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城市社区业主维权:现状、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社区业主维权是伴随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而出现的新兴社会现象.现阶段社区物业纠纷和业主维权事件日益增多,矛盾和冲突呈升级态势,所涉及的公共问题亦日趋复杂.住房产权体制变革、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与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房地产开发商的侵权、物业公司服务水平低下、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以及一些行政人员的腐败行为、居民委员会自治能力欠缺、业主委员会运作不规范,是导致社区业主维权事件频发的系统因素,这迫切需要对基层党和政府进行角色定位,加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公共治理.  相似文献   

2.
业主维权已经成为当前城市抗争运动的重要形式.对S市N区三个城市业主维权案例的观察,发现在城市业主维权运动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在与维权精英的博弈中采取了区分性回应策略.而策略的选择受制于三个变量:维权事件的起因与性质、维权领袖的构成、维权者的行动策略.研究还发现,新社会阶层和离退休的老年人日渐成为维权行动的主体.地方政府利用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变换各种策略,如吸纳与协商、压制与分化、组织动员与利益补偿等,用以平息不断加剧的业主抗争行动.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区业主维权是伴随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而出现的新兴社会现象.现阶段.社区业主维权动机日渐多元,经济权益性维权、自治权利性维权、政治权利性维权相互渗透、依次递进;维权方式方法日益多样和专业,主要有行政式维权、司法式维权、技术式维权、商业式维权、职业式维权、政治参与式维权等;维权主体的组织化程度逐渐提高,个体自发式维权、群体自觉式维权及团体组织化维权层级递进,维权活动政治化趋势初显端倪.  相似文献   

4.
城市治理多元化及利益均衡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环境日益复杂,政府在处理城市事物上越来越力不从心,而同时城市其他主体拥有的资源和谈判力却在不断增加。城市管理变革的本质是城市主体间博弈均衡和利益关系协调的过程。要构建现代城市治理结构,实现城市管理的社会化,必须基于主体间利益博弈均衡的诉求,进行关键影响因子的制度创新和长效机制建设。利益最大的功效是其激励功能,要协调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博弈,首先要培育城市主体利益确认机制,其次要建立城市主体利益规范机制。而规范政府权力是实现各方博弈均衡与治理多元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论政府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不同政府之间存在交易关系和为追求综合利益的竞争关系。这些关系不能用强制力来调节 ,也不能用地方保护主义来调节 ,只能求助于市场 ,用市场的方式来解决政府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这种市场关系就构成了政府市场。政府市场的交易不是提供物质商品 ,而是提供的类似无形商品的政策和环境。政府市场之间竞争的媒介是企业和居民。  相似文献   

