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位代表!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请大会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已经发给各位代表。我受中共中央的委托,作一些说明。二十年前,一九五四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曾经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一九五四年宪法,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用根本大法的形式,总结了历史经验,巩固了我国人民的胜利成果,为全国人民规定了一条清楚的明确的前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经过四个月来全国各族人民的热烈讨论,即将提交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这样,这部崭新的根本大法的正式公布施行,已经指日可待。它的光荣诞生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这次的宪法修改草案,继承和发展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的原则精神和主要内容,又吸收了此后两部宪法中至今仍然适用的内容。同时,根据我国当前政治经济的形势和发展的前景,又作了许多新的规定。这部宪法修改草案,是在我们党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之后,在正确方针的指导下修改拟定的。它总结了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  相似文献   

3.
今年四月公布的《宪法修改草案》,对我国国体和政体作了明确、详尽的规定。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精神,正确汲取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建设的经验教训,集中反映了几年来国家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及其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使我国国体更加符合阶级关系的现状,政体更加适应国体的性质,比《共同纲领》和前三部宪法都有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宪法的类型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产生的。所以,世界上的宪法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1787年《美国宪法》、1791年《法国宪法》,是最早的资本主义宪法。1918年的《苏俄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于1954年。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宪法同前三部宪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后我国制定了四部宪法,即最近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颁布的新宪法和以前的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对新宪法和以前的三部宪法作一番比较研究,将有助于总结我国制宪工作的历史经验,有利于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发展的进程,有利于加深理解新宪法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6.
政权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人民总是用宪法把自己取得的革命胜利成果记载下来,并且在宪法中确认已经建立起来的国家政权,规定政权的性质。现在,宪法修改草案又对我国的政权性质作了明确规定与解释说明。对这些规定政权性质的宪法规范作一番历史的考察,将有助于了解我国政权性质的发展变化,有利于总结我国政权建设的经验教训,更有助于加深对宪法修改草案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已经交付全民讨论,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宪法修改草案》特别提出了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问题。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们在学习中的一些理解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下简称《修改草案》)的公布并交付全国人民讨论,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修改草案》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总结了我国长期的历史经验,记载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和国家生活民主化,以及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等重大进展,反映了全国人民继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毛泽东同志说“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九六三页)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否完善,就要看它是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是在毛泽东亲自主持下起草和颁布的。五四宪法开创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新纪元,其所形成的法统为后来的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所继承。但是,由于毛泽东对五四宪法的实施重视不够,这就使五四宪法对中国社会没有起到应有的规范作用,当然也为中国的宪政民主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一)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公布、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下称《草案》),不仅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放到国家机构之前,更加突出了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而且同以前的三部宪法相比,公民权利的范围扩大了,内容丰富了,形式也比较完善了。这表明我国的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斐然的成就。尤其是在宪法领域,自1982年宪法颁布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宪法相应地进行了4次修订。应该说,我国的宪法文本为我国的社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然而,宪法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最早诞生于英国,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则是美国1787宪法。我国虽然从晚清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以来也先后有14部宪法(包括草案)出台,包括新中国颁布的4部,  相似文献   

12.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以下简称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内容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这部宪法虽经多次修改,但一直实行到现在,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一部宪法。资产阶级的分权与制衡原则,是美国宪法所确认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一般资本主义国家所仿效,成为迄今仍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宪法原则。我国学术理论界在如何评价美国宪法这一基本原则上,至今观点不一,众说纷纭。本文试图对美国宪法的分权与制衡原则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3.
保持宪法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修宪前期工程的启动程序中 ,学术界对明年的修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这就涉及到宪法的适应性与稳定性的理论思考。通过对适应性和稳定性这两大宪法的特性的分析 ,再结合我国建国以来历次宪法适应性和稳定性的纵向了解 ,我们可知 ,在当前我们需要的是一部同客观实际相一致的真实的宪法。这次修宪的适应性显而易见 ,并且也不会影响到其稳定性。如“三个代表”、财产权等内容应当在这次修宪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4.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合乎国情,顺乎民意,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部宪法的通过和实施,对于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于各族人民的安居乐业,对于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于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证。因此,新宪法的诞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建国以来,我们先后制定过四部宪法,新宪法是其中最好的一部。在前三部宪法中,  相似文献   

15.
一部宪法如要获得生命,便不能离开其实效性的彰显,宪法的权威也必然需要通过实效性显现出来.宪法解释程序作为发挥宪法权威的机制是彰显宪法实效性的必然途径,也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步骤.宪法解释程序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宪法解释的含义进行明确,其次需要讨论宪法解释的功能,再次讨论宪法解释的模式,最后讨论宪法解释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宪法修改草案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这是关于宗教信仰问题的纲领性规定。这里删去了1975年和1978年两部宪法中关于有“不信仰宗教、宣传无神论的自由”这句话。有人认为,把后半句删去了,是否意味着我们今后不能或不必宣传无神论了?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17.
方庭 《云梦学刊》2001,22(4):52-55
我国知识分子的宪法地位从民主革命时期开始,以1937年<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条款为标志,1954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宪法的诞生,正式确立了知识分子的宪法地位;反右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分子的宪法地位名存实亡;1978年的宪法,恢复了知识分子的地位,但仍然将其列在工农联盟之外的统战对象.1982年的宪法,知识分子被列入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依靠力量之一,与工人和农民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宪法对中国而言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从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到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华民国宪法》,几十年间,宪法随着政府的更迭在中国大地上如走马灯般变换。这些宪法都或多或少地结合了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同时,宪法的交替也反映了宪政在中国发展的某种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一、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宪法的优越性 现行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好的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它是我国一百多年来宪政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以国家目的与任务的历史演进的宏观视角看,现代国家历经警察国家、夜警国家、社会国家三种形态变迁。环境国家是社会国家在环境领域的重要体现,亦具有规制国家和福利国家二元面向。各国宪法对于环境国家,有的诉诸环境权,经由“基本权利—国家任务”的逻辑予以确认;有的采取基本国策规范的表述,直接规定国家的环境保护义务。1978年《宪法》开启我国的环境国家建设;2018年《宪法》修正,将美丽中国入宪,其统合既有环境宪法规范体系,打造中国版环境国家。在“美丽中国”统领下,我国已经形成“根本任务规范—纲领性规范—规则性规范”的结构合理、效力差序的环境宪法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