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卷六·明帝纪》“建武元年冬十月……平北将军王广之为江州刺史。”(中华书局1972年1月点校本,第85页,下同)按:本书《王广之传》:“延兴元年,以广之为持节、督豫州郢州西阳司州之汝南二郡军事、平西将军、豫州刺史。……高宗诛害诸王,遣广之征安陆王子敬于江阳,给鼓吹一部。事平,仍改授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江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江州刺史。”记王广之为江州刺史前之军号为平西将军。又考之本书《海陵王纪》载延兴元年九月,“遣平西将军王广之诛南兖州刺史安陆王子敬”,《武十七王·晋安王子懋传》亦载延兴元年,“遣平西将军王广之南北…  相似文献   

2.
《宋书》考疑(八)丁福林《卷九十七·夷蛮传》封益之边城县王,食邑四百一十一户,成邪财阳城县王,食邑三千户。(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点校本,第2398页)按:传文于此前载云:“太宗初即位,四方反叛,及南贼败于鹊尾,西阳蛮田益之、田义之、成邪财、田光...  相似文献   

3.
南朝时期,以今湖北地区为中心的南方广阔地域内,遍布着“种类繁多”“部落滋蔓”的“蛮”族。按其族类而言,这些蛮族可分为两大类。“荆、雍州蛮”。据称是“盘瓠之后”(《宋书·蛮传》与《南史·夷貊传下》),即崇奉犬图腾的民族,故别称为“盘瓠蛮”或蛮族中的“盘瓠种”。东汉时。他们主要居住于武陵地区,故又叫做“武陵蛮”。《魏书·蛮传》在谈到蛮人的迁徙活动时写道:“至晋之末,稍以繁昌,渐为寇暴矣。自刘、石乱后,诸蛮无所忌惮,故其  相似文献   

4.
新版《辞源》于“口中雌黄”(即“信口雌黄”)条下注曰:“随口更正说得不恰当的话。如用雌黄蘸笔,涂改错字。”新出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于“雌黄”条下注曰:“矿物名,可做颜料,古时用来涂改文字。”“信口”口中”总是出于言谈,与“口”相关。但雌黄是涂改书面错字并不与口发生关系,用“笔下雌黄”岂不更贴切吗? 再看“口中雌黄”的出处。新版《辞源》:“口中雌黄”“……据《文选注》引《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查《晋书·王衍传》说衍“妙  相似文献   

5.
竹枝词是一种别开生面的诗体,对于唐代七言诗和宋代词的形成均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中唐诗人刘禹锡运用这种形式,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使竹枝词从民间登上了文人学士的诗坛,给诗词创作注入了一股新风。《旧唐书·刘禹锡传》说:“武陵谿洞夷歌,率多刘禹锡之词。”《新唐书·刘禹锡传》也说:“禹锡贬朗州,州接夜郎诸夷,风俗陋甚,家喜巫鬼……作竹枝词十一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究竟是“武陵谿洞夷歌,率多刘禹锡之词”,还是刘禹锡的竹枝词学习了“武  相似文献   

6.
正史“二十六史”中有12部为吐谷浑列了传记,即《晋书》卷97《四夷·西戎·吐谷浑传)、《魏书》卷101《吐谷浑传》《北史》卷96《吐谷浑传》、《宋书》卷96《鲜卑吐谷浑传》、《南齐书》卷59《河南传》、《梁书》卷54《诸夷·河南传》、《南史》卷79《夷貂·河南传》、《周书》卷50《异域·吐谷浑传》、《隋书》卷83《西域·吐谷浑传》、《旧唐书》卷198《西域·吐谷浑传》、《新唐书》卷221《西域·吐谷浑传》、《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吐谷浑传》等。这部分传记在整个正史中的边疆兄弟民族记载中,占…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二年,曾撰文《说洛邑、成周与王城》(详见《郑州大学学报》该年2期),但此后深感文章中并未将这一问题完全谈清楚,尤其是随着考古发掘的某些进展,觉得更有必要就此问题再作探讨。 由于这一探讨在根本上依据了前文的主旨,未脱离前文的构架,所以,也可以说本文是在前文基础上的补正和延伸。 一、关于洛邑的最早出现 “洛”地的最出现,当见于甲骨文记载:“癸丑……在洛贞……”(《存》二·九七四)。“癸丑……洛贞王……亡祸。”(《合》三三一) 此“洛”字,从水、从各,与《说文》中的“洛”字大致相同。《说文》曰:“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东南入渭。从水、各声。”按,《说文》时期,均将北洛水定为“洛”,而南洛水则写作“雒”,所以《说文》所说“洛水”仅指北洛水而言。实际上,南洛水最早亦应写作“洛”。尤其以上卜辞中所说之“洛”,应在今南洛水(即伊、洛之洛)下游一带。因殷代后期,殷人的势力只能波及北洛水,而那里正是勃勃兴起的周人的势力范围。由于“”字,《说文》所无,因此,这两条卜辞中的“洛”字,不是指洛邑,而是指洛地。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治东夷与东夷文化的专著及论文时有问世者,虽撰述时所取角度不同,但认为东夷族非炎黄族、东夷文化与炎帝黄帝所从属的华夏文化亦非同源,而为一独立的文化体系之观点则比较一致。本文拟从纵的方面,即从东夷族活动的史的方面作些论述,指归在于探讨东夷文化在文献中泯灭之原因。才疏学浅,谬误之处望专家正之。一、释名与地望夷人,作为一个民族来说,泛指古代东方之人,但又别于古代的炎黄族。周时,立此称呼以马戎、狄、蛮比类,含有贬义。《周礼·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大戴礼·千乘》:“东辟之民曰夷。”《说文》:“夷,东方之人也。”然周之前,夷字已在甲骨文中  相似文献   

