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8 毫秒
1.
周立英 《学术探索》2007,(3):139-141
《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是我国学术界从总体上全面论述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首部著作。《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以现代生态文明观为指导,以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知识为视角,对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理论合理性和实践有效性、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和挑战、现代环境条件下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论述和研究,为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在人类生态文明体系中的重要价值、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在民族地区传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在新时期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走向,提供了丰富翔实、科学深入的理论解说,既具有显著的学术创新性,又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性。  相似文献   

2.
葛兆光 《学术界》2003,(4):38-50
文化史与文明史是两种不同的思路。从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中 ,我们获得的启发是 ,文明史研究的主要是文明观念———包括道德伦理、规则常识的建构过程 ,象征着民族的同一化趋向 ,而文化则相反 ,表现了民族的自我和特色。以宋代中国的历史为例 ,起始的“一道德 ,同风俗”建构起来的“文明” ,才是现在我们说的“传统文化”或“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业化进程加速的同时,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我国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突出因素.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生态文明与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我国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协调生态利益分配,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生态公平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面对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向何处”的时代难题,张岱年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论”,认为中国文化建设应综合中西文化之所长,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随着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综合创新论”的科学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坚持文化建设的民族主体性;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间的关系;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力;实现中西文化的文明对话.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汹涌而至,它在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同时,也必将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提出挑战。我们必须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吸收外来文明,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切忌盲目照搬、移植。要坚持民族特色,保护民族文化,不能借“世界文化”或“文化一体化”而否定民族文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重塑民族精神,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正> 当前,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样新的历史条件下,团结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实现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目标呢?中华民族的历史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因此,在各族人民群众中,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牢固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其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民族文化是培养爱国主义思想的沃土,离开了民族文化这片沃土,爱国主义教育也将失去依托。因此,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充分挖掘和利用民族文化的丰富的内涵,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书法艺术,不仅是我们的国粹,同时也是典型的中华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她承载着千百年来华夏民族文明发展的信息和精神内核,是我们在世界文化舞台上能占据一席之地,并大放异彩、独领风骚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书法三千多年的历史,曾经培育的不仅仅是历史上的几个书法家、几幅珍贵的艺术作品和在历史上曾经辉煌的艺术氛围,而更重要的是,她贯穿着我们的民族文化和艺术精神,是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文明的遗产,也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8.
杨俊 《晋阳学刊》2004,(5):102-104
中国是伟大的文明古国之一,其灿烂的文明数千年一直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但是到近代以来,这个有着自成一体、古老成熟文明的中国,在西方的霸权威胁和文明示范面前,居然迅速沦落到几乎亡国灭种的地步。面对民族生存危机和强盛的西方文明,一种对自己的历史传统、制度文化极端失望、对外来的西方文明极其崇拜、渴望迅速实现民族独立和文明复兴的心理反应与社会思潮应运而生。这种带有浓厚的激进主义色彩的意识形态痛訾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为“专制制度”,是“漆黑一团”,主张通过全盘否定中国传统和割断历史联系、摧毁旧政治旧文化、采用外国经验,来…  相似文献   

9.
每当社会变革时,怎样看待民族传统文化,往往成为争议的“热点”。全盘否定论便是其中极端,《河殇》是它的登峰造极者,它把中国民族文化象征物龙、长城等,斥之为“封闭、保守、无能的防御和怯弱”;断言中国文明发源地黄河及其“内陆文化”,“不能根本性赋予整个民族以一种强大的文明活力”,“偏偏造就不出一个民族的进取精神”,竭力鼓吹只有西方资本主义海洋“蔚蓝色”文明,有“惊异的活力”,能使中国内陆文化“获得生机”。  相似文献   

