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从心理学角度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单词的记忆过程是一个科学的记忆过程.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重现和回忆.根据信息论的观点,人的记忆是一个信息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识记是信息输入和编码的过程;保持是储存的过程;重现和回忆即是信息的提取过程.遗忘,是英语单词记忆中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什么是遗忘?遗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不遗忘.?本文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寻到了科学的依据.总之,本文从心理学角度,结合记忆理论探讨了英语单词的科学记忆方法,为英语学习者记忆英语单词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听力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大热点,但多数研究围绕听力材料的理解展开,本文从记忆角度入手,探讨信息接受过程中感官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特征,结合听力过程的信息接受特点,提出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加强三类记忆以提高听力的策略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记忆随着识记后时间的延长,识记率下降。本文主要阐述在记忆过程中,记忆材料的位置和记忆材料的数量对记忆效果的影响,以及音乐和学习方式对记忆的帮助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奇鸟行状录》是村上春树首次直面历史记忆的长篇小说,作家在历史记忆构建的过程中,运用隐喻的手法不动声色地将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集合起来。“拧发条鸟”象征了历史记忆的回溯,“猫”暗示了个体记忆缺失与记忆复位的过程,“井底之水”的隐喻表现了记忆的失而复得,“痣”隐喻了记忆的代际间传递与疗愈。作者通过隐喻唤醒了尘封的记忆,展现了历史责任和社会担当。  相似文献   

5.
记忆规律与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词汇的记忆法则是建立在记忆心理和记忆规律基础上的,它与词汇学习中的编码过程有密切关系,而编码的过程也正是应用词汇学习策略的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训练学生对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中精加工策略的运用,培养他们的元认知能力,使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6.
当代记忆研究与中枢执行机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认知心理学开辟了记忆研究的新领域 :工作记忆、内隐记忆、前瞻性记忆、记忆歪曲 ,其研究成果突破了记忆模型的传统理论。我们系统地考察了近 2 0年来当代记忆研究方法的演变和实验的主要成果 ,分析了神经心理学在记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 ,中枢执行机能与记忆活动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预示人类记忆理论的重新整合要建立在中枢执行机能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社会记忆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必要的系统工程,本文论述了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分析了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过程中的缺陷,对档案部门参与社会记忆建构能力的培育提出了思考,建议转变和完善档案工作,构建完整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8.
社会记忆的生产与再生产可分为唤起、重构、固化和刻写四个阶段。时空属性是社会记忆的基本属性之一,伴随社会记忆产生、转换和消失的整个过程;不同的时空秩序决定了社会记忆的不同存在方式。社会记忆的政治之维包含两个内核:(1)社会记忆是一种话语权,这是社会记忆的静态内核;(2)社会记忆表现为一种权力博弈过程,这是社会记忆的动态内核。在政治哲学语境下,社会记忆的实质就是记忆的不同权力主体通过对话语的掌控在整个政治社会领域中的博弈;它不仅促进了社会从理念到事实本身的变迁,同时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于一些易混淆的词、词组及语法现象总是记不住,或是在记忆的过程中张冠李戴,导致记忆效果下降,影响学习成绩。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尝试寻找记忆智慧,来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记忆。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种记忆诀窍。  相似文献   

10.
外语学习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特殊的认知过程。人们掌握外语和运用外语的能力都是通过学习过程习得的,而这一学习过程与认知心理学密切相关。文章运用语言的心理机制理论,试从记忆的功能和记忆的结构两个角度深入论述外语学习过程中的记忆,以期改进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上的技巧和策略,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外语水平。  相似文献   

11.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市场波动过程具有显著的长期记忆性。为帮助投资者规避和控制风险,有必要探讨我国证券市场创新品种——认股权证——市场波动过程的长期记忆性。对宝钢JTB15分钟高频收益和波动序列的长期记忆性进行参数和半参数估计,其结果表明:宝钢JTB1的收益序列长期记忆性程度比较小,而波动序列则存在显著的长期记忆性。  相似文献   

