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世界华文微篇小说在21世纪初的发展指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朝文 《学术研究》2002,(10):110-113
微篇小说是华文文学的一种代表性文体。各国华文微篇小说在彼此不平衡的发展格局中汇入了振兴华文文学的大潮。本文对世界华文微篇小说在21世纪初的发展提出六个发展的指向。1.拓展创作题材的范围。2.探索自觉、成熟而“正宗”化的微篇小说文体。3.创作思潮、创作方法上兼融并蓄。4.中西合壁的表现手法。5 .语言表现注重言外之旨、象外之神。6.作家的艺术素质与知识构成 ,生活派与学院派相融合  相似文献   

2.
最近,河南省文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筹)在郑州召开了创作方法讨论会。与会同志贯彻“双百”方针,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一、关于创作方法质的规定性。有三种意见,一部分人指出创作方法属于一种创作精神、原则、思潮:一部分人认为它属于表现手法和艺术手段,还有人主张它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个统一体。不能把创作方法分成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二、创作方法与世界观的关系。多数人坚持创作方法与世界观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创作方法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世界观对创作方法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也有人对此提  相似文献   

3.
杨献珍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论述了文艺与哲学的辩证关系,强调要把审美创作方法奠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基础之上,批评了把创作方法看成是单纯表现手法,把表现手法看成是纯粹技术问题的观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强调创作主体必须深入参加社会实践,正确处理审美创造中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反对“绝对自由”的美学观和文艺创作中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倾向;要求正确把握审美创造主体的美学素养和创造技法的辩证关系,强调要提高美学修养、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坚持审美创造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以此作为文化工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用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等等,从而形成了他比较系统的实践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诗经》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反映沉重的徭役、兵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沉重的负担,反映爱情以及讽刺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诗歌对唐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在艺术上的成就很高,它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以及在语言上的运用都对唐诗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在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少作家对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意识流"表现手法、"荒诞派"表现手法以及"黑色幽默"表现手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实绩。对其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及寻找作家们进行艺术探索的原因,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杨献珍的实践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林  杨直 《江汉论坛》2004,1(7):42-44
杨献珍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论述了文艺与哲学的辩证关系,强调要把审美创作方法奠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基础之上,批评了把创作方法看成是单纯表现手法,把表现手法看成是纯粹技术问题的观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强调创作主体必须深入参加社会实践,正确处理审美创造中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反对"绝对自由"的美学观和文艺创作中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倾向;要求正确把握审美创造主体的美学素养和创造技法的辩证关系,强调要提高美学修养、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坚持审美创造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以此作为文化工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用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等等,从而形成了他比较系统的实践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论创作个性     
人们对创作个性有许多不同的见解,除了“风格就是个性”外,还有这样两种流行的观点:“创作个性,就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体现的艺术家审美感受和艺术造型的特殊性的综合”;“创作个性,是在创作实践中体现的作家世界观,特别是其中的审美观和艺术情趣修养、生活经验、形象思维、创作方法等一系列特点的总和”。但我认为,创作个性首先是一种能力——作家以独特的审美方式把握和反映生活的能力。它象徽号一样标志着作家的才气、学识、生活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力。科瓦廖夫在《文艺创作心理学》中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和心理学是在创作过程的全部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谈文学风格     
每个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都不能离开一定的创作方法,这正象每个作家进行创作不能离开生活一样。但创作方法究竟是有限的,而古今中外的作家是难以数计的。那么,会不会由于许多作家采用了同一种创作方法,他们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就失去了独创性,而成为千篇一律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在文学发展过程中,除了在许多作家之间存在有创作方法的共同规律性之外,在不同的作家中间还存在个体差异性,还存在文学风格的规律性。也正由于这样,不同的文学家表现出不同的文学风格。文苑中也才呈现出千姿百态、各放异彩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9.
<正> 有明一代,冯惟敏散曲不惟思想成就最高,艺术成就也最高。冯惟敏以他的辉煌之作,无可争辩地夺得了散曲史上的头等地位,令人心服地被称作一代散曲的第一大作手。杰出的现实主义曲作冯惟敏散曲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原因是他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的创作原则,自然首先应该体现在作品的内容上,但现实主义又毕竟是作家进行创作时所采用的根本方法。具体地说,首先,现实主义作家在努力观察和剖析现实生活时,必须特别重视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并以此揭示生活的本质。其次,便是作家在对生活进行广泛概括时,必须塑造典型形象。根据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最近,学术界就鲁迅《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展开了争论。多数人依照传统认为《狂人日记》是现实主义作品,只有少数人认为这篇小说是浪漫主义作品。我的意见同意后者。下面试从作品的三个主要艺术特征——象征、理想和激情入手,对它的创作方法进行探讨。《狂人日记》的基本表现手法是象征。这种手法不仅表现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还贯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具体分析了王蒙一组小说在结构、主题、人物、语言运用,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征,认为作家的艺术开拓,在深入发掘人物精神世界、努力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前提下,广泛地借鉴、利用、改造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浪漫主义以及其他文学流派的表现手法,表现了博采众长的气魄和独辟蹊径的革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作家的世界观对创作方法起着指导与制约的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没有能动作用?古典作家的世界观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间有没有矛盾?一些同志认为承认二者之间有矛盾就是修正主义观点。我则认为在肯定世界观对创作方法起指导与制约作用的前提下,应该承认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能动作用,古典作家的世界观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间,存在着矛盾的关系。在文艺史上确实有世界观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矛盾关系,有很多现实主义战胜了作家思想上的偏见的生动事例。对这些事例,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早已进行过科学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在茅盾的小说创作中,除了作为主体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外,还博采众家之长,择取一切有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为揭示主题,塑造人物服务,其中最为显著的是象征主义。过去,人们对茅盾散文创作中的象征手法给予了注意和肯定,而对小说创作中的象征手法却很少涉及。  相似文献   

