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歧义和结构     
《中国语文》1981年第2期刊登了朱德熙先生《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以下简称《句法歧义》)一文。这篇文章运用现代语言学的一些方法探讨汉语语法上的歧义句产生的原因,用符号代表语法词类,描写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已有的《诗经》逸诗辑佚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包括《诗经》逸诗的概念界定、从唐宋至今的《诗经》逸诗的辑佚研究及《诗经》逸诗相关的研究三个方面,以期呈现《诗经》逸诗辑佚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诗经》和后代的诗歌有一点不同,它中间写到大量上天赐福、天子诸侯封赏的事情,用了很多双宾语句,其中有些由于诗歌体裁的限制,在用词和构造上与先秦散文不同。有些话语散文中照例是不用双宾语表达的,而《诗经》为求句子凝缩,改用双宾语。加之诗歌多一意化为三叠,为了避免文字重复,分别换用意思相关的动词,固而一些散文中不带双宾语的动词,出现在《诗经》双宾语中。散文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的位置是固定的,但诗歌出于押韵或修辞的要求,可以将两者位置颠倒。《诗经》内部《国风》和《雅》《颂》的双宾语也有区别。《国风》中几乎没有天降福祉、贵族赏赐之类的情况,而代之的男女赠送礼物传达情意,则又主要以其他句型表现,所以双宾语很少。  相似文献   

4.
"唐宋八大家"的称谓出自明代茅坤编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其选本盛行于明中叶及有清一代。"唐宋八大家"选本被经典化是在宋、元以来散文选本和散文批评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演进而成的。南宋吕祖谦编选的《古文关键》已见"八家"端倪,元代陈绎曾《古文谱》中的古文理论促进了"唐宋八大家"选本的产生。"唐宋八大家"文章的编选过程,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5.
谈唐人小说的人物描写刘英魁唐传奇是我国古代用散文写成的艺术价值颇高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要比欧洲的散文小说早了七、八百年,在我国文学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彩。尤其是在人物描写上取得的成就更为显著。中国古代的《诗经》、《楚辞》、《汉赋》及《汉乐府》,虽然它们都...  相似文献   

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文学史就是从《诗经》开讲的;同样,研究汉语发展史,也是从《诗经》开始的。汉语古音的研究,主要的材料是《诗经》和谐声字。在语言方面,《诗经》创造的写景状物、抒情、颂扬、讽刺等语言已达到较高的境地,并且创造了丰富的形容词。在修辞上,《诗经》开创了赋、比、兴手法(?)在语法上创造了许多语气词(?)我们可以从《诗  相似文献   

7.
1 从提取主干到全面分析 1.1《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是在《暂拟汉语教学语系统》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讨论《提要》析句法的改革和创新,不能不从《暂拟系统》的析句法谈起。《暂拟系统》分析句法结构,用的是主干成分分析法,只是于“六大成分”之外添加个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  相似文献   

8.
《诗经》在编订传习过程中发生过一些简次错乱的问题,《大雅·卷阿》就是由于错简将原来的两首诗误合成了一首诗。考察诗的描写内容、句法形式、叠咏特征、人物身份的不同,援引《诗经》内证,纠正《卷阿》的错简,恢复《诗经》文本之原貌。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一种强势的文体。诗歌从《诗经》、《楚辞》开始即形成了单纯的抒情风格。汉代以后,《诗经》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诗歌的文体强势,建立在民族语言的基础之上。各种文体之中,独有诗歌将汉字形、义、音的美发挥到了极致。诗歌以其语言美的优势侵入到散文,酝酿出赋和骈文两种半诗半文的文体,其实质是文学对语言美的追求。唐代的传奇是史传和诗歌双重影响下的产物。唐宋以后,诗歌已穷极变化。宋元的理学、明清的八股,小说和戏曲自身文体意识的觉醒,削弱了诗歌的强势地位。古代美学的精华主要来自诗歌。  相似文献   

