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深圳流动育龄妇女生育子女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利用“深圳市龙岗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状况”调查数据,设计了4个模型,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生育子女数、初婚初育、初婚二孩生育和初婚三孩生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早婚和多育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它和生育意愿有一定的关联。生育意愿对生育行为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它对三孩生育的影响最强。经济收入水平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很复杂,收入水平提高产生的短期效果可能是促进生育率增长。  相似文献   

2.
已婚青壮年的生育动机和生育需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计划生育就是有计划地生育子女,它是人类为了使自身实行有计划的发展,根据固有资源和生产发展,对自己的生育行为进行控制和调节的措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指出,驱使人产生生育行为的原因是很多的,但究其原始动力,则是人的生育需要,这正象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任何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出于自己的需要”。人的生育需要是对客观现实需求的反映,它在主观上通常以生育动机的形式为人们所体验,而作为激励人们产生生育行为的直接动力的生育动机,又常常以生育意愿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人的生育行为可表达为“生育需要——生育动机(意愿)——生育行为”这一简单模式。  相似文献   

3.
对新型生育文化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义 《南方人口》2003,18(1):23-28
新型生育文化是一种与传统生育文化既有联系又有根本区别的现代生育文化 ,它的效应的产生和发挥对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本文对我国新型生育文化效应发挥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实证研究 ,主要涉及到新型生育文化效应的指标设置、运用、问卷调查分析以及促进效应有效发挥的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4.
背景 国际社会对于生育健康的广泛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避孕措施的知情选择。避孕措施的知情选择是西方国家提出的生育健康项目与传统的计划生育项目的一个主要区别,是夫妇的生育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表明夫妇有权利和能够对避孕措施进行选择,而计划生育部门应保证夫妇能够得到各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避孕措施的知情选择在我国的实践已经开始,它展示了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种新的方向。那么避孕措施的知情选择的意义是什么?在我国开展试点的状况与效果如何?对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思路的调整有何启示?本刊特组织此次论坛,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就以上问题发表见解,共同探讨未来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 引言 家庭生命历程研究是对家庭的产生、发展、分裂及解体过程的研究,同时也是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它能将家庭生育、养育、分裂及养老等现象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生育是以家庭形式表现出来的行为,尽管夫妇结婚是家庭生命的开始,但家  相似文献   

6.
<正> 平均生育年龄是描述某一妇女人群生育年龄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研究妇女生育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建国以来,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妇女的平均生育年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析研究这一变化过程的基本情况和规律,完整、系统地描述它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于今后研究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及制定人口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妇女平均生育年龄因受婚姻状况、社会经济因素、文化、生育意愿、生育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各个时期的妇女平均生育年龄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妇女平均生育年龄可以分胎次进行研究。这样,便于了解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妇女各胎次平均生育年龄的变化规律,并且可以加深对妇女不分胎次计算的平均生育年龄运动规律的认识。本文试从1982年全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机器汇总资料,对我国妇女1960——1981年各胎次及不分胎次计算的平均生育年龄的动态变化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总和生育率是衡量生育水平最重要的生育指标之一,它排除了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和育龄妇女年龄结构的影响,较准确地反映了真实生育水平。然而,尽管它排除了若干因素对生育水平的影响,仍然受到婚姻水平的影响,也就是说,总和生育率受到婚姻和生育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这样,总和生育率这个指标仍然不能完全反映生育水平的变化。当人们对不同时间或不同地区的总和生育率进行比较分析时,往往不能直接看出生育水平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分析了国内外低生育理论和预期理论之后 ,提出了低生育理性预期理论 ,认为它能够和人口学理论的主流相结合 ,解释我国的低生育状况的原因。我国人口政策的发展与完善 ,人口发展战略的制定 ,都要重视这个理论。  相似文献   

9.
所谓计划生育,就是有计划地生育子女,它是人类为了使自身实现有计划地发展,根据现有资源和生产发展,对自己的生育行为进行控制和调节的措施。自七十年代起,计划生育已在全世界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近些年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人口自六十年代起迅速猛长的趋势已经初步得到有效的控制。事实证明,计划生育是一项利国益民的战略任务,也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与各个部门都有广泛联  相似文献   

10.
<正>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摆在我们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知道,人们的行为总是受其心理支配的;生育行为也不例外,它受人们生育愿望的支配。有了某种生育愿望,就有可能产生某种生育行为。正因为如此,了解生育愿望的含意及其特征,了解它的产生和改变,了解它与生育行为的联系,无疑对计划生育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李萍 《南方人口》2010,25(3):14-19
生育行为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生育行为的转变折射着整个社会的变迁。人类生育行为是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的生物基础,带有情感性和功利性。改变人们多生多育的生育行为需要利益的诱导和刺激,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是一种利益诱导,不同于法律和正式的制度安排,它能间接调控人的生育行为,由政府提供物质、非物质利益,激励、诱导人们产生内生性力量,主动约束再生育行为。奖励政策必须有足够的利益驱动,具备足够的驱动力,才能引导人们的改变生育行为。  相似文献   

