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上海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行业得到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不畅、市场化程度不高、政策供给与政策需求对接性较差、人才供给和需求结构匹配性不高等问题,建议进一步理顺服务业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设计、降低服务业行业准入门槛、加快服务业政策实施落地和培育服务业发展增长极等.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现代服务业”是我国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概念,和“传统服务业”相对。它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传统服务业经过信息化、现代化演变之后而出现的具有高附加值、高层次和知识型的产业。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发展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发展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是一个顺次发展的过程,因此大力发展服务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现代服务业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结构得以优化,在全省GDP和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增强。李建国书记在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指出,“把繁荣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增强功能、优化结构,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现阶段,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重点培育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介服务业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服务、沟通、监督、鉴定、公证等功能,为生产者、经营者、其他组织和人民生活或上述四者之间牵线搭桥提供社会性、技术性、执行性进行有偿服务的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所构成的行业。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中介服务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各类中介机构在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证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衢江区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新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全区服务业保持了两位数的稳定增长,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也从2000年的28.2%发展到2005年的32.1%。从2006年上半年衢江区首次服务业统计调查情况来看,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亿元,其中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49亿元,增长11.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1.5%,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3.63亿元,增长39.6%,总量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已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税源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台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一)总体发展态势良好。随着台州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规模也不断发展壮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带动服务业增长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底,台州现代服务业法人单位4889家,占全市服务业法人单位数的27.0%;从业人员15.27万人,占全部服务业从业人员的46.1%;企业资产总量达到2056亿元,占全部服务业的75.7%。  相似文献   

7.
严洁 《浙江统计》2013,(12):46-47
摘要:近年来快递服务行业高度发展,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品牌聚集度较高。但企业运营中存在运营成本高昂、人员变动频繁,以及融资、配送、税负变动等诸多问题,必须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政府把握宏观方向,企业关注行业自身,上下结合、多管齐下以促进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郑懿 《浙江统计》2009,(3):45-46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结构落后、竞争力差等问题。目前福建省已进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如何做好产业选择,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快福建省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9.
2011年四川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省非农就业的比重达到57.4%,其税收占全省税收的比重也达到55.9%,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客观必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服务业是国际上通行的产业分类概念,但是理论界至今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服务业定义。一般来说,在具体的行业构成上,服务业十分接近服务业,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服务业。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基本上将“服务业”等同于“服务业”。服务业占经济总量比重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识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普查看中国服务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殷凤  陈宪 《统计研究》2007,24(10):26-33
 摘  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后,国家统计局对GDP数据进行了重大修正。在2004年2.3万亿元的修正量中,服务业增加值的修正量为2.13万亿元,占总修正量的9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修正前的31.9%上升到修正后的40.7%。而服务业就业人数却较统计年鉴数据减少了7592万人,降幅达33%。各地区生产总值与结构的变化改变了各省、市、自治区的原有排名,反映出一些新的情况。本文对经济普查后中国GDP总量、结构和速度的修订、地区生产总量及结构变化、服务业就业人员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数据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并对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国际比较 。  相似文献   

12.
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在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故对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对陕西省工业发展的影响明显,影响程度达18%,溢出效应为2.2%,但与中国发达地区相比却差距较大。鉴此,提出针对陕西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魏锋  曹中 《统计研究》2007,24(2):44-46
 摘  要:本文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  相似文献   

14.
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试图对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一定量分析。为此,首先将国内部门分为信息产业与非信息产业两大部门,并以这两部门的生产函数为基础,推导出最终的计量模型,然后根据湖北省的有关数据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综合的边际产出贡献很高,从而说明对信息产业应继续加大投入,引导和扶持信息产业的发展,以促进整个湖北省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第三产业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业效应是第三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一方面,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可以促进就业;另一方面,又可通过就业的扩大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发展第三产业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文章在分析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第三产业发展中的劳动就业贡献率及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1991-2004浙江、上海和中国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制造业占全国份额、产业部门增长率等方法分析了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在全国的基本情况,提出并验证了反映区域主导产业演进特征和过程的主导产业倒U型演进假说。结合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实际,确定了作为浙江当前产业发展重点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提出了浙江省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规划发展。浙江当前制造业发展的具体战略是“外引内孵”、“东扩西进”,注重择商引资,加强自主创新,实现区域产业的合理升级和转移。  相似文献   

17.
多视角下无偿服务核算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谷彬 《统计研究》2007,24(5):17-20
本文对SNA未包括无偿服务的传统核算方式提出质疑,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其核算的价值和意义,得出应将无偿服务核算纳入SNA的结论,从而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以陕西省10大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C-D生产函数法、聚类分析法、DEA差额变数法、关联分析法等方法,利用DEAP VERSION 2.1、EVIEWS等软件,对陕西省制造业的物流特征、物流中间需求、物流效率、物流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及贡献、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相互联动现状和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制约陕西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瓶颈因素,找到推动二者快速联动发展的突破口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增强科技、经济竞争力,提高综合实力的主要措施。以现代产业理论和统计理论为依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陕西省经济发展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实证结论表明: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而经济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直接影响了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增长。因此,为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完善高技术产业发展机制,乃陕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中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动的关系密切,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推动经济不断增长。改革开放后,陕西经济迅速发展,但各地发展并不平衡,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分析陕西各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