10.
中华主流文化的构建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将生物复制式的延续和文明传承式的延续结合起来的一种和谐的德性文化,在反思和吐纳中推动实践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在传承和构建中华主流文化中,我们必须以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为本位,汲取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构建起适合"民族形式"的,具有"中国气派"的中华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文化现代化是二十世纪的世界潮流。今天认识传统文化,必须有一个思维视角的转换,从西方框架中跳出来,从我国的实际变化以及世界背景和格局的总特点出发,走文化民主的道路。我国文化最重大、最醒目的变化莫过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相结合,这一历史进步使中国社会跃入到现代社会,然而又形成我国文化运动中的怪圈:传统文化作为农业文明是与近代资本主义对立的,资本主义文明是对农业文明的一种历史否定,而马克思主义文明的实质是对资本主义文明弊病的否定。在中国,这两种质上不同的否定奇异地结合起来,形成历史的错位。承认历史的错位,变错位为正位,这便是我们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2.
正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国,对世界的文明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别名"文化似一株美丽的奇葩,堪称中华之瑰宝。纵观我国"别名"文化中所起的"别名",要么庄重、古朴,令人肃然起敬;要么是轻松、明快,使人心旷神怡;要么神奇九天,令人浮想联翩;要么字若千金,饱含民族精神和无穷智慧,有极高的艺术品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正名",而"神州""华  相似文献   

13.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核心和代表。主要体现在:三皇五帝兴起于中原,文明源头发自中原,万姓之根始于中原,帝都之乡、圣贤居所定于中原。中原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显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典型的集成性和代表性。这是由于:中原地区最先进入文明时代,中原文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对周围尚处于蛮荒时代的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促使彼此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通过长期的融合发展,中国古代文明区域以中原为中心像滚雪球一样逐步扩大,将周围地区不断汇入中国古代文明区域之中。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秦汉文化史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以创造了灿烂的古代物质文明著称于世,同时又是一个有高度精神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源流深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的祖先不但善于创造,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特有经济、文化,而且善于吸收和融合外来的先进文明。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交通阻塞,各部落、民族之间囿于一个狭窄的天地,经济、文化交流十分缓慢,规模很小,这样就使他们之间的经济、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性,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多源的特点。当历史进入文明时代,随着“邦畿千里”的夏、商、周三代统一王朝的建立,以及生产力的提高和交通的日渐发达,各民族间经济交流也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5.
船山一生可谓逐梦人生。梦对船山而言,是一种大义孤忠,一种家国情怀,一种精神信仰,一种文化担当。船山一生报国,孤忠独抱,大义至上,绝笔峥嵘。青年"晓梦"求学报国,中年"续梦"扶倾救国,晚年"圆梦"文化兴国。船山"圆梦"的根本意义在于华夏民族复兴、在于华夏文明复兴。船山梦有三个层次意蕴:一是忠于明王朝,志在维护"中国之天下"一统江山;二是忠于华夏民族,志在"族类自固"的民族自强和民族复兴;三是忠于华夏文明,志在坚守精神家园,捍卫民族文化,复兴华夏文明。船山梦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在于其超越了对"一姓之私"的王朝之忠,立足于民族复兴和文明复兴的大忠大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史上真正意义上的民族魂。船山梦突显了强烈的民族爱国主义和文明决定论,在中华文明历史演进和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独树一帜。从文化传承看,船山梦是中国梦的思想先声。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文化和文学版图上,东部和西部的巨大落差,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东西的界线如何划分?影响中国西部文化的文明形态包含哪些特殊的内涵?它怎样影响民族心理和文学艺术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研究西部文学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我们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为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借鉴国外精神文明建设的做法和成功之道,本文撷取国外一些国家的经验.尽管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流域地处中国东北边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空间赋予了黑龙江流域文明的独特性,也赋予了黑龙江流域民族强烈的自强精神和突出的个性特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狩猎文明、渔猎文明、牧业文明、城邦文明和玉器文明。黑龙江流域民族自古以来就与中原王朝有密切来往,在与中原文化的不断撞击中,两个文化圈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既有利于黑龙江流域民族吸收中原文化优秀的发展因子,促进北方民族各族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又极大地丰富了中原文明,使黑龙江流域文明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既从总体上探讨了中原文明影响下的黑龙江流域文明的文化特色,又从各个民族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解读,期望这组笔谈能对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从否定传统文化到﹃国学热﹄的兴起︵上︶●张继良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上共同创造和形成的反映本民族特征的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审美情趣、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等精神文明的总称。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强  陈澜 《江淮论坛》2003,2(6):16-19
政治文明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政治目标。正确认识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至关重要。文章从中国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政治发展的历史传统性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性三方面分析建设中国政治文明的特殊性,从政治理念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三方面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