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梭罗是一位具有丰富生态思想的作家与哲学家。他的代表作《瓦尔登湖》不仅充分阐释了其自然生态思想,更体现了其社会生态思想与精神生态思想。在自然生态方面,梭罗批判了当时盛行的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并重新构造了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关系;在社会生态方面,梭罗批判了工业文明的负面作用并且倡导文明与自然相互平衡的发展模式;在精神生态方面,梭罗反对人们利益至上的生活态度,主张提高人的精神追求。在全球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现实语境下,《瓦尔登湖》体现的生态伦理思想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梭罗是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家和文学艺术家。本文通过对其《瓦尔登湖》等作品的分析来探讨梭罗的生态思想及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和环保运动迅速兴起,美国掀起了研究梭罗自然思想的热潮,从而激活了“绿色梭罗”的形象,使之成为了美国最优秀、最有影响的作家和环境主义先驱。100多年前选择在美国独立日这天走进瓦尔登湖的梭罗,倡导人们到自然中建立与自然的直接对话,去寻找它那神秘的狂喜和崇高的启示。文章基于生态批评话语,在解读梭罗留给世人的这部“绿色圣经”——《瓦尔登湖》的同时,通过对他的自然生态观视域下的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考量,希图指引人们寻回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4.
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歌颂自然的名作,诞生于作者本人在自己家乡长达三年的特立独行的绿色生活实践。《瓦尔登湖》不仅是一曲崇尚简朴、绿色生活的自然之歌,同时也是一幅渲染自然之美的壮丽画卷,蕴含着朴实的生态美学观。而在当今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同时也逐渐腐蚀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扭曲了我们对自然和自然美的认知。美学理念和思想虽然并不像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那样对社会有着直接作用,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生态美学观对整个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去重新审视《瓦尔登湖》中的生态思想,尤其是其中的生态美学观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精神的家园——解析《瓦尔登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尔登湖》被认为是梭罗的精神独立宣言,梭罗在其中探讨了人究竟应该如何生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文章认为他在《瓦尔登湖》所传达的超验主义思想与东方的佛教禅宗有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认为人内在地具有精神完善的源泉,自然是宇宙精神的体现以及人的直觉在精神完善中具有重要作用。梭罗以其审美化的人生实践对艺术化的人生进行了深入的诠释。  相似文献   

6.
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他在林中两年多的生活记录,作品细腻的描写了在森林中的生活细节和对瓦尔登湖周围的环境、生物的详细观察。作品饱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作者融入大自然、过简单生活并追求精神充实快乐的思想。梭罗的思想对众多读者,尤其是物质极其丰富精神却极度空虚的现代读者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瓦尔登湖》的简单生活观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倡导简约的生活原则;反对奢侈消费主义和追求至上的精神生活。简单生活观是梭罗最重要的思想,研究这一思想对当今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瓦尔登湖》叙述了亨利·梭罗本人的一段简朴而又崭新的生活经历,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其中所描绘的自然以及林中生活有很重要的美学价值,即自然美和与梭罗生活哲学相结合的境界美。文章通过分别探究《瓦尔登湖》的自然美和境界美,以及东方人的观点和其老师爱默生对他作品的影响,更进一步地挖掘和探讨作品的美学价值及其渊源。  相似文献   

9.
19世纪的美国著名作家梭罗以其《瓦尔登湖》开创了生态文学的先河,其中蕴含妁生态思想给后世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带给现代人极大的启迪.虽然梭罗与中国的儒道先哲生活在不同的时空,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惊人的相似,其生态思想与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十分契合,而且对此发现的深入挖掘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0.
亨利·大卫·梭罗是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文学家和自然保护主义思想家,在其经典之作《瓦尔登湖》中,梭罗生动记录了在瓦尔登湖畔长达两年多的独居、耕读和思考。在这部内容博大精深的文学名篇中,梭罗提出了物质简单、精神富足的生态哲学思想,作品所描绘的瓦尔登湖的神话旨在对以火车和铁路为代表的工业文明进行生态反思和批判,并以哲学走向荒野为契机倡导诗意栖居、回归精神家园的生态理想。  相似文献   

11.
瓦尔登湖畔的圣贤:梭罗与孔孟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超验主义”作家梭罗生前一直很少为人所知 ,2 0世纪 90年代中国读者才真正开始对他关注和推崇 ;梭罗简单而馥郁的一生 ,尤其是他在瓦尔登湖进行简化生活 ,回归自然的人生实验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向往 ,在他的身上不仅洋溢着美国精神 ,还闪烁着中国古老文明的异彩 ,他的精神源泉可以追溯到孔子、颜回那里 ;梭罗、瓦尔登湖和孔孟之道的奇妙相融 ,很象是一个神话 ,一个美丽的传说 ,它将在中美文化交流的史册上永远流传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评述19世纪至今生态视角的梭罗研究,分析其不同阶段的研究特征,系统介绍了许多梭罗研究新材料,评析了许多生态批评新观点。这些观点材料有助于我们在生态现实危机重重的今天,从梭罗这位生态启蒙者的思想宝库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3.
梭罗来到瓦尔登湖,除了崇高的精神目的,亦存在逃避个人困境的隐秘动因。对世俗营生方式的严重不适应、失败的人际关系以及种种不幸的人生遭际,使得梭罗陷入严重的困顿之中。为了逃避困境,钟情自然的梭罗独自来到瓦尔登湖,开始了崭新的生活,他希望能通过时空切换的方式,借助大自然的伟力,治疗内心的痛苦。恢复对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14.
林语堂用英文撰写的《生活的艺术》是他最为畅销的作品,创作该书时他有着强烈的个人动因和民族动因。在书中讨论人性和人生哲学时,林语堂不止一次地提到了美国作家梭罗,由此可见林语堂对梭罗怀有不同一般的感情。在林语堂眼中,梭罗并非完美无缺,但他对梭罗基本上持一种褒扬的态度。林语堂创作《生活的艺术》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从西方读者的需求出发,用英文展示中国人艺术生活的魅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最终目的,其余的一切都不过是在跨文化语境的创作中采用的传播手段和叙事策略而已。出于在异质文化语境下跨文化传通的考虑,林语堂选择了与中国人的人生理念极其接近的梭罗作为一个有力的佐证。梭罗成了林语堂在向西方输出中国的生活艺术时,下的一颗棋子,铺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拉德布鲁赫对法律神学的知识立场出发,力图对其法哲学在早期和晚期之间发生的根本性转折进行彻底的理解,并通过这一理解来把握其法哲学的精髓及弱点。最终希望从他思想经历的历史命运中倾听如何对待法律神学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6.
《瓦尔登湖》中显示出的东方文化色彩主要表现为梭罗对庄子思想的体悟、认同与阐发,具体表现为:《瓦尔登湖》与《庄子》在创作风格的形、神之似,在"回归自然"、"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下对生存本质、人性解放的执着追问与追求,以及二人在精神追求、理想追求、人格追求诸境界的高度一致,使得他们在其著作中达成的心灵追求、人格魅力以至世界影响的相同相近。  相似文献   

17.
梭罗是十九世纪美国卓越的哲学家和作家,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对美国社会的民主与进步产生了极大影响。在学校管理中,他融人“做中学”思想,并率先采用“方案”教学;他倡导大众教育,即简化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梭罗崇尚思想独立,反对迷信权威。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梭罗在其短暂的一生中,通过他所著的《瓦尔登湖》为人类创造了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他不为物质所困,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向往。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孩童般纯真的浪漫,一种外在简朴、内心丰富的生活方式。在梭罗看来,人作为大自然的普通一员,只有在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中才能拥有真正完整的生命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