12.
在人口模型中,人口的生育模式是一个很难确定的量,尤其在人口预测中,对生育的预测必须要找到一种能够描绘未来人口生育过程的生育模式。在近年的人口模型和人口预测方法中,很多人采用了数学上的Г—分布,作为描述人口生育模式变动的数学曲线,有人认为该曲线能够用来代替实际人口的生育模式,也有人认为它不能代替。那么Г—分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函数,它是否能用于描述人口的生育模式,下面我们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对生育观转变的标志的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育观及其转变有确定的内涵,生育观的转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动态过程,它包括:生育动机的转变,生育主体范围的转变,生育观转变方式的转变和生育文化环境的转变四个子过程的转变。上述四要素的转变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其转变形成的四个临界点共同构成了判断生育观转变的综合尺度。以上述单一要素在量变阶段某一个时点发生的转变作为生育观转变的标志,是有失客观、理性的;生育行为方式的转变,仅部分程度上反应生育动机的转变,它具有表面性和不稳定性。笔者建议把它作为判断生育观转变的辅助参数,而非标志来使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不断完善对时期生育率的测量指标中,人口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基于对生育行为各个方面进行控制的生育率指标,以便获得更为准确的生育水平度量。对生育率的数量成分和进度成分的分解,使得我们对时期生育率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针对递进生育率和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的缺陷,澳大利亚学者提出了内在总和生育率的指标,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它能更准确测量生育率的数量效应和进度效应。内在总和生育率是对生育的年龄、胎次和间隔同时进行控制的生育率指标,反映的是生育行为内在稳定的生育水平。本文对这一方法进行介绍,并利用我国1988年2‰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数据,说明该指标的构建和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5.
生育目的的含义及其对生育选择的影响生育目的反映了人们的生育动机和生育期望需求,构成生育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目标选择,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因此,这是深层次的基础性的生育文化现象。生育观是生育文化的核心内容,而生育目的则是生育观、价值观在"生"和"育"两个过程中的集中体现。它制约着与生育相关的各个环节文化现象的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就生育文化系统内部来说,生育目的在生育观中又处于核心和基础地位。我们将生育目的界定为:人类为了繁  相似文献   

16.
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成本收益研究——来自江苏省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江苏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调查结果,研究符合二孩生育政策妇女的生育行为、生育计划和生育观念,主要从妇女的角度分析生育威本和生育收益,并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重点分析生育成本对妇女生育计划的影响.研究发现,育龄妇女大多认为满足精神需求是最重要的生育理由,而第二个孩子的养育成本是主要考虑因素.在控制了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地、户口性质、婚姻状况、生育观念等特征后,生育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对妇女生育二孩的计划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农民生育观的现状所谓农民生育观就是农民生育的内在动力和自发要求。它的状况如何对当前计划生育工作影响很大。为了开创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必须了解农民生育观的实际情况,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措施,逐步改造,使其适应我国的国情,以减少计划生育工作的阻力,逐步达到两种生产同步发展的目的。怀着这个目的,我们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地区的莱芜县、淮坊地区的诸城县和烟台地  相似文献   

18.
总和生育率作为衡量生育水平的综合指标,由于它抽象了年龄结构的影响,在人口再生产的分析中,起特殊重要作用。但对这一指标的认识,还有很大分歧,一说它是“评价计划生育工作成绩的最直接、最贴切的指标”;一说它“不能说明平均一个妇女一辈子生育的子女数……,更不能据以评价一个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进行的好差”。因此,阐明总和生育率指标的性质,分析影响它变动的各种因素,把握在普遍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情况下,总和生育率的发展趋势,评价这个指标在计划生育指标体系中的作用,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预测未来人口多数采用由宋健、于景元(1985)等从Lotka模型和Leslie模型发展出的总和生育率控制模型。这个方程是反映生育过程的一个宏观模型,可以对中国人口的发展过程给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其特点是把总和生育率作为控制变量,从而达到对不同生育进行仿真测算。但若要考察妇女在生育每一胎次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就必须将人口生育过程做更细致的描述。 胎次生育分析早在40年代就被一些人口学者所重视。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统计数据,以后几十年很少有  相似文献   

20.
生育文化概念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育文化是人口文化的一部分 ,它本身又分为内涵生育文化和外延生育文化。内涵生育文化是指从受孕至出生后婴儿期的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又分为六类 :观念生育文化、科技生育文化、规范生育文化、信息生育文化、行为生育文化、组织生育文化。外延生育文化 ,即内涵生育文化之外 ,而对生育观产生影响的文化现象 ,诸如婚姻文化、妇女文化、养老文化、养育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等等 ,它是一个开放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