9.
记载伯夷事迹的古籍不少,然而简赅者首推《史记·伯夷列传》。司马迁将其列于七十列传之首,唐代韩愈又写了《伯夷颂》,于是伯夷、叔齐这兄弟二人的“义不食周粟”就成了历代传颂的高风亮节。然而对“义不食周粟”的理解,历来却存在着偏差。明方孝孺说:“耻食其粟独食其薇也,庸非周土之毛乎?谬甚!”(转引自日人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  相似文献   

10.
贵刊1984年第1期《红衣大炮闯关东》一文说:“……红夷炮,明人呼西人曰红毛夷,故名……清代入主中原,讳夷字,官书多改为衣”。“清代讳言夷字”的说法颇流行,老、新《辞源》都持此说。然仔细推究却难成立。后金天聪五年称红衣炮时,仅有努尔哈赤、皇太极两朝,并不犯名、帝讳,入主中原后,在有清一代官私文书中毫不颐忌  相似文献   

11.
《尚书·禹贡》之岛夷,《汉书·地理志》之东鯷,究竟在什么地方?胡渭《禹贡锥指》以为二者皆指日本;林惠祥等则主台湾说。以后,周维衍再次提出岛夷、东鯷皆台湾古称之说。其实,《禹贡》所载并非“岛夷”,只是唐人刻石经,把鸟夷刻成“島夷”,而贻误后人。清代考据家对此早有论证。解放前,童书业亦有《“鸟夷”说》解放后,胡厚宣在《甲骨文商族鸟图腾的遗迹》中,指出应以鸟夷为是。至于东鯷,胡渭之说不误。有人指为台湾,却未必恰当。现试为鸟夷、东鯷补证,以就教于学术界。岛夷本是鸟夷《尚书·禹贡》载,冀州“盛夷皮服”,扬州“岛夷卉服”。关于扬州岛夷,书说: “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岛夷卉服。……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史记·五帝本纪》称东方夷人为“鸟夷”(第43页);《夏本纪》冀州下作鸟夷(第52  相似文献   

12.
一、盖十世希不失矣 《论语·季氏》说:“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何晏《集解》解释说:“孔曰:‘希,少也。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东迁,周室微弱,诸侯自作礼乐,专行征伐,始于隐公,至于昭公十世失政,死于乾侯矣。’”后世多以何说为是。我认为何氏依误文作解,不可从。文内“十世”当为“七世”,是形近之误。《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宋人乐祁说:“政在季氏三世矣,鲁君丧政四公矣。”杜预释“四  相似文献   

13.
辞源·黄鹤楼》条下释“一说蜀费文登仙 ,尝驾黄鹤憩此”。“”(y墿)应为“伟 (w嚙i)之误。按《三国志·蜀书·费传》载 :“费 ,字文伟。”后主时曾为黄门侍郎。诸葛亮《出师表》称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 ,此皆良实 ,志虑忠纯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宋陆游《入蜀记卷五》亦称 :“黄鹤楼 ,旧传费飞升于此……”且《辞源·费》条下释 :“字文伟。与许叔龙、董允齐名。”据此 ,《辞源》称“费文登仙”应为“费文伟登仙”之误 ,当予以匡正 ,以便修订时勘误。为《辞源》匡正一误@陈麟德…  相似文献   