12.
记忆研究以其独特的时空属性、文化张力和社会关怀,成为21世纪国际人文社科多个领域的关注要点。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和人文地理等学科对记忆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推动了文化记忆理论的深化与应用实践。但我国对这一理念的具体讨论、应用及反思仍然呈现出相对宽泛、离散的状态。现有研究表明,在记忆生成的意义空间中,文化记忆或作为本质性问题出现在回溯原点,或作为建构性力量作用于过程,或以具象符号凝聚于终点,关于文化记忆的研究是一个意义凝聚、生成并解构的循环阐释过程。我国文化记忆研究总体呈现出跨学科互动的研究态势,并随着新的时代现象和社会问题的产生逐渐扩大其研究领域。未来可以在研究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继续拓展,并逐步实现本土文化传统记忆理论的深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长时工作记忆 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短时工作记忆与长时工作记忆的区别在于,短时工作记忆的容纳、接受能力是有限的 ;而长时工作记忆是专家可在其专业研究范围内得到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语篇理解可视 为一种专业化的技能,其过程是读者根据文字材料描写的内容以及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建立 对阅读内容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分析长时工作记忆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是指在理解期间注重 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并能快速、准确地进行信息提取和存储。在语篇理解中,潜在语义分 析(latent semantic analysis,缩写为LSA)是通过分析词与词之间,词与段以及段与段之 间的关系来激活分析者已有的知识的一种关于知识表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话语交际过程中的指称理解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过程,是人们理解话语意义的关键步骤之一,在整个话语交际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根据Ariel的可及性理论,英语指称词语具有可及性标示语等级的差异,不同的指称词语标示了所指称对象的心理表征在受众记忆中的可及性。人类的记忆系统和认知特点决定了人类对指称选择的认知加工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指称确认的4个认知语用因素以及它们在指称构建和解读过程中各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ICSS方法为基础,使用参数和半参数估计方法研究了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圳成分指数波动过程的变结构与长期记忆性的相关关系,对中国股市日间收益波动方差序列的长期记忆性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发现中国股市日间收益波动的方差序列存在显著的长期记忆性,并且在剔除了变结构的因素之后,其波动无断点的方差序列仍然存在长期记忆性,但程度有所减弱。研究结果表明,未被考虑的体制变化是长期记忆性的影响因素,但不能解释全部的长期记忆性。  相似文献   

16.
美国当代作家安妮·普鲁的长篇小说《船讯》讲述了一个纽约"三流记者"奎尔的心路历程。奎尔的生活中充满失败,在经历父母双亡、妻子背叛的苦难之后,他携女儿和姑妈一起回到祖居地纽芬兰,从此开始了逐渐发现自我进而建构自我的艰苦历程。以小说中的绳结意象为线索,能够揭示出主人公通过空间移位重返家园,并借助对记忆的开启、述说、解脱获得自我主体认同的内在主题。  相似文献   

17.
历史记忆在拾回与传述的过程中充满了发挥、想象与建构,透过并不真实的历史记忆可以窥见隐藏在其中的族群历史文化片段。中国图瓦人的射箭比赛仪式记忆充满了矛盾表述,显示了历史记忆在拾回和传述过程中的“工具性”以及“超级精英”的影响。在现实“夸耀”的需要下,射箭比赛仪式已经成为中国图瓦人族群文化的展演载体,也自然成为划分与他族群界线的衡量尺度。  相似文献   

18.
口译记忆认知与记忆策略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译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必须经过语言信息的接收、解码、记忆、编码和再表达等一系列认知处理环节。记忆是口译活动的核心环节,也是制约和困扰口译活动的主要"瓶颈"。口译信息的处理涉及几个不同层次记忆系统的参与,其中,短时记忆是信息处理的关键。为了摆脱口译记忆的困境,译员可采取语义记忆、形象记忆、组合编码等多种途径来减轻记忆负荷,提高信息的加工和贮存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大学生的认知过程看大学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中的认知过程是指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本质上看就是认知过程,因此大学教学方法应该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相一致,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