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绪杰 《理论界》2009,(8):146-147
在英国中世纪晚期社会经济转型中,圈地运动引人瞩目,它在当时英国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圈地运动从中世纪中期开始,一直持续至19世纪.早期圈地运动主要是由于人口增加引起需求扩大,对土地造成压力,进而引起物价上涨,促使人们有效利用土地,增加农产品产量和经济收益.16世纪圈地规模并不大,但主要发生在人口密集的中部地区,受到当时人们普遍关注,社会反应强烈.在圈地过程中,敞田制在部分地区受到冲击,租佃农场制初步兴起.  相似文献   

2.
英国圈地运动的进程,与人口因素不无关系,突出地体现在人口对土地所造成的压力的大小上。在英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期,圈地的进程相对迅速;而在人口数量迅速增加的时期,圈地的进程则往往趋缓,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圈地后土地的用途。14世纪黑死病及其他疾疫使英国人口数量锐减,圈地运动迅速发展,圈地数量相对较大。16世纪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圈地的速度趋缓,圈地的规模有限,圈地数量也相对较少,但反对圈地的呼声和运动却最为高涨。17世纪以后向海外持续移民及工业化的发展又加速了圈地运动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在沿用以往对基督教的宽容政策的基础上,以"辑和民教"为基本出发点,对基督教政策作了部分调整.这些政策变通多少弥补了传统基督教政策的不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本质和清政府的妥协态度,这种修修补补的应对之策不可能给清政府带来真正的"辑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清初顺治年间,满汉民族矛盾曾经一度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由于清政府强制推行民族高压政策引起的。诸如剃发、易服、圈地、投充、逃人等政策,都严重地侵犯了广大汉族人民(包括一部分汉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因而引起了比较广泛的反抗。汉族大学士陈明夏曾说:“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表明剃发、易服是引起天下不太平的重要原因。然而,与剃发、易服相比,圈地、投充、逃人等法令,对汉族人民身家性命的危害则更大。下面仅就顺治年间和康熙初年逃人法的演变略作分析,以便从中了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消长情况。  相似文献   

5.
周积明  胡曦 《学术月刊》2012,(2):140-147
清末十年,革命派、立宪派与清政府三大势力角逐于中国政治舞台。革命派与立宪派相互冲突抵牾,又从革命与立宪两个方面左右夹击清政府。清政府欲避免革命,则不得不立宪,遂与立宪派有相呼应之势。但清政府之立宪,昧于大势,反应迟钝,且力图在政治变革中最大限度地维护既得利益,立宪派于失望中日益分化、倒戈,清政府成为制造革命党的大工场。在此格局中,每一方的动作,都对其他两方造成影响,三方形成冲突与博弈的复杂关系。大致说来,革命党的每一激烈举措,必然推动立宪主义向前推进一步。而凡是清政府对于立宪消极应付,立宪主义遇阻,革命主义则必然前进一步。最后打破三方博弈格局,使历史天平倒向革命一方的,既不是革命风潮,也不是立宪派,而是清政府自身。辛亥年(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不过是易千年之帝制以共和的历史因果长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而"辛亥革命"一词中的"革命"二字,也应从"改革"、"变革"的含义上去理解更为贴切。  相似文献   

6.
中外各方如何认识和因应革命,是辛亥革命研究值得拓展与深化的重要问题。辛亥广州起义尽管未能实现起义目标,却在清政府、广东当局及地方社会、中外舆论多个层面引起系列反应,不仅为清政府、广东当局的政治改革"造因",而且冲击了广东新出台的税收与金融措施。尤为关键的是,中外舆论逐渐对"文明的革命"给予肯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对清政府的失望,这为武昌起义后的新局面奠定了舆论基调。  相似文献   