14.
《文选类诂》是清代著名学者丁福保所著,是研究《文选》的重要工具书,其学术价值历来被人们所推崇.中华书局于1990年又出版此书,这实在是对文史研究非常有益的.近翻阅发现[冽]条下释文有误.其释文云:(杂诗左)案:《诗·四月》:“冬日烈烈”.《诗·蓼莪》:“南山烈烈”,《论语》:“迅雷烈风”,皆作烈.冽亦作烈.……又烈通作列.《史记·王莽传》“列风雷语弗迷”,《注》“与烈通.”案这里的《史记》显然是误,应当是《汉书》,《汉书·王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北及东北地区,曾有一重要的古民族——貊族的存在。“貊”作为族名,有它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在不同的史籍中,又被转写成“貉”、“貈”、“貉”等。 作“貊”者,《诗经·鲁颂·閟宫》:“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释文》:“貊,亦作貃。” 作“貉”者,《管子·小匡》:“于是乎桓公……败胡、貉,破屠何。”《说苑·权谋》:“晋文公伐卫,入郭,坐士令食……公子虑俛而笑之。……文公惧,还师而归,至国,而貉人攻其地。”按:作“貉”者,在史籍中最为习见。 作“貈”者,见《周礼·大司徒》注,《礼记·月令》注,《论语·子罕》释文。 作“狢”者,《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弟》:“今夫胡、狢、戎、狄之蓄狗也。”《史记·赵世家》之“休溷、诸狢”,《风俗通义·六国》之“休溷、诸狢”等等。  相似文献   

16.
许慎《说文解字》说:“传,也遽,从人专声”,又说“传也遽”,以两字为互训。段玉裁引《周礼》《左传》等古书的注解,说“传”和遽最初都是指驿车、驿马,即古代用来传送文书、接送官员的车马。段注又说:“文书亦谓之传”。写作文书、形诸文字,目的是便于留传、传播。所以:“传”字这两方面的意义,都可以引伸出留传、传播方面的意思。正如段玉裁所说的:“凡展转引伸之称皆曰传。”也正是因为“传”有这个引伸义,所以古人著书以留传某人功德、事迹,或记载其过失,以利后人鉴戒;或者解说经义,以利其传播,统名之曰“传”。 “传”作为文体而言,最早的当是指那种解说经义的文字。梁朝人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说:“……然睿旨幽隐,经文婉约,丘明同时,实得微言,乃原始要终,创为传体。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  相似文献   

17.
洧水考     
《汉书·地理志》载:“高奴,有洧水,肥可燃”。高奴县治即今安塞县坪桥公社所在地。辖境约相当于今延安市、延长县和安塞县东部地区。洧水是指什么而言呢?说法有三。其一,洧水是石油的古名称之一(《“梦溪笔谈”选注》第97页)。这是简单地将“肥可燃”理解为“洧水”。此说不确。其二,洧水是延河支流杜  相似文献   

18.
三、郭松年说《南诏德化碑》是“郑回制文”并非“误说” 从“蛮盛家世汉臣”到“改委清平,用兼耳目,……”这一整段碑文来看,毫无疑问,这是碑文作者蛮盛对其家世的自述。但是,这段碑文所述的家世,并不是王蛮盛的自述其家世,而是蛮盛即蛮利亦即郑回的自述其家世。其所以不是王蛮盛对其家世的自述,我们在上文第一个论题里已逐句逐处提出质疑,并作了应有的考辩;现在,我们对其所以是蛮盛即蛮利亦即郑回的自述其家世,作如下的考释,以证明郭松年在其《大理行记》中说《南诏德化碑》是“郑回制文”并不是一个“误说”。  相似文献   

19.
陈垣《萨都刺疑年录》说:“萨都刺为元朝著名回回诗人,有《雁门集》传世。萨都刺虽有大名,但《元史》无传,《元诗选》、《元史类编》、《元书》、《新元史》虽各为补传,而碑铭墓碣挽词之属,至今尚未发现。”然《四库全书总目》谓萨“实蒙古人”。与萨同时之孔齐《至正直记》亦言:“京口萨都刺……本朱氏子,胃为西域回回人。”柯绍惫《新元史》本传谓萨为“答失蛮氏,后徙居河间,本朱氏子。”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谓萨为“蒙古人,其祖萨拉布哈,父傲拉齐,以世勋镇云代,遂居雁门。一说本朱氏子,后阿鲁赤养为己子。”王叔磐等《元  相似文献   

20.
《楚辞·橘颂》曰:“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句中伯夷,古今注者皆以为即《史记·伯夷列传》中之伯夷。笔者以为这是一个误解。史传中的伯夷是古代所谓“岩穴之士”的代表,他们的行节是“独乐其志,不事于世”。(《庄子·让王》)而屈原则是古代所谓“庙堂之士”的代表,他们的行节是“竭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