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不同,它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态,社会和谐则是这种理想模态的外在表现;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是社会公正,体现为社会成员之间平等、公平的关系,它以公有制为前提和制度基础,离开这一点谈和谐社会是不现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奠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探索从虚拟向现实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从现成到生成——论哲学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章认为,从深层意义上讲,哲学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从理论上看,存在两种可能的哲学思维方式:现成论的思维方式和生成论的思维方式。从哲学发展的现实看,古典哲学的主导思维方式是现成论的,现代哲学的主导思维方式是生成论的。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在于实现了一场哲学思维方式的范式转换,即从现成论转向了生成论。  相似文献   

3.
传统哲学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滋养了华夏文明数千年,它以象形、整体性、折中和贵的思维方式凸显出其独特的发展特征。在近代历史上当西方科技文明传播至我国广袤的大地时,我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受到了以逻辑推理为主要特征的西方科学思维方式的挑战,传统哲学的历史本位不可豁免地遭到了动摇,我国的文化思想由此发生了很大转变。但在科学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持续匮乏,他们对传统哲学思想又重新提出了需求。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选择如何发展的问题与思维方式的转变有着密切关系,而若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必须做到传统哲学和现代科学的兼容并重。  相似文献   

4.
时代不同,人们的哲学思维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哲学思维方式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我们很难用几句话下一个完全而准确的定义。然而,如若从哲学思维的主要特征上说,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它指的是人们追寻具体事物的更深刻、更一般道理的思维方式,即所谓哲理;狭义上,它指的是人们如何考虑主客观之间最一般关系的思维方式,即所谓哲学的基本问题。本文主要从狭义这个角度分析说明人们的哲学思维方式如何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时代不同,人们的哲学思维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哲学思维方式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我们很难用几句话下一个完全而准确的定义。然而,如若从哲学思维的主要特征上说,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它指的是人们追寻具体事物的更深刻、更一般道理的思维方式,即所谓哲理;狭义上,它指的是人们如何考虑主客观之间最一般关系的思维方式,即所谓哲学的基本问题。本文主要从狭义这个角度分析说明人们的哲学思维方式如何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一切哲学都是围绕着哲学基本问题展开自己的世界观。在哲学基本问题统摄下,不同时代可以有体现不同哲学思维方式的哲学基本问题形态。哲学基本问题的“实践论”形态,开启了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重大转换,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择斗争哲学作为自己的行动逻辑,不仅是由于受到了苏俄马克思主义者崇尚斗争哲学的理论影响,也是在实践中克服中国传统中庸哲学的消极影响和改善革命行动效率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未能将斗争哲学转换为和谐哲学,与未能成功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角色转换和对矛盾斗争性的地位与作用的误读有关。邓小平强调安定团结与反对"大民主"的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行动逻辑上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过渡的关键性环节。倡导和谐哲学,是中国共产党对政府公共职能问题与执政党群众基础问题进行科学认识的必然结果。和谐哲学体现了一个成熟的执政党的思维。  相似文献   

8.
启蒙运动以来,理性和科学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理想范式,形成了以主体—客体两极图式为核心的近代西方哲学模式"笛卡尔-康德模式"。这种模式由于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导致了物对人的统治,即"异化"现象,人与人的关系沦为物与物的关系。以哈贝马斯、胡塞尔等人为代表的现代西方哲学家通过对近代哲学思维方式和古典主体性理论的反思,提出了主体间交往理论。主体间交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西方主体性哲学思维方式从注重主客体通约转向主体间通约。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现实性与虚拟性的对立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存在于大千世界中的任何角落里,即存在于现实环境,也存在于网络虚拟环境。现实性与虚拟性之间的矛盾是网络环境的主要矛盾,同时也是网络环境的双重属性,这两方面无论从网络环境的主体方面还是客体方面都缺一不可。文章紧紧围绕着网络环境下的技术维度、社会维度、人文维度的三重维度,阐述了网络环境下虚拟与现实性矛盾之间所蕴含的对立和统一,以及这两者之间所涵盖的关系和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从传播对象、速度、环境、方式的特殊性角度,阐述了广电语言的特殊要求,进而论述了广电语言在词汇、句法、句式、语音等方面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从书面语言向广电语言转换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哲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深刻的革命性。从实践基地的建构出发,把被唯心主义颠倒了的认识图式颠倒过来,构成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认识基础;从实际的生产活动出发,把虚幻的主体从天上拉回人间,完成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践还原;从哲学的革命出发,将单一的抽象主体转化为关系网络中的主体际,完成了马克思革命哲学的基本逻辑。这一逻辑是一个开放的、需要不断更新内容的革命逻辑,坚持马克思哲学精髓,就必须在保持革命精神的前提下,继续不断地深化革命的哲学。  相似文献   