14.
作家的语言风格是指文艺作家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艺术特色。文艺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是语言的艺术。研究作家的语言风格,尤其研究作家语言风格的形成,不仅对指导文艺创作,培养好的语言风格,而且对提高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都是有帮助的。因为只有把握了这一作家的语言风格,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其作品的内容,它所反映的广阔的生活图景和思想风貌,以至于得到美的享受。 我们听说的作家语言风格,不同于语体风格,也不同于文风。作家的语言风格乃是作家的创作特色,是作家特有的和惯用的语言表现手法。任何一个伟大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作家的语言风格就是由作家运用语言材料时所体  相似文献   

15.
福特·马多克斯·福特是20世纪初对小说创作进行革新的作家之一,倡导在小说中运用印象主义的表现手法.福特的代表作<好兵>集中体现了其小说必须展示印象的创作理念及其印象主义创作方法.叙述主体的主观道德印象主义、跳跃式的时间转移、色与光的视觉效应,这些印象主义创作技巧的运用,不仅使<好兵>具有丰富的现代主义意味,也是小说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余华的新作《第七天》中呈现出一种面目新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细读文本后,从小说叙事层面分析,《第七天》丰富了中国当代小说叙事的样貌,拓展了小说"怎样写"的新路径,又一次呈现出小说写法新的可能性的操作示范。从内容上看,作家承续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学对国民性批判的启蒙传统,以直面生活的道德勇气和艺术才华叙写当下中国转型期的生活真实,描绘出另一种现实主义风貌的时代画面。  相似文献   

17.
虽然社会主义文艺每一次重大论争都牵涉到创作方法问题,但创作方法本身的概念内涵却日益模糊不清。传统的观点将创作方法当作“创作原则”的同义语,而有些学者又将它或界定为“艺术地认识和表现生活的方法”,或“塑造形象的原则和方法”,或“创作态度”,或“艺术倾向”。概念的分歧使人产生创作方法范畴是否科学的怀疑,甚至有人主张取消这个容易引起混乱的名词。现在国内外美学界普遍意识到创作方法范畴的特殊复杂性。这是标明艺术家创作经验体系的整体性范畴,其中包含以审美原则为核心的创作态度、倾向、风格、手法一  相似文献   

18.
一、对经典定义的反思 历史上任何一种创作方法,莫不是社会思潮、创作主体、艺术手法及风格流派等因子的综合产物。不过,社会主义时代的创作方法,还有一个特点,即带有一定的指令性。一九三四年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接受斯大林的指令性提议,正式规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苏联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大家知道这个具有法律效能的经典定义就是: 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但是,谁也没有料到,这个以欢呼声、鼓掌声所通过的经典性定义,在一九五四年召开的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上,竟遭到西蒙诺夫的猛烈抨击:它“明确规定的第二句是不确  相似文献   

19.
执着的追求鲜明的个性──郭保林散文创作简论石兴泽任何作家都以自己突出的创作方法引人瞩目。郭保林在新时期散文艺术格局中的显赫地位,也是由其创作个性决定的。下面就其突出个性作些粗略的分析。作家的创作个性,首先是题材选择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题材的独...  相似文献   

20.
元嘉时期,七言诗的成熟与文体的自觉与融合密切相关.此时的作家如鲍照等,充分借鉴赋体文学、五言诗,以及民间歌谣等艺术形式的创作方法及技巧,并融入了个人的创作因子,从而成功的改造了七言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