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社会心理的结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社会心理的结构、地位和作用邓福庆社会心理不仅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且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之一。社会心理学侧重研究个体或群体在相互交往中的具体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则把社会心理纳入社会意识,注重研究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  相似文献   

2.
马广海 《文史哲》2001,(4):55-60
社会文化现象的心理根源、心理现象的社会文化决定、群体心理问题以及个性与群体或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精神分析理论中蕴涵的四大社会心理学论题。它们集中反映了精神分析社会学关注的主要领域及其方法论立场。对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社会心理学论题的梳理和概括,不仅可以系统地总结精神分析学派对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贡献。而且,通过考察精神分析社会心理学的人文主义立场还能够给当代社会心理学以方法论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 从社会心理学这一学科的根本性质上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科学。我们认为,这样理解社会心理学,首先符合形成这一学科的客观事实;其次,能够较全面地概括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另外,有助于把握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联系。一形成社会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客观事实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就是任何社会现象或社会过程的发生与发展中都有它心理方面的问题。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一定要与他人形成各种各  相似文献   

4.
本文一方面从多个学科关于文化对社会心理具有影响或塑造作用的论述出发,论证了社会心理的文化特性;另一方面,本文批判性地分析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意识形态色彩,论证了西方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文化价值偏差。据此,本文提出了在我国开展民族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敏  聂长久 《学术论坛》2007,(4):180-183
莫斯科维奇所提出的社会表征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与社会认同理论、话语分析理论并列为欧洲社会心理学三大重要成果。文章阐述了社会表征理论的内涵与特点,深入探讨了社会表征与集体表征的关系,分析了社会表征理论对本体论还原主义的批判,揭示了社会表征理论的根本目标是构建“思考社会”的心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心态:概念辨析及其操作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心态"是近几十年在我国学术界使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概念,然而,在多数文献中却缺少对其内涵的明确界定.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传统看,社会心态属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与特定的社会运行状况或重大的社会变迁过程相联系的.在一定时期内广泛地存在于各类社会群体内的情绪、情感、社会认知、行为意向和价值取向的总和.它属于社会心理的动态构成部分.社会心态测量的基本纬度包括社会情绪、社会认知、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7.
范和生  李三辉 《理论界》2014,(4):183-185
20世纪后期以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生活网络化的进程,促使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信息社会或网络社会基本形成。新媒体不仅引发了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的多元化变革,还带来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深刻变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它重构着个人与社会的作用方式、个体与群体的互动方式和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考察社会认同研究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中的流动,揭示认同问题在现代性条件下的逐渐凸显。认同问题从最初的哲学层面上的思辨思考,进展到社会心理学层面对个体心理状态、以及群体心理的描绘与解释,再到社会学层面对社会精神状态的衡量与判断,是一个递进深入的过程,也表明现代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同时对意义共同性的需求。如今,在中国社会快速转型之时,传统文化同样面临着社会认同的重构问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心理与网络舆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加强高校舆情的引导与应对处置,切实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文章分析了社会心理与网络舆情的关系,梳理了社会心理学视野下高校网络舆情产生的因素,提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的措施,为高校应对网络舆情事件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社会认同是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与焦点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生活进程的不断快速发展,中国社会成员的社会认同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迁,正因为此,社会心理学中有关社会认同的研究视角实现了从个体向群体乃至社会的不断转向。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流动、城市移民、弱势群体地位等问题,都可以通过社会认同的观点进行研究。社会认同理论对于我们研究社会认同特别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促进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尤其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积极有效的互动,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认同的机制分析来验证和增补社会认同理论,将推动中国社会心理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问题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尔斯将社会问题界定为"公众论题"而非"个人困扰"的观点已经被社会学界广泛接受,它也是社会问题"公共性"的重要根据,而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则表现为其突出的"群体抗争"和"团体诉求"的特点。"社会问题自然史观"研究了社会问题从产生、发展到解决的过程,它将社会问题与公共政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在"公共性"的共同本质下实现了二者的联接和整合。  相似文献   

12.
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教学秩序,需要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学生中一些极端事件或群体事件的发生,往往源于学生中的负面社会心理。分析和研究大学生负面心理的产生和特点,采取适当措施防微杜渐,是保证高校安全稳定教学秩序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群体心理是舆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相关群体心理理论的回顾和梳理,分析舆情产生的群体心理机制,从而借鉴群体心理理论对舆情问题进行研究,在舆情处理过程中遵循群体心理规律以疏导舆情。  相似文献   

14.
社会心理学在进行本土化的过程中,要解除挑战,破除诸多误识,实现更深入的发展,唯有直面现实,认真解决问题。深刻理解本土化的目的及意义;正确处理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与西方已有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方法论为中心;注重对本土文化的研究;注重揭示深层次心理;要构建成熟的本土社会心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运用群体心理功能,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是在群体中进行的 ,良好的群体环境有利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研究大学生群体心理的特点 ,利用群体心理 ,有利于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本文分析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 ,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社会文化心理与维护社会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必须要以社会心理学视角来认识社会稳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为社会稳定奠定思想基础;要更新思想观念,为社会稳定提供文化认同;要调适文化心理,为社会稳定建构良好的心理基础;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农村反贫困社会心理支持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燕 《兰州学刊》2005,(1):226-228
贫困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已经不断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在我国,尤其是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关乎我国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反贫困过程中,越来越凸显了人的主体性作用,即人的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本文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探寻当前我国农村反贫困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以期对广大农村贫困群体重塑健康、成熟的社会心理,从而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传播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受到社会心理学的深刻影响。社会心理学不仅为传播学提供了最基础的学科知识,而且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还贯彻到了传播学的许多具体研究之中。就两学科的关系而言,社会心理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学科,而传播学则是以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具体科学  相似文献   

19.
燃放烟花爆竹的民族文化心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如鉴 《兰州学刊》2007,(4):83-84,82
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习俗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基础,一纸禁令无法取缔它.文章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一习俗的三个主要民族文化心理基础,指出只有开发出新的能够满足这些民族文化心理的文化元素才能替代烟花爆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与现代城市生活秩序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心理学中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它的哲学基础是后现代主义,而产生它的内在原因则是一些社会心理学家对现代社会心理学的不满。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基本观点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还远没有也不可能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主流,但它应当可以成为建构社会心理学大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