7.
赵圣涛 《兰州学刊》2010,(8):195-197
乾隆后期,河南自然灾害频仍,清政府采取了蠲免、蠲缓、缓征等赈灾措施,缓解了灾民的生存压力。为进一步有效地防灾减灾,清政府在河南大力推广番薯种植,成效显著,对地方经济结构与民众生产生活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岳鹏星 《北方论丛》2018,(2):102-110
铁路厘金是晚清时期厘金制度的新样态之一,沪宁铁路厘金成为该时期铁路厘金的典型案例。沪宁铁路厘金伴随着沪宁铁路的修筑过程而发生,商货运输方式的不同,使得依附于水卡的原有厘金税政受到了扰动,进而逼迫主政者思考铁路厘金问题。其中,英国势力的参与使得该问题的处理变得更加复杂。围绕沪宁铁路厘金问题,中央与地方、清政府与外国势力之间相互交织,最终通过磋议、协商、博弈,建构了沪宁铁路厘金的实态。沪宁铁路厘金产生之后,影响了沪宁铁路自身的运营实效,成为清政府的弊政之一。  相似文献   

9.
乾隆后期,河南自然灾害频仍,清政府采取了蠲免、蠲缓、缓征等赈灾措施,缓解了灾民的生存压力.为进一步有效地防灾减灾,清政府在河南大力推广番薯种植,成效显著,对地方经济结构与民众生产生活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杨长年 《理论界》2006,(7):210-211
为保证清末禁烟的顺利进行,清政府有意识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动民众的参与热情。在官方政策的激励下,民间蕴藏已久的禁烟热情迅速得到释放,组织禁烟会社、从事戒烟宣传、并且赠药医施,凡有利于禁烟的举措皆不遗余力的实行之。这种官督民辅、官民合作的禁烟模式有力的保证了清末禁烟运动的顺利进行。然而,随着运动的深入,这种官民同心同德的禁烟局面却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在是否废除鸦片条约,争取恢复禁烟主权这一问题上清政府与民间禁烟会社之间产生了严重分歧,也正是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使清政府在禁烟初期所凝聚的民心迅速流失,为清政府的大势所去添上了又一个注脚。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许多大镇、强镇,这些镇不仅在人口规模、财政收入和产业规模上与中等城市齐平,而且城镇所在地也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成了繁荣的城市。但是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由于受镇级行政体制的束缚,"鱼长大了,鱼塘变小了",遭遇了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功能薄弱、带动能力不足、管理权限不相适应等诸多矛盾①,突出表现在:"责大事多"、"权小钱少"、"功能薄弱"。镇委镇政府在户籍管理、行政司法、土地要素、财税分  相似文献   

12.
明弘治间韩国学者崔溥《漂海录》记载其时绍兴府城其阛阓之繁,人物之盛,三倍于宁波,颇与今人感受和统计数字悬隔;关系绍兴文化在明清时代大发展的绍兴府境人口的兴衰,向亦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在参考和审慎解读人口史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占有历史文献指出,明末绍兴府总人口很可能已达600万,与当今绍兴全市人口加上旧属绍兴的余姚、萧山人口规模总和不相上下,保守估计也达460万,今之绍兴市范围1990年的人口在明末已具备七八成;清代盛极而衰之前,绍兴府的人口总量遥居全省第一,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人口压力最大、最紧张的一个地区,今之绍兴市范围在鸦片战争爆发时人口已达430万,太平天国武装进入浙江前更多达478万,创造了迄今没有再现的绍兴人口最高纪录;绍兴文化在明清时期获得大发展,绍兴也在明清时期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人才摇篮,作为绍兴文化创造主体的绍兴人才之盛堪称登峰造极,有士比鲫鱼多之誉,由庞大人口规模所带来的人口红利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分析之方便和统计口径上的一致 ,本文所指的青藏高原包括青海、西藏全境及四川阿坝与甘孜州、甘肃之甘南州、云南之迪庆州等相互毗连的地区。这与严格地理意义上的概念不尽相同。(一 )人口特征人口是决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困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为人口的数量规模、增长速度、结构特点、素质状况等都直接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效果 ,影响着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1、人口数量。青藏高原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 ,人口规模较小、增长速度快 ,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导致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压力较大。该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 2…  相似文献   