12.
哲学思维方式的现实化是马克思哲学变革实质之所在。马克思在哲学思维中确立了以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类世界,从而将人放置于一定的社会历史中,从现实的人的有限性以及人们在社会历史中的生产交往出发,揭示了人类生存中自由与必然的深层次矛盾,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现实化。引领了哲学史上一场新的革命,为当代哲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哲学思维方式的现实化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对老子哲学作一些研究。本文认为,老子哲学的思维方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追溯思维、负面思维和循环思维是老子哲学最主要的思维方式,它们的有机统一,形成了老子哲学思维方式的主干和无为而无不为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叶海平在《学术月刊》1989年第4期发表文章,通过对两类性质不同的认知客体的划分,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认识论(简称“经典认识论”)的局限性和采用科学超前认识方法的必要性。从而,在哲学认识论领域里,提出了具有创造性的理论见解。叶文认为,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把认知客体划分为“改造客体”和“观察客体”。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管窥直觉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论述了直觉思维的主要表现──非逻辑性和直觉思维的基本途径──主体的内省,然后对这种思维进行了评论,认为它作为古代中国人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具有高度的流畅性、渗透性”,“按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发散思维或创造思维”。当然,同逻辑思维一样,直觉思维也有其局限性,比如,由于它不追求概念的确定性,因而导致了概念间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进而导致了以这些概念为构架的整个理论体系的不确定性或模糊性。  相似文献   

16.
西方哲学近三百年来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大体可分为现代、当代和后现代三个阶段,前两阶段属于广义的现代阶段、现代哲学(17世纪至19世纪中叶)的特征是突出镜相说的认识论和本质与现象二元化等级制的本体论、当代哲学(19世纪中叶至本世纪60年代)分为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大思潮,人文主义思潮推出非理性主义的本体论,科学主义思潮推出图象说的语言哲学。后现代哲学(本世纪60年代至今)以解构主义为代表,从语言观出发.批判理性中心论,否定语言符号代表它之外的存在的观点,否定所有现当代哲学。  相似文献   

17.
简要阐述了"虚拟"、虚拟技术和虚拟世界的含义及相互关系,提出虚拟是对一种行为或状态的描述,虚拟世界则是人类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创造出来的、非实在的、开放的、全新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领域,是人类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的拓展与融合,也是未来哲学家们必须研究的新领域。但是,这种研究的出发点不应该完全依赖于同虚拟世界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哲学突破以往的批判理论,在“实践”的社会空间与历史时间中考察人与思维、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实现了批判性思维的范式转换。这一范式转换标志着哲学批判性思维及其问题意识的全面转向,完成了哲学聚焦的对象从“精神世界”到“物质与精神世界统一”的场域转换,实现了哲学关注的主体从“片面、个别或抽象的人”到“普遍具体实践的人”的现实复归。马克思哲学批判性思维是人类批判理论演进的逻辑必然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其内含的“客观实践性”“问题链的生长性”以及“价值关怀性”的精神特质,是进一步推动时代理论创新和社会历史进步的深切力量。  相似文献   

19.
实践主体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环境中形成的特定思维方式,具有创造生成或抵制消解新的思想观念的功能。思维方式有明显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特征。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是双向关联和互相创造的。在现代化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开放性构成时代要求的思维方式的总体特征。为此,我们要强化世界历史的人类文明发展观念,尊重科学和实践的观念,重视信息开发与分析的观念,强调思维活动的创造性的观念,从而重铸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思维是形成人们思想的过程,语言是表达思想的一种工具,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高度重视思维方式的转换,从句子层的翻译到语篇层的转换,都要经过仔细地推敲与分析才能正确地再现原文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