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法治与人性的契合和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小鸣 《东岳论丛》2005,26(5):170-173
在走向现代法治的过程中,认真看待法治与人性问题,对法治的性质及其构建会有更深入的把握。从人性的外延分析,性恶和性善论两方面统一滋长出法的基本精神,即对权力的限制与对权利的保护;在人性的内涵上,人性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两者的冲突以及人的社会本性内部的冲突决定了法治秩序的必要;对人的理性的理解关系到法治实现的可能性。在法治与人性契合基础上,建构法治的价值目标便是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  相似文献   

2.
人性视域: 历史小说美学新质的开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宁 《东岳论丛》2001,22(5):125-128
历史小说的美学魅力不仅来自于历史事件本身 ,更主要来自于作家对特定历史情境中富于个人化的人性形态的表现 ,这种表现必须是融入了作家自身对历史和人物富有创见的独到理解 ,惟其如此 ,才能开启新的审美疆域。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民主法治社会中,我们应该从全新的角度重新阐释人,解读人及其人性。有限理性“经济人”为本文阐述的一个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4.
法治社会的发源地是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在东西方以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催生了社会的法治化并使其具有经济开放、政治民主、文化多元及法律至上等构架特征。在法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 ,道德的性质随着社会构架基础的变化发生了对位偏移 ,故而其在法治视域里的规范地位和调控形态也逐渐没落和转换 ,并出现立足于法治来构筑德治秩序的趋向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有渊源的人性基础。斯密的“利己心”成为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戈森发现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享乐最大化定律。凯恩斯利用人的基本心理规律成功实现了宏观调控政策。贝克尔从人性出发对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解决了许多发展难题。制度经济学健全人性 :以制度的激励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 ,以制度的约束机制制约人的消极行为 ,成为发展的关键。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全面发展人性 ,人性发展对经济发展也有巨大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东东 《河北学刊》2004,24(1):204-206
任何制度都是特定精神和文化的载体。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未能走上法治之路,不仅仅是政治认同问题,关键在于法治文化基础的缺失。面对中国在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通过政府推动的方式加强道德建设,转而致力于社会文化底蕴的塑造,以及更深层的社会心理、观念的变革,是一条中国特色的法治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刘国利 《兰州学刊》2000,1(4):43-45
一、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的人性学说的类型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的人性学说主要有如下几种:1.性恶论。代表人物是霍布斯。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人人相互为战的战争状态。”1为了防范人的恶性的膨胀造成的混乱,就必须建立一个不受法律和其他力量限制、不可分割的国家权力。适用于中国的“性恶论者就是法治论者”的结论在西方并不成立。霍布斯是一个性恶论者,但同时又是一个人治论者。2.等级人性论。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龙勃罗梭。柏拉图认为,可以将人划分为三个等级:统治者是上帝用金质料创造的,具有智慧的品德;军人是上帝用银质料创造的,具有勇敢…  相似文献   

8.
交换关系是人的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人的发展与交换关系的发展是同步的,而并非与所有制的发展同步。因而,促进人的发展的着力点应该是发展交换关系,而不是片面强调所有制的变革。全面发展的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性指向,我国现阶段应该大力发展发达的交换关系来创造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法治的基础是人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利益关系.法治的目标是促进利益一致关 系,增进人们相互之间、国家机关相互之间的合作。加强政府与个人之间的服务与合作。建立利益 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法治的途径主要是完善法治形式.拓展沟通渠道,转变法治观念。法治之路 是人类社会的和平、团结和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10.
王师 《理论界》2005,3(8):31-32,22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法律和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从一定意义上来看,法律重在惩罚已经违法犯罪的人,而道德建设则是重在教育那些尚未违法犯罪的人,前者靠国家机器和威严来起作用,后者靠人们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起作用,二者殊途同归,其目的都是要达到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对于一个社会的健康运行,各自起着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学习和领会“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思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把握其精神实质,是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郭金鸿 《齐鲁学刊》2003,(4):115-117
“法治”不同于“法制”和“依法治国” ,它的实质是一种正义、自由精神 ,而这种精神与伦理道德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法治精神的外化即法律的基础在于伦理道德原则 ,不论是其合理性还是其秩序的建立 ,都要以伦理道德为保证 ,而且法治的具体实施即立法、执法和守法更是需要道德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蒋智华 《学术探索》2003,13(12):45-46
"法制"与"法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法学概念。正确认识和弄清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关系,对于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是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法治的理解和实践也不尽相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一方面必须吸收和接受外来法治观念和法律制度,另一方面还要保持自身个性,以使法治发展适应自身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传统的要求.基于法治发展的这种两难状态,本文结合中国自身实际,引入了一种法治的新发展观--整合发展观,并在此基础上审视探析法治在中国实现的可能途径,从而提出在中国实现法治应当对法治要素进行位次排序.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了社会主义德治与法治的联系、作用和区别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德治和法治国家必须 :1、社会主义德治和法治必须双管齐下 ;2、要把建立德治系统工程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 ;3、在良好的德治环境下 ,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普法等环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从介绍“法治”思想的三个源流入手,着重介绍埃利希的“活的法”思想,提出了“国家法”与“社会法”两种法模型,并指出在变动的社会里,通过对国家法的适当解释的变迁,法律实践的积累会表现出变动的法律意识,产生出对应于这种法律意识的法律规则以及对既有规则的崭新解释。为东亚法哲学研究以及在东亚区域内实现共同规范的构筑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个体的行为自由为核心的法律权利应当而且可以保障和维护以个体的内在自由为核心的普遍道德权利。这是法治正当性的内在根据。以三大绝对律令为代表的普遍道德法则是检验法律权利正当性的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及其合理性 (广义 )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最终之工具,其内在的道德品质即法律的德性基础影响并制约着法律自身的权威性和社会调节的效力,也决定着和谐社会实现的可能性。从实践的角度看,无公正即无秩序,恶法之治势必无法实现社会之和谐。法治唯有与道德紧密契合,执法者树立起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才能大大降低公众对法治行为的反对意见,从而有助于提升法治本身的合法性基础以及社会调节功能的实现,无疑也能发挥法律社会调节的实际功能。本文着重分析了法与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法治过程中德性匮乏的突出问题,最后就强化法的德性基础,增强法的有效性与社会调节功能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亚里士多德从人性论和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其法治思想,认为法律应当具有至上性,制定出来的法律应该是良法;同时为实现其法治理论,亚里士多德还从立法和守法等诸多方面论述了实现法治的具体路径。这些法治思想的精髓,为我国现代法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者着力对《法律社会学的学理与运用》一书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论,认为该书研究视野开阔,实现了西方学理与中国实际的巧妙结合,继承与超越创新,突出了对民间法和乡土社会法制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中西德治与法治思想的历史生成及其人性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薇  胡伟希 《中州学刊》2002,(1):168-172
本文从人性论的角度探讨了中西德法之治的历史生成及其特点:西方法治理论或以“原罪”说的神圣预设,或以人性恶的世俗预设为前提,主张以外部法律约束人的行为的必要性;中国德治思想则以人性善的预设为前提,提倡从人的善性出发推己及人,通过道德教化的方式,从内部实现对人的治理。中西不同方向的政治建构可以互补并济。内举德治,外举法治,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