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朱尧耿  朱犁 《人口研究》2007,31(3):91-94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1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有1.5亿~1.7亿人,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将持续存在。按人口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测算,今后20年将有3亿农村人口陆续转化为城镇人口。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北京市2005年户籍人口为1180.7万人,流动人口为357.3万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数量之比为3.3∶1。2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为我国基础建设和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缓解了农村…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主要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流动人口逐年增加。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大增。1993年,全国民工流动总量达6000多万人①。目前,流动中的农民工人数约为8000万②。这一庞大的流...  相似文献   

3.
人口流动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问题的提出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产生了一个人口大规模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现象。在我国,大规模的人口城乡流动出现在80年代以后。80年代以前,由于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管理,加上严格的户籍管理,我国的人口流动为数很少。据估计,到80年...  相似文献   

4.
人口流动对农村妇女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使成千上万的劳动力从农村释放出来,形成一支外出打工经商的流动人口大军。大量的廉价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镇,从中西部流向东部,推动了流入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流出地的农村,人口流动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外出打工经商带回来的现金收入,与此同时,外出使长期封闭在家的农村人大开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改变了观念。由此而产生的影响正在改变着农村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为了研究中国20世纪最后20年的人口流动对农村妇女生活…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城乡的流动人口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据统计,1987年底。全国23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流动人口的数量已近1000万;目前,全国城乡日平均流动人口在5000万以上。北京市在60年代中期流动人口仅十几万人,到1982年达到30万人,1989年又猛增到131万人,7年间流动人口数量增加了101万,增长了3.4倍。 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内含着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乡迁移的历史研究:1949-1985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中国1986年74城镇人口迁移抽样调查资料,研究中国1949年至80年代中期城乡劳动力迁移的历史过程。文章着重分析了严格限制城乡人口流动的政策形成的历史原因、农村人口迁住城镇的流量的历史波动与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及在严格的户籍制度下农民迁移进城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关于流动人口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这一庞大群体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正确认识流动人口在城乡协调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把握流动人口的特征和发展趋势,顺势而上,不断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流动人口的现状和趋势(一)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据1982年“三普”调查,全国共有一年以上常住流动人口657万,到1990年“四普”时便上升到2135万,增长2.25倍,占全国人口的1.88%。199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计算出全国流动半年以…  相似文献   

8.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劳动力需求剧增,人口流动政策逐渐放松。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抱着改善经济和生活条件的梦想流入城市打工。近三十年,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由1982年3000万激增到2005年的1.47亿。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女性流动人口规模已达到2001万,占流动人口总量(4242万人)的47.2%,大多数女性流动人口到工厂打工,因而派生出一个新的称谓——“打工妹”。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人口流动的深度和广度将日益增加。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通过市场机制使生产要素在流动中实现最优配置。人口流动则是人们通过职业、地域等方面的变动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流动人口增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比较利益诱导的必然结果。我国现已有7000多万流动人口,而且近几年来的人口流动更是来势趋猛,“民工潮”一年比一年强烈。我国农村至少有1.5亿剩余劳动力可以流动,加上城镇人口的流动,我国潜在的流动人口量将在2亿以上。面对这一庞大的流动人口…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中期伊始,中国城乡随着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开放,出现了大批劳动力跨区域迁移流动的现象。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国的流动人口总量已数以亿计。目前的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向大城市、特大城市流动,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流人人口均已达数百万。流动人口在城市的不断聚集和迅速增长,既对加速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独特作用,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众多尖锐矛盾和复杂问题,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与之相应,对人口流动和城市"外来人口"现象的分析,也成为目前中国人口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学术界近期对…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支以来,人口流动,特别是农村剩余气愤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正以其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日益膨胀。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约为8,000万,其中5,OOO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他们当中又有3,00O万属于跨省流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估计还会有更多的农民告别乡野,汇入流动人口的洪流。这支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其自身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也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和消极影响。因此,加强对农村流动人口的管理是极为必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达地区越发显得劳动力不足,加速了人口的流动性,尤其农村人口向沿海经济先进地区流动。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显示:当前,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当前我国流动人口流入地生活、就业更加趋于稳定,超过三成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时间超过5年。流动人口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位置越来越重要,层面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了关乎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强流动人口的思想政治工作更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3.
邹湘江  吴丹 《人口学刊》2013,35(4):70-79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提高的速度全面超越了城市,这与当前的人口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人口流动的年龄选择性,使得农村流出人口平均年龄和老年人口比例都远低于农村人口整体水平。流动人口内部在不断地"更新",年轻的流动人口不断替代年老的流动人口,从而保持较年轻的年龄结构,这种人口流动的年龄选择性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人口老龄化模型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在2000~2010年间,农村人口自然老化速度基本保持稳定。而随着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其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影响从2000~2005年间的0.031岁/年增加到2006~2010年间的0.07岁/年;农村流出人口对农村人口平均年龄增加的贡献也从8.04%上升到16.91%,人口流动已成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推动力。从人口流动的角度,需要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的照料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及解决如何让流动人口在城市沉淀下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流动人口现象与社会经济发展林成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大,而且超过了户籍迁移人口的数量。1982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不超过3000万人,1985年上升到5000万人,1988年猛增到7000万人,到199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大体接近...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执行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农村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计划生育人口群体,其中独生子女和双女父母的数量也增长到相当的规模。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推算,2000年我国农村5~30岁的独生子女已经超过4400万,独生子女父母人数已经接近9000万,其中40岁以上只有一个孩子的父母人数已经超过1500万。农村双女户有1000多万户。这预示着,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夫妇,特别是独生子女和双女父母养老需求的大潮将至。  相似文献   

