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吉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相互关联的程度。一、数据的使用与研究方法本文所使用的基础数据,来自于《2002年吉林省投入产出表》和《2007年吉林省投入产出表》。根据这两个流量表,重组成19×19的投入产出表。据  相似文献   

2.
马春文  武赫 《统计与决策》2012,(23):139-142
人口红利理论对理解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以吉林省为案例检验了这一理论的适用性。首先对吉林省建国以来的人口结构进行分析,以社会抚养比为指标对吉林省人口红利状况进行判断,并利用人口增长预测(CPPS)软件对吉林省人口红利进行预测。以1993~2011年数据为基础,构建VAR模型分析人口红利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了吉林省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且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滑动灰色关联分析,并对吉林省和其它各省GDP进行滑动灰色关联度的比较分析。最后通过得出的GDP发展趋势数据可为吉林省经济的发展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使用吉林省1978—2011年数据,分两个阶段来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产业增长格局分析,得出: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产业格局由1978—1994年一、二产主导转变为1995—2011年二、三产业主导;二、三产业增长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第三产业贡献率最大;但三次产业间发展的协调性在下降;深入分析产业供给弹性得出,第二产业弹性在下降,其发展正遇到瓶颈。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了吉林省城调队1997 年有关城镇居民消费情况的数据,运用线性支出系统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完善居民消费结构的建议、主张  相似文献   

6.
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关注科技成果产出、科技成果传播推广和科技成果与农业实际生产的结合,在这一研究视角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第二次中国农业普查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对吉林省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水平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吉林省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长处和短板。  相似文献   

7.
一、变量与数据本文采用1978-2004年的吉林省样本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数据来源于《吉林统计年鉴2005》。变量选取年度指标:城乡居民储蓄(SAV)、固定资产投资(INV)及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了得到比较平稳的数据,使其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对上述时间序列分别取自然对数,记为LSAV、LINV及LGDP。  相似文献   

8.
刘晓东 《统计与决策》2016,(23):136-140
文章引进了一种奇异谱(SSA)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于吉林省地方经济增长率、吉林省财政科技投入和财政教育投入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吉林省财政科技投入具有3.62年的循环周期,吉林省财政教育投入具有5.32年的循环周期.文章还利用互谱分析研究了吉林省科教投入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发现吉林省财政科技投入领先于地方生产总值1.96年,财政教育投入滞后于地方生产总值0.55年,并对吉林省的科教投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工业化发展进程、现状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工业化发展进程、现状及战略选择吉林省统计局张建华纵观吉林省工业的发展,既有顺利发展的一面,也有摸索前进中的严重挫折及不景气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吉林省工业化大跨步地推进。一、吉林省工业化发展进程1恢复战争破坏的工业,迅速...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重工业基地,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变的因素分析与模型设计,目的在于揭示影响产业结构转变的内在因素,针对吉林省产业结构现存的问题,提出调整思路,以实现吉林省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郝枫 《统计研究》2021,38(7):112-126
“财富-福利等式”表明国民财富与社会福利具有理论等价关系,是评估发展可持续性的最优指示器。我国国民财富研究相对滞后,总量测度与结构分析都亟待深化。本文基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范式,依据国情优化关键参数的设定,改进了我国国民财富与分类资本估算,并剖析了省际国民财富结构以识别其演进模式。研究发现:由于资源禀赋与发展阶段有别,省际国民财富结构差异显著;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国民财富结构先由自然资本主导转向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主导,进而转变为人力资本主导,最终迈入社会资本主导。各地区应结合自身禀赋与发展阶段做好“投资组合管理”,以此来提升国民财富并优化其结构从而改善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统计学在20世纪的开拓性应用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作为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重要工具,统计学在众多领域里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统计学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已渐渐显现出来。为了使统计学在20世纪所取得的进展及其重要性能为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并促进中国统计学的发展,对其在社会经济、自然科学以及生物医学等相关重要领域中的开拓性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概述。这些应用一方面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向统计学提出了许多新的方法和应用上的挑战,为今后统计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而,对这些应用的回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e development of statistics and statistical organization as we know it today, in fact, did not grow in India overnight. It took more than a century to graduate to its present form but its history goes as far back as 300 BC, thus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present in detail in this short article. However, an attempt will be made to study the statistical development in ancient India and throught to the 19th century.  相似文献   

14.
我国R&D状况的区域比较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R&D)活动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 ,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 ,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R&D)活动在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 ,已为我国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史实所证明。然而 ,我国R&D活动的总体水平不高 ,R&D活动在研究领域、活动地域上发展不平衡 ,阻滞并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鉴于此 ,本文通过将R&D活动置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大系统中 ,对 2 0 0 0年…  相似文献   

15.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影响因素是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采用自组织数据挖掘方法,客观、自动地筛选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寻求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电子银行交易额增长率、产品规划、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发展是电子银行业务的主要影响因素。前一期的电子银行交易额增长率和产品规划对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较大。网络营销对电子银行业务影响的持续时间较长,其与产品规划的交互作用的影响较大。电子商务通过与前期电子银行业务增长率的交互作用对电子银行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熵值法构建城市民生发展指数,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方法首次从空间和结构两个视角考察我国城市民生发展的差异大小及来源,并运用关系数据分析范式研究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我国城市民生发展水平持续向好,但2010年之后民生发展不均衡现象显著;民生发展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其中东部和中部区域间差异贡献最大,东部区域内差异贡献显著高于中部、西部地区;社会发展差异和生态建设差异是民生发展差异的主要结构来源;人民生活差异、科技创新差异对民生发展差异的影响均从东向西依次减弱,社会发展差异的作用则依次增强,生态建设差异的影响在中部地区最为突出,经济发展差异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较弱;人民生活差异、科技创新差异上升是导致2010年之后民生发展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丰富了城市民生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案,为揭示我国城市民生发展差异状况、探索协同提升对策提供了重要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主成分分析在我国区域经济梯度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数据统计和SPSS计算机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我国30个省份及地区的经济梯度状况进行评分、划类和排序,比较客观地阐述了我国区域经济大致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各地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谭英平 《统计研究》2007,24(11):29-33
 摘  要:自1996年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受到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因此,研究中国钢铁工业近些年的发展轨迹,探寻产业内部特征与经济外部环境对我国钢铁工业供给与需求的影响结构,对于我国乃至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前景均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总结分析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尝试运用适当的统计、计量经济方法与模型,对中国钢铁工业的供需机制展开定量研究,改进和弥补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得出了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价值的结论 。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自直辖以来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数理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越 《统计教育》2008,(9):30-35
服务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表现,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认清重庆市目前服务业发展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五项衡量区域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指标,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力求客观地评价重庆市服务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促进重庆市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斌 《统计教育》2003,(2):31-32
发展旅游经济是加快安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安徽旅游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应抓住机遇,采取有力措施,以期促进安徽旅游经济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