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连心     
《当代老年》2007,(12):55-55
渴望期期有歌唱;2007年第十期“有奖猜谜”揭晓;找老伴;《当代老年》2007年第12期评刊表;读《当代老年》有感。  相似文献   

2.
心连心     
《当代老年》2008,(2):57-57
《当代老年》为我解忧愁;当代老年第四季度热心读者;《当代老年》2008年第2期评刊表;《当代老年》杂志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好友推荐;  相似文献   

3.
心连心     
《当代老年》2007,(11):55-55
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贵刊是我的良师益友。当每期还散发着油墨芳香的刊物一到,我便怀着急切的心情认真阅读,受益颇多。我认为《当代老年》开拓性、灵活性、可读性极强,很多文章富有人生哲理,充分体现了“新、美、精、活”的风格,吸引更多老年人的眼球。贵刊版面新颖活泼:风格独特,栏目丰富,在众多期刊中显得有品味,上档次。尤其是与时俱进的内容很受我们老年人的欢迎,让我们坐在家里也能感知社会的发展,思想不落伍,心态不过时。  相似文献   

4.
文章把《为奴隶的母亲》放在中国封建社会无我文化的大背景上加以考察,指出社会学、政治学视角对文本的误读,并进一步认为小说的深刻意义在于揭示了封建宗法文化对人性的戕害。  相似文献   

5.
母亲是个心软嘴硬的人,对待我们姐弟四个有关“待遇不公”的抱怨,她从来不做什么“十个手指还不一般长”“手心手背都是肉”之类的解释,总是一句话:“我一碗水端平!”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冬天     
《金色年华》2009,(11):49-49
母亲往家门口拢柴禾,拢得很高很高,像一座小山一样,为了抵御外面整整一个冬天。冬天像一条狼,在外面肆虐地叫着,撕扯着我们家的门框。母亲往灶底下塞柴禾,湿漉漉的柴禾,冒出浓浓的青烟。母亲剧烈的咳嗽便顺着青烟飘出来,飘得很远很远。  相似文献   

7.
杨枚 《现代交际》2005,(6):49-49
青梅竹马的他们,是盛夏来到深圳的。一来便是跑——跑房子,跑招聘。毕业于医科大学的她,很快就找到工作。中午休息一小时,只能就近解决午饭。公司楼下的快餐店,她去过一次。一盘盖浇饭,最便宜的也是9元。她忽然心疼:那已够一天的菜钱。何况她1000出头的薪水,要养两个人——只有初中文凭的他一直没找到工作。那晚回家,她收拾了几包泡面,只简单地说:许多快餐店都用潲水油,怕不安全。次日中午准备泡面时,他忽然发短信让她下楼。电梯门打开,她看到他站在厅堂里,手捧着一个塑料兜。  相似文献   

8.
刘城淮 《老年人》2006,(8):30-30
因为旧社会的原因, 我有两位母亲。一位姓曾, 由“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与我父亲成亲, 是父亲的原配夫人。我和妹妹按家乡习俗叫她“娭毑”。另一位姓何, 就是我的生母。 “娭毑”曾经生过一个男孩, 夭折了, 后来再也没有生育。她异常疼爱我们兄妹俩, 视为己出。我十岁  相似文献   

9.
红和母亲是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女。三岁那年红的父亲死于一场车祸,母亲怕红受委屈,就一直没有再嫁。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味道     
16岁的女孩将要去到省城读重点高中了,临行前,她感到了不合,却也有些兴奋。不合的是学校那些好友,同学三年,她早已习惯了把所有的心事与他们分享;兴奋的是她终于将要摆脱母亲,去过自己的独立生活。  相似文献   

11.
驱车从千里之外的省城赶回老家,“我母亲得了什么病?严重吗?”他急切地问主治大夫。大夫看看他说:“胃癌晚期。老人的时间不多了……”他顿时泪如泉涌。出了诊所.他立即用手机通知副手.从今天起由副  相似文献   

12.
冰子 《女性天地》2005,(5):31-31
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为人又特实在,很少与儿女交流。在我的成长记忆里,最为深刻的印象是父亲的无情。第一次让我体会到父亲无情,是在我8岁的时候。家乡地处长江上游,沟河交错,水多桥多。从小学会游泳是我们这儿的传统。我生性胆小,好多与我一  相似文献   

13.
14.
北岭 《现代交际》2006,(4):70-70
前些日子,我从北京来上海玩。到上海后,我“投奔”了高中时候的同学。我找到他的那天,他正好要去某公司面试,我便陪他一起去,并临时整理出一份蔺历带在身边。  相似文献   

15.
刘兰青 《老年世界》2007,(21):19-19
偶然的机会,得到一本《老年世界》。打开翻翻,满目的精彩内容,脑子里却不由得想到了一个问题:我老了吗?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牵挂     
朱娅在女儿丹丹一岁半的时候,结束了长达八年的打工生活,和林强一起回到了家乡,应聘到一所私立学校教书。  相似文献   

17.
读者心语     
《当代老年》2013,(12):M0002-M0002
我是《当代老年》的忠实读者,它伴随我度过了5年多时光。每一期新杂志到手,我都会爱不释手地用心品读。每每看完,总感觉一股新风引、面而来,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常听老人说“吃啥补啥。”但富于“实用理性”的中国俗话,是不能用“理论理性”的标准来看待的,人们明知它有时并不对,也不照它说的傲,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却仍旧做归做,说归说。不像科学实验中归纳出的公式,一碰到反例,就要考虑修正,甚至放弃。例如,我姐姐小时候爱吃猪脑子,管它叫“老西门  相似文献   

19.
评刊咏怀     
孙洪恩 《当代老年》2008,(11):53-53
10年前我就结识了《当代老年》,每每读之爱不释手,深感贵刊内容精致、特色鲜明。 广——采科技知识之精萃,犹如“群芳争艳”的百花园。 细——纳老人心声之集成,犹如精致的生活大观园。  相似文献   

20.
阿蛮 《女性天地》2007,(4):32-33
于文刚离婚的那阵子,世界一片昏暗。他不明白像他这样长相过得去,事业过得去,情调过得去的男人,为什么会遭遇一段失败的婚姻。对接下来的感情事,不说心有余悸,阴影总还没有散过。于文自嘲为调适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