平低下、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以及一些行政人员的腐败行为、居民委员会自治能力欠缺、业主委员会运作不规范,是导致社区业主维权事件频发的系统因素,这迫切需要对基层党和政府进行角色定位,加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公共治理.  相似文献   

3.
业主维权已经成为当前城市抗争运动的重要形式.对S市N区三个城市业主维权案例的观察,发现在城市业主维权运动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在与维权精英的博弈中采取了区分性回应策略.而策略的选择受制于三个变量:维权事件的起因与性质、维权领袖的构成、维权者的行动策略.研究还发现,新社会阶层和离退休的老年人日渐成为维权行动的主体.地方政府利用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变换各种策略,如吸纳与协商、压制与分化、组织动员与利益补偿等,用以平息不断加剧的业主抗争行动.  相似文献   

4.
误区一:只要不收房,开发商构成逾期交房 上海市民楼先生花600万元买了一套别墅。根据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约定,房屋应于2010年5月8日交付。交房当天,楼先生发现房屋存在地板、墙壁多处洇湿、积水等问题。眼看新房成了“危房”,楼先生很气愤,拒绝在房屋交接书上签字,并要求开发商进行整改。  相似文献   

5.
拥有城市户籍的城市底层群体存在着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维权策略:体制内的路径进行利益诉求,主要是通过“依法抗议”和“据理(政策)力争”来维护权益,这个过程包括某些维权手段和方式的不合理以及越轨性;体制外的路径寻求利益诉求,主要是通过“以身抗议”和“违法抗议”来维护自身权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业主集体维权事件此起彼伏,从治理理论倡导的多中心秩序视角下来分析,面对利益受损以及力量的单薄,业主越来越多的盲目地采用集体维权的方式来维护权益.作者认为,加强业主组织建设,借助制度化的外部力量,实现社区治理主体之间力量的均衡是社区走向有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美国业主自治制度及对中国业主自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业主自治的发源地,美国业主自治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和法律背景,在发展及运作过程中也遇到了自己的问题,但总的来说,美国的业主自治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在推动中国业主自治的发展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借鉴域外经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或以他人的前车之鉴来避免自己走弯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变迁在总体上呈现出由街居制向社区制转变的实践轨迹,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从一元走向多元,从管控走向服务与契约。社区治理主要在于社区各主体使用公共资源,采取协商、合作与沟通手段,塑造公共权威。当前,以业主委员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已成为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中的重要变量。一般认为,在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商品房住宅小区中,随着业主委员会的出现,小区(社区)权力的重构与再形塑便更加活跃与突出,当然,这种权力变革既有国家制度安排的设计,又有来自市场的培育诉求,更有公民社会的争取与抗争。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理解《工会法》规定的工会的“维权”职责时,应该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应该注意到工会的中心任务早已形成;二是应该注意到当时修改《工会法》时之所以强调“维权”的背景因素;三是应该注意到《工会法》本身对工会的“维权”职责至少进行了三个方面的限定;四是应该注意到修正后的《工会法》出台之后,全国总工会自身对工会的“维权”职责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定.  相似文献   

10.
高校人才开发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使高校难以吸收、留住优秀人才 ;分配平均主义使高校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动力不足 ;职称评聘终身制使高校优秀人才沦为平庸者。这些都制约着高校人才的开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 ,改革僵化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打破职称评聘终身制 ,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市场 ,是当前治理高校人才开发障碍必须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政策失衡与政策平衡分别是弱势群体维权行为的逻辑起点与终点。弱势群体的维权方式可以分为和平的沟通协商式的维权方式、临界状态的逼迫式的维权方式和对抗性的维权方式,三种方式可以相互转化。政策补偿的效果决定了弱势群体对维权方式的选择。弱势群体选择临界状态的逼迫式维权方式,是决定维权方式走向的分水岭,此时,地方政府必须迅速制定有效的政策补偿方案,尽快实现政策平衡,只有这样,才能阻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从而降低维权的社会风险和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发展的哲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哲学角度来讲,统筹城乡发展是以人为本、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哲学基础体现在四个方面: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体现了现代化过程中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体现了公平效率相协调的观点;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观点。从哲学视角解读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基础对于深入理解我国城乡发展问题有重大学术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市治理:空间、正义与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尚建 《学术界》2012,(4):42-48,283,284
在世界范围,城市的扩张、更新与改造带来了空间的再生产。城市治理本身就建立在空间的再生产之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批判了资本与权力对于城市居民既有权利的剥夺,也批判了城市对于农村的掠夺,再一次从现代性的层面批判了资本主导下的城市权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城市政府开始获得了相对农村政府的凌越地位,并主导着城市乃至区域性的治理,城市治理必须直面空间理论的批判与反思,并致力于重建社会空间、完善区域性正义供给、减少社会排斥之重任。  相似文献   

14.
从城乡分离到城乡融合,再到城乡一体是必然趋势.用统筹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谋划,统筹城乡空间布局,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统筹资源配置,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统筹城镇化发展,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统筹公共服务,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在发展实践中,必须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用事业,应该有完备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有关立法相对滞后,围绕这一问题的法理探讨也明显不够。城市地下空间权作为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的法律问题中的核心命题,必须从理论上予以厘清:首先,必须对城市地下空间权作科学界定;其次,必须对城市地下空间权的要素作科学分析;再次,必须对城市地下空间权的取得作科学定位;最后,必须对城市地下空间权法律制度的完善作科学构思。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40年代末,王稼祥开始主持东北局的城市工作。在这一期间,他对新解放城市如何稳定秩序、发展经济、推进政权和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从而有效地指导了东北城市工作的开展,也为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区域振兴,系于教育;教育振兴,政府有责。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版图逐步凸起,东中西并进的局面形成,高校区域合作与发展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高校区域合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区域振兴发展总体战略的提出正好为我国高校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了使高校区域合作日趋完善,在区域振兴中发挥其应有的效益,需要当地政府、市场和区域内各高校相互之间达成共识,找出对策,精诚合作,共同努力推动高校区域合作的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制度文本与制度运作实践产生巨大差距的原因。国家的制度和政策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落实农民工的国民待遇,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制度文本的直接实践者,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对企业资源控制削弱并有自利倾向,与拥有强资源优势的企业关系密切,二者可以重构不利于农民工的制度运作实践,处于绝对资源劣势的农民工没有申诉与行动的能力,导致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制度只具有文本或话语上的“维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灾害事件频发的影响下,探究城市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关系对促进城市治理水平的提高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及灰色关联模型,对城市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城市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间显示出持续上升态势,区域内部北京耦合协调度保持在最高水平,协调城市类型主要以轻度失调和勉强协调为主。空间格局上,协调城市由中东部地区逐渐向东西方向蔓延。耦合协调度的发展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能力、政府调控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以经济发展水平对耦合协调度的驱动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学术界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依据、关键、障碍、误区、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统筹城乡实践的不断拓展和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亦日益深入。研究视野日渐开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