16.
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常勇 《人口研究》2007,31(6):67-75
1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流动人口的数量急剧增加。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14439万人。另根据最新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我国2005年的流动人口数量达到14735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296万人。在全部流动人口中,县和市内的跨乡镇街道的流动占45.5%,省内跨县市的流动占25.2%,省际间的流动占29.4%(乔晓春,2003)。目前,国内对流动人口分布特征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流动人口的地区分布上,即对流动人口的区际和省际、或者在一个城市内部分布的分析上,而且多使用的是人口普查和…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流动人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流动人口 :我们了解多少 ?改革开放以来 ,在我国城乡出现了一个格外引人关注的人口现象 ,那就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 70年代末 ,这一流动人口的规模尚比较有限 ,因为当时的人口流动还受到严格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 1984年 10月 1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和 80年代中期政府及学术界大力提倡的发展小城镇战略为广大农民参与流动提供了政策上、理论上的依据 ,从而中国人口流动进入了历史上罕见的高峰时期 ,人口流动问题也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尽管流动人口问题如此引人注目 ,但我们对流动人口…  相似文献   

18.
目前,有三大问题困扰着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是流动人口。包括向内向外的人口流动,也包括城市内人口在其空间位置上的流动。“五普”数据表明,全国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处于流动状态,而其中多数是由农村流向城市,主体多是青壮年。预测未来5—10年中流动人口的数量还将以平均每年5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据2000年的统计,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登记失业人口各为600万。加上城市改造形成的大量动迁户,住房改革和其他因素产生的大量空挂户、口袋户、人户分离户,他们将汇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口流。二是企业管理。主要是企业…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上海流动人口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出现的新现象。本文在评述了人口流动有关理论的基础上,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流动人口的成因和特征。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看,两个原因导致流动人口产生,一是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庞大的外来劳动力市场,二是城乡差异形成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巨大推力。因此,需要从国家和城市两个层次上制定合理措施,有序地疏导农村人口流动。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中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之一是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和流动,特别是农村人口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迁移和流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吸引了为数巨大的迁移和流动人口。在我国目前的制度下,所谓迁移人口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生了跨越一定空间范围的位置移动并伴随相应户籍变动的人口。而流动人口则指发生了同样位置移动但没有相应户籍变动的人口。北京是全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也是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因而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大量的迁移和流动人口。1994年10月1日北京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