6.
近年,业主集体维权事件此起彼伏,从治理理论倡导的多中心秩序视角下来分析,面对利益受损以及力量的单薄,业主越来越多的盲目地采用集体维权的方式来维护权益.作者认为,加强业主组织建设,借助制度化的外部力量,实现社区治理主体之间力量的均衡是社区走向有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增长机器"是国外学者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城市发展进行政治经济分析时提出的理论模型。模型的核心观点是:地方政府与那些能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体结成联盟,并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来谋求城市经济的发展。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也逐渐形成了增长机器现象,它最显著地体现于房地产市场中。公有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财政的形成和官员寻租机会的增多,以及政绩考核机制的驱使,是我国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结成增长联盟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8.
赵书山 《南方论刊》2011,(5):20-22,7
克服国内诸多城市旧城改造过程中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发生激烈的矛盾纠纷和冲突,从指导思想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旧城拆建与功能转换的、建筑文化保护与旧城改造等关系,及实现城市功能更新,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9.
社会流动视角下群众体育发展的新特征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娜 《理论界》2009,(5):209-210
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变革,带来了社会的大规模流动,也给群众体育发展带来了新的特征和问题,使得农民工群体体育发展更加具有重要性、复杂性、灵活性以及艰巨性.要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需要将农民工群体体育工作逐步纳入城市群众体育工作体系;深化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协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创新体育运动形式,开展资源占用量少、覆盖面大的群众体育运动;加强农民工群体体育维权工作,保障其体育意志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卫生服务递送体系高端集中实质上是卫生服务需求者、卫生服务提供者与政府等多方主体之间及其各自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失衡,主要表现为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的不和谐,直接的后果是影响了公民健康权的公平保障。其克服的手段无疑是,加强政府调控,协调好相关社会主体间的利益关系,矫正卫生服务递送体系的结构失衡。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功能价值论与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一方面房产总量急剧增加 ;另一方面大量的房产被空置。这个现象一直困扰着人们。中国房地产市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发展速度 ,使得中国在短短二十余年时间里走完了西方同类市场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所走过的历程。也正因如此 ,在中国 ,建筑技术进步已经不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房地产功能更新换代需要的时间被大大压缩了。多年来 ,西方发达国家在房地产经济领域一直沿用被称为“区位圣典”的区位至上论。然而 ,在中国现实的房地产经济中 ,仅仅从区位的角度来分析房地产市场价值的变化 ,还远远不能解释这一中国独特的经济现象。从时间维度上看 ,在量和实现可能性两个方面 ,房地产功能价值的剧烈变化正十分明显地影响着房地产的市场价值。我们所提出的房地产功能价值论创新性地将房地产功能价值置于和区位价值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个新的理论模型能够为揭示和纠正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程中的诸多误区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鬼城”现象在当今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不断蔓延,广受公众诟病.由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以及出于政绩考虑放宽土地审批、出于腐败官商的需求、整体规划的缺陷、高房价使刚需人群买不起,以及投机炒房和选择投资渠道,加上金融行业的推波助澜等原因,造成“鬼城”在中国普遍出现.为此,中央政府应当强化“国五条”的执行力度,建立房产信息系统,对于目前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模式、房产税收制度、住房供应模式以及金融系统进行改革;地方政府务必改变过度依赖房地产的经济发展模式、缩小贫富差距;房产商则应对项目开发进行合理定位和科学规划.三者共同努力,才能促使我国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郭先登 《河北学刊》2006,26(6):147-150
调控房地产市场是全球性的课题,目前,在全球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的风险不断积聚之际,要密切关注中国房地产价格的高涨。为了加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应当认真实践“双八条”,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严格执行政令,完善市场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以来,黑龙江省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总体上呈现快速上涨态势。本文结合黑龙江省三线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影响房地产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详尽分析,进而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欧阳珑 《兰州学刊》2009,(10):46-48
选取Z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国房地产景气指数,上证综合指数,银行贷款,7天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数据来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关系。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发现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同时对检验结果对应的结论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业的发展由于其投入资金巨大、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性强和关系到全国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所以世界各国政府对其都相当重视,国际经济在进入21世纪的稳步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的房地产发展,通过对日本、美国、俄罗斯和新加坡等国的房地产发展和政府对房价上涨采取的相关调控政策的分析和研究,以求将一些符合市场规律的调控政策和运作思路提供给读者,希望国内相关人士在我国房地产健康和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参考和借签。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信汕头公司为案例,对房地产企业的营销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作者运用BCC矩阵分析了企业的市场集中战略,然后根据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以及市场定位等基本步骤制定出适合的营销发展战略.房地产作为服务性行业,其营销与一般制造性企业有着一定的区别.本文通过对服务产品五个层次的分析,进一步阐明了房地产企业营销战略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宣颖超  庄子银 《兰州学刊》2013,(12):132-136
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随后,地方版国五条细则纷纷出台,其中以北京版细则最为严厉.文章运用微观经济学局部均衡的研究方法,讨论这些国五条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其中着重讨论税收的影响.最后得出征收住房转让所得税、限购以及限贷效果类似,均仅能抑制房价上涨的趋势,但不能起到降低房价的作用,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供需关系,建议征收房产税.  相似文献   

19.
总体上看,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难尽人意。其原因错综复杂,但房地产市场主体的预期行为的负面影响也是致因之一。市场主体的预期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的预期有助于宏观政策效果的发挥;反之,不合理、不稳定的预期将在一定程度上冲抵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同时,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和政府本身的可信性和可行性又将影响市场主体的预期行为。因此,要想有效调控我国的房地产业、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务必要对房地产市场主体预期行为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和管理,以稳定市场预期,并提高调控政策本身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开始的房地产"新政",坚持住房市场化的方向,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落实在民生与住房的消费性上,加大中低位价住宅的建设等.此次"新政"的理论基础是住房政策的公共性,房地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新政"的最主要效应是使房价回归理性,以消费市场为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