10.
论《马氏文通》的句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是我国第一部语法专著。它借鉴拉丁语法的框架,从词法和句法两方面入手,对古汉语语法进行了全面描写。其语法思想,特别是关于句读的精辟论述,多有创见,对近百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领会《文通》句读论的深刻内涵,对于汉语语法史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结构上,《文通》可分为两大部分:字类和句读,即词法和句法两部分。在《例言》中马氏曰:“是书本旨,专论句读;而句读集字所成者也。唯字之在句读也必有其所,而字字相配必从其类;类别而后进论夫句读焉。”可见,《文通》用百分之八十的篇幅论字类,完全是为论述句读服务的,句读问题在全书中的重要地位也就一目了然了。  相似文献   

11.
《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极为灿烂的华章,它之所以璀璨瑰丽,与其丰富厚蕴的语言运用艺术密不可分。叠词的大量运用是《诗经》的语言特色之一。它不仅体现了灵活多变的语法功能,而且极大地增强了《诗经》的艺术表现力。本文探讨了《诗经》叠词所具有的较强的艺术功用及其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诗经》中有一些特殊语句与黔东苗语的语法规律有惊人的相似 ,古汉语专家对这些特殊语句的解译不尽相同 ,笔者参照苗语语法分析则可以得到较满意的解释。这是两千多年以来 ,第一次按苗语语法规律对《诗经》中近 70个特殊语句做出的新解。  相似文献   

13.
从文献学的角度 ,对《冠子》与帛书《黄帝四经》,在语法与文体方面进行比较后认为 :它们不但都喜欢用对立统一的概念 ,而且都是间或用韵的说理散文。这说明《冠子》是一部成书于战国末期的黄老道家代表作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经》和《楚辞》是赫然耸立的两座丰碑。《诗经》主要是北方中原地区的作品,语言质朴,以四言为主,反映了北方语言的特色,可谓北音的代表;而《楚辞》是南方楚地的作品,语言形式上突破了四言的藩篱,形成一种长短不齐的“骚”体,句法参差错  相似文献   

15.
在先秦,文言不但发生在散文领域,亦发生在诗歌领域。《诗经》中的作品均经过文言,在组句上采用复叠手法是《诗经》文言上的一大特点。《楚辞》中的作品有更鲜明的文言特征,句式上的对偶和辞藻上的求丽是《楚辞》文言上的两大特点。《诗经》、《楚辞》,尤其是后者,对吾世之文言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吕祖谦编选的《古文关键》选取了唐宋著名散文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张耒之文共六十余篇,首次确立了唐宋散文的经典。其在点评时对文章布局谋篇的精辟见解,对散文创作方法的强调,在文章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顾炎武对《诗经》韵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炎武为清代古音学的“开山之祖”,其《日知录》和《音学五书》对《诗经》韵例也多有研究。虽然自唐宋以来,人们对《诗经》韵例已多有言及,但所论或零碎,或不够精当。顾炎武博采众长,为研究古韵而对《诗经》韵例作了精深的研究。其研究对江永、孔广森著《诗经》韵例之文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些研究顾炎武古音学的文章对此比较忽视,鲜见提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诗经》语言研究的回顾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诗经句法研究》一书的开拓性价值;并进而就该书在论述上的系统性,方法上的科学性及实践中的实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9.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先秦历史散文中称为《诗》。一直到了汉代,由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诗》被尊为垂教万事的宝典,正式被官方确认为“经”。《诗经》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高峰,历来研究者甚众,但由于《诗》距今已有2000余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周原甲骨、西周金文和《诗经》的趋向动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穷尽性的分析统计。周原甲骨和西周金文中的趋向动词与《诗经》趋向动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相同的,当时民族共同语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同时,《诗经》趋向动词的语法功能明显比周原甲骨和西周金文趋向动词更为丰富且灵活。《诗经》语言反映的是周代民族共同语,其深受商民族语言的影响,而周原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则是周民族语言的典型代表。西周趋向动词可与其它动词构成连动式,能带宾语,但不带宾语的情况更为常见。趋向连动式仍以趋向动词位于其它动词之前为主,位于其它动词之后的仅一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