14.
死亡损害赔偿中民众"同命同价"的法心理,并非仅是一种朴素的良好愿望,亦非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种不理性的社会需求,其具有价值观念的崇高性与实践理性的正当性。民众"同命同价"的法心理与学术界对之的批判,是法律专业化与制度技术化之结果与表现。我国现行死亡损害赔偿制度事实上观照了"同命同价"法心理,民众与学术界对"同命同价"之分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化解,应建立新型的死亡损害赔偿制度以更好地观照民众"同命同价"法心理,促进法秩序的妥当形成。  相似文献   

15.
从三个方面求证鲁迅的早年精神求索--寻找民魂的历程.在中西历史文化的比较中,查证"民魂"丢失的根本所在;认证"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的"立人"、"立国"的启蒙思想,为此,必须恢复"民之信",使民众发其"内曜";在"摩罗诗人"与民众的关系中,确定恢复"民魂"的前提条件.这样,将鲁迅早期的理论主张就定格在"民众"立场上.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3,(9):92-106
北宋中期,由于统治者的腐败,"三冗"消费过度,加上天灾危害、赋役苛重和战争破坏,致使生产衰退和国家财政出现危机。宋廷为摆脱财政困难,不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结果引起了私钱泛滥、货币贬值,物价高涨和社会不安。宋廷为革除弊政,推行"庆历新政",但因守旧派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新政终于失败,通货膨胀无从克服,宋朝国势贫弱成为定局。  相似文献   

17.
清政府在新政期间一度事功显著,却在辛亥革命中以离奇的速度败亡。通过深入考察,我们不难发现晚清国家机器的运作存在着致命的硬伤,其中尤以与生俱来且积重难返八旗弊政、泛滥成灾的权力寻租活动和对外债的过度依赖三个问题最为严重。清政府在改革中不敢正视和及时有效治理这些病根,甚至饮鸩止渴地抱残守缺。这注定新政带来的只是回光返照式的虚假繁荣,并最终由于措施失当而动摇了原先维持政局平衡的各种微妙关系,加快了自身垮台。  相似文献   

18.
"开山抚番"是晚清政府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制定的保疆御外、开发台湾的重要政策。嘉道以来,为更好地开发和治理台湾,闽台地方官多次奏请调整"封禁"政策,清廷虽有所考虑,但未下定决心废除禁令。1874年日本侵台后,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巩固台防并将"番民"纳入政府管辖的急迫性,因而命沈葆桢、潘霨等人探索台湾"开禁""抚番"之策。在中日议和、日军撤台后,清政府命沈葆桢等人妥议善后之策。沈葆桢在总结入山开路、招抚"生番"等备战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多方参考意见,终写成《台湾善后事宜折》,揭开了"开山抚番"运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前爆发的抵制美货运动,体现出一系列不同于此前民众运动的新趋向。其突出表现,一是迅速达到前所未有的普及程度与高涨声势;二是在运动中倡行不依赖政府而专恃民气,并对清政府乃至封建专制予以批评和谴责;三是从"野蛮的排外"转变为"文明的排外",受到海内外舆论肯定。但是,抵制美货运动也仍然存在传统民众运动所具有的若干缺陷:如缺乏统一领导运动的组织机构,具有明显的分散性与自发性特点;参与者目标不一致,行动不统一,导致运动不能持久进行,最终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中,尊男卑女似乎是主流社会强烈主张的一个基本遗传因子.然而,这种意识形态上的积极作为恰恰反映出在占人口比重最大的底层民众中存在着一种与之相对抗的涌动暗流,以战国中期民本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为最.在孟子思想的主要裁体<孟子>文本中,孟子"重"妇、"厚"母、"别"妻、"亲"女、"先"寡的女性伦理思想是其最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