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旨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工程.它对于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近年来湖北农村社区发展的实例可见,目前农村社区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发展,应通过建立健全农村社区领导、协调机构和组织机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强社区成员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等方法,逐步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速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和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2.
法治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不仅有助于加强我国法治建设的社会基础,而且农村法治建设本身就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形成和建立我国的法的理论和法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就内涵而言,“新农村”是以现行宪法制度为前提,以宪法所致力于构建的宪法秩序为基础的社会状态,并且这种社会状态应该是以法律为主要治理模式所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涉及农民主体地位、农村经济、农村治理、农村文化建设、农村社会保障、政府职能转变等六个方面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和体现了包括农村妇女在内的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一次把中国的改革聚焦到农村。农村妇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妇女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农村妇女发展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反映着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和程度。探讨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农村妇女的进步与发展,分析农村妇女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对于促进农村妇女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期所刊发的一组笔谈文章,主要从性别制度、性别平等、农村妇女主体地位、农村妇女社会角色、留守妇女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我们期待更多的学者关注农村妇女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策献力。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形成符合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规律的有效路径。本文主要从科学规划、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培育新型农民和创新农民组织体系等四个方面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路径进行了理论和操作层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工商企业带动农村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6.
李友松 《中南论坛》2007,2(1):64-6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素质,要有科学的、合理的规划,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和乡风文明建设,解决好农民工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必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才流失”问题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新农村建设需要有高素质的农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涌向城市,由此导致了农村“人才流失”,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解决农村人才匮乏问题迫在眉睫。必须从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优化农村的创业环境入手,解决农村“人才流失”问题,同时还要通过教育、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等措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三年来,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一号文件,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其中一些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需要研讨,为此,本刊组织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笔谈。张淑敏认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政府必须拿出更多的投入,采取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李长健、张锋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村社会利益的协调问题,而利益的协调必须依托一定的社会组织。传统的村民自治组织的功能机制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必须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功能发挥的利益机制,通过村民自治组织的参与机制、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来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刘展宏认为,“三农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国家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同时,消除对城乡关系认识中的一些误区,强调城乡统筹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杨风认为,表面看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相互矛盾,但从深层来看,由于两者的宗旨和目的都是为解决中国长期以来积重难返的“三农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两者之间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9.
试论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年来,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一号文件,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其中一些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需要研讨,为此,本刊组织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笔谈。张淑敏认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政府必须拿出更多的投入,采取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李长健、张锋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村社会利益的协调问题,而利益的协调必须依托一定的社会组织。传统的村民自治组织的功能机制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必须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功能发挥的利益机制,通过村民自治组织的参与机制、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来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刘展宏认为,“三农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国家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同时,消除对城乡关系认识中的一些误区,强调城乡统筹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杨风认为,表面看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相互矛盾,但从深层来看,由于两者的宗旨和目的都是为解决中国长期以来积重难返的“三农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两者之间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农村地区已进入老龄社会且农村人口老龄化已较过去明显加快。这种状况对湖南农村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深刻的影响。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了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等问题,因此,必须建立一个以社会保障为主体的健康老龄社会,以建设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相似文献   

11.
上海郊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等等;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带来不少新问题等等。地方政府在郊区建设中既发挥了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郊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在新郊区建设中的作用,就应当对地方政府职能进行定位,并选择实现政府职能的合适途径与手段。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农村现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缓慢的症结和原因。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 ,从优化农业结构 ,提高农产品质量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建立有利于农民增收的产业体系和利益机制等方面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本文利用调查所得资料,定量描述了广西Y县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农户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状况,探讨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偏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偏大使得当前的"民主管理"和"农民主体性"在低收入层农户中得不到充分实现;影响了农民个体素质的发展;导致部分群众产生不满情绪;甚至可能引起农村社会的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4.
增加农民收入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业发展的变化 ,农村多余劳动力到哪里去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已成为解决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本文遵循城乡一体化思想 ,从短期和长远的观点出发 ,对此提出了应当综合采取的重点措施是 :提高大中小城市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 ;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 ;发展乡镇企业以增加农民分享产后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利润 ;加速培育农民经济组织以提高农村的组织化程度 ;加大科技成果推广的速度和规模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增收的素质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增强基层干部带领农民致富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念的提出是党中央和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新思路,拓展新途径,贯彻新原则,以城乡统筹为关键,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全面贯彻以工哺农政策,大力促进农民创业,发挥农村党员的作用,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文章基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实证分析了1978~2008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起负向作用,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能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水平。故应从加大政策性银行支农和增加乡镇企业贷款额度的角度着手,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与农民增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文章从经济学、现代营销理论及现代供应链理论入手,分析西部地区农产品供应链的形式及其成本构成、利益分配特征,探讨在农产品方面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指出农民增收关键是农产品的价值实现问题,并就如何实现农产品价值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深入调研宁波市北仑区农民增收的现状和特点,进一步分析影响北仑农民增收的几个制约因素,提出化解矛盾、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形势下培育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育和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而农村消费需求无疑具有巨大的潜力。由于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市场发育不健全、消费环境不好等原因,制约了农村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在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要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消费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转变农民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等途径培育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分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其推广过程中所产生的绩效,阐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种有效方式,充分肯定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