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房价上涨,是因为‘丈母娘’需求。”——顾云昌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在成都参加“中国地产金融年会2009区域巡回峰会”时,对房价上涨的原因做出这样独到的“剖析”。而大多数网友认为这番“怪论”是为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开脱的利益话语,遮蔽了房价上涨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中以2003-2009年广州房地产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广州市房价快速上涨的原因,并总结了房价上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上至中央、下至社会都认为房价上涨是炒房和投机者的功劳,从来没想过供给严重不足的原因。有名的大嘴开发商任志强,在针对本轮楼市新政发表的万言书中如此评论房价上涨的真正原因。楼市供给真相究竟如何?本报收集整理了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近三年来的土地供给计划。商品房用地未增加  相似文献   

4.
数字     
2.72%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统计,3月份全国36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集中成交价比去年同期上涨7.63%,涨幅比上月下降2.72%;环比由2月份上涨1.61%转为下降0.77%。存量房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8.53%,涨幅也比上月下降2.07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专家认为,从3月份的房价走势看,国家针对房价过快上涨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仅从这一个月的房价变化还很难确定房价较大幅快速上涨的势头是否得到遏制,今后房价走势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房价在短期或者中期内会是上涨的,将来可能面临下降的压力。"近日,在主题为"楼市泡沫与房价调控"的"天籁之音巅峰对话"圆桌论坛上,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明表示,人口结构是影响中国房价走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到2015年,中国房价或将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6.
上涨预期依然强烈 中国房地产已走过疯狂上涨的2009年。尽管岁末年初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频频出台,但依然难以遏制住房价上涨的势头。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环比皆上涨,且自去年6月房价同比涨幅转正以来,已连续8个月上涨。唯一能让持币待购者聊以自慰的是,1月房价环比涨幅微微比去年12月降了0.2%,可以说国家的宏观调控稍稍起了点作用。  相似文献   

7.
住房是商品,必须要保持适度的供求比例,特别要防止供小于求。目前大部分地区供小于求。房价就要上涨,问题出在土地供应滞后,重要原因是城市地租分配,农民所得太少。住房是资产,具有保值增值功能,可用来消费和投资,这就要求银行利率不能是负利率,负利率就是鼓励大家去买房。从而推动房价上涨。  相似文献   

8.
"深圳房价涨不动了,上一轮房价上涨维持了四年,这一轮房价上涨连一年都维持不了,还是在如此大量投放货币的情况下,看来房价是要蹦了。"为房价苦恼的一个人,忽然现在这么说。还有一个人在网上发贴也说:"为着前几个月没有抄到底,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中小城市房价增幅过快,一些小城市房价增幅甚至超过大城市,一些中小城市房屋均价已逼近5年前一些大城市。在大城市房价受到社会强烈关注、上涨势头受到抑制之后,一些开发商和炒房人转战中小城市,助推中小城市房价持续上涨。  相似文献   

10.
德国的房价近年来一直不高,每平方米均价在1000至2000欧元。在1977年至今的三十多年中,德国的平均房价仅上涨60%,而同期个人名义收入额已经增长了三倍;在过去十年里,德国物价平均每年涨幅2%,而房价每年仅上涨1%,扣除掉物价因素,德国的房价实际上是处于下跌状态。  相似文献   

11.
叶檀 《中外书摘》2009,(12):28-30
房价上涨是经济复苏的罪魁 房地产市场回暖对经济复苏起到打击作用? 郎咸平先生在深圳演讲提出,房价上涨是银行资金大量流入虚拟经济的结果,无法解决中国经济两大顽疾:产能过剩与居民消费不足。  相似文献   

12.
刘子莉 《安家》2006,(6):122-123
2006年房价上涨的速度可能不亚于刘翔的110米跨栏的速度,也正是在大家都找不出其真正根源之所在时,土地又被抓壮丁,承担起了社会舆论中房价上涨的最为主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2004中国(四川)第二届房地产形势报告会上,几位经济学家均对房地产整体性过热、存在泡沫的说法予以否定。与会一些专家和房地产业内人士均表示,我国房价继续上涨不可避免。可以说,这是从央行加息以来,第一次有组织地否定房地产存在泡沫和公开鼓吹我国房价将会继续上涨的论调。笔者对一直鼓吹房价上涨不可避免论者进行了分析。大概有这样一些人:一是房屋中介组织和人员。一次,笔者路过某个房屋中介所,看到里面人头攒动,顺便进去看热闹。一个经纪人正在滔滔不绝地宣扬房价将会继续上涨,现在不买房,将来就买不起。买房是最好的保值增值,比钱存银行好几百倍,使听者中没房的马上就想买,有房的, 还想再买一套。二是房地产开发商。这类人员的关于房价上涨不可避免论已经屡屡见诸于报端。三是一些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极力鼓吹房价上涨不可避免论,或许出于对市场情况的真实分析而得出的结论,也不否认,存在替某个阶层代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对地产商们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房价涨了,而最不开心的是土地价格也涨了.不少的地产商对上涨最快的上海房价"耿耿于怀",有北京地产商就干脆说:"上海的房价涨成这样,同样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北京的房价没道理不涨."有人认为,房价上升的原因是供不应求.而未来房价能否平衡,关键看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供应量.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说,如果不改变现行的土地政策,预计明年可能出现土地饥荒,房屋供应量如果不能像预期那样大量增加,房价还要继续增长,而且幅度还会很高.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住宅市场仍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状态,住宅市场上投资需求偏大。而供需缺口正是促使房价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根据我们的实证研究,供需缺口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系数为76.04%,也就是供需缺口如果增加100万平方米,那么全国住宅均价就要上涨76元/平方米。  相似文献   

16.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一年收入即使增加个10%左右,也只能增加千把块钱收入。但房价上涨可不一样,如果每平方米也上涨10%的话,那就意味着每套房子要多支出数万元。在很多人的眼里,买不起房的根本原因似乎是收入增长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然而,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却透露出另一种相反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会议指出,自2010年4月份《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印发后,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为巩固和扩大调控成  相似文献   

18.
房价问题是当今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高位房价的背后是经济、文化、政策的综合效应。中央政府政策、地方性法规需要在抑制房价上涨、房市过热上发挥更有力的效用。本文着重从市场、舆论、地方性政策等方面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9.
综述 市场拟进犹退,房价缓慢上涨,成效缺乏力道 据中房上海指数办公室最新调查显示,刚刚过去的2008年4月,上海房地产在春季行情中徘徊,拟进犹退,房价指数继续在高位运行且缓慢上涨,买卖人气不旺,成交缺乏力道,环比和同比收缩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抑制房价与"房奴"幻想 如今"住房难"已成为造成民生困苦的"三座大山"之一.网民们几乎异口同声指责"住房难"难在房价太高.2005年可谓"房价抑制年",突出表现在对北京、上海飞涨的房价予以重点整治.2006年,紧随"国六条"出台,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发改委、监察部等九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一些人期待的"暴风骤雨"并没从天而降,专家们普遍认为《意见》是对中国楼市的"温和调控",因为"抑制房价上涨过快"并不等同于"抑制房价正常上涨",中央稳定房价的路径选择是"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