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土家族招婿婚姻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导致其变迁的内在动力是宗族及其支配下的社会性别关系。在改土归流前,以女系血胤和女系财产继承为实质、以从妻居为表现形式的招婿婚姻具有一定的礼俗地位,并在土家族社会普遍发生;改土归流后,男系血胤和男系财产继承成为牢不可破的村落文化规则,招婿婚姻的数量下降,礼俗地位下滑;21世纪以来,婚姻市场上的"男多女少"格局巩固了土家族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宗族认同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日渐衰落,招婿婚姻重新获得了生存空间并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2.
黔东南州是苗侗少数民族聚集区,苗族人口占多数.新中国成立以前封闭的自然环境使苗族长期与外界隔绝,逐渐形成了苗族独具特色的婚姻习惯法文化.改革开放初期,苗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外界差距较大,为了改变自身经济状况,不少少数民族群众选择外出务工.打工潮的兴起破坏了原有婚姻习惯法存在的地缘环境,导致黔东南地区婚姻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来尚可通过早婚、早育、民族内婚等方式得以维系的婚姻圈,随着打工经济兴起,晚婚、晚育和因经济因素引起的女性人口外流,一部分家庭贫困、自身条件较差、缺少劳动技能的男性出现了婚姻难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黔东南州苗侗地区经济增速加快,又吸引了大量外出人员返乡和外来人员入黔创业、就业.前后两种经济的明显变化都对原有的婚姻习惯法带来了新的冲击,以致少数民族村寨的婚姻呈现出竞争与冲突并存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西方学者主要从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解释人们的婚姻进入问题。将这种理论框架放在中国的情境下进行实证检验,强调工作单位、性观念和人口流动对婚姻进入的影响,在自变量中增加了工作单位、性观念开放程度这两个因素。研究发现:在控制家庭背景和个人经济能力的条件下,工作单位对婚姻进入具有显著的影响,在三资企业工作对婚姻进入具有明显的延迟效应,性观念较开放程度和人口流动对婚姻进入具有阻碍作用。工作单位、性观念和人口流动三者与婚姻进入的关系表明中国当下的婚姻进入陷于某种现代性困境。  相似文献   

4.
我国男性婚姻挤压矛盾的地区间转移使得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在初婚和再婚市场均面临较其他民族更为严重的男性婚姻挤压。男性婚姻挤压不仅导致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人口出生率和婚龄女性素质下降、性别比和老年人口系数上升,打破了人口系统的平衡,还导致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婚姻和家庭稳定性下降,犯罪率和群体性事件发生率上升,危及社会稳定、公共卫生安全和国防安全。  相似文献   

5.
李睿 《调研世界》2014,(4):8-13
婚姻和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分析研究社会变迁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利用婚姻代际匹配法对2010年人口普查1‰样本的个体数据进行了加工处理,获得以家庭结构特征为单位的人口信息,从婚姻、家庭代际关系和民族等角度,对人口流动、民族关系和少数民族人口变化等问题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当前人口变化的一些新态势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农村性别比例的变化及家庭结构和婚姻圈的个案研究一直是个弱项.本文试图从微观的角度以萧山后坛村为例,剖析20世纪60至90年代浙江北部一个农村的人口性别变化及家庭结构和婚姻圈的特征,以期揭示社会嬗变中东部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和婚姻家庭.  相似文献   

7.
以贵州两个少数民族村寨问卷调查的数据为依据,对贵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状及主要特点进行了考查。调查结果袁明: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民族婚姻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人口流动扩大了民族通婚的地域范围,使传统的婚姻观念与形式受到挑战;也使民族地区离婚率提高,性爱观出现混乱,违法婚姻增多。对此,应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加强婚姻观念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以促进科学、文明、进步婚姻观念与婚姻形式的建立与传播。  相似文献   

8.
婚姻是影响人口生育的重要因素,它对人口的生育行为本身和人口生育行为的结果,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妇女初婚婚龄不同,其生育期、高生育力期和人口再生产周期的长短不同,生育水平也不同;婚姻观念不同,实际生育水平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对生育行为的影响不同。因而,干预婚姻,促使并保证婚姻生活与生殖过程相分离,是调节人口生育水平的重要社会措施。  相似文献   

9.
婚姻是影响人口生育的重要因素,它对人口的生育行为本身和人口生育行为的结果,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妇女初婚婚龄不同,其生育期、高生育力期和人口再生产周期的长短不同,生育水平也不同,婚姻观念不同,实际生育水平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对生育行为的影响不同。因而,干预婚姻,促使并保证婚姻生活与生殖过程相分离,是调节人口生育水平的重要社会措施。  相似文献   

10.
贵州黔东南的侗族村寨黄岗村之所以为外界所熟知,是源于其多年来的婴幼儿高死亡率,即使是在政府全面介入的2005年后,其婴幼儿死亡率依然高居不下.但另一方面,这并没有成为黄岗人口再生产的难题.本文借助人类人口学的视角,提出通过婚姻、家庭这一载体来观察人口繁衍的内在机制,分析黄岗现有的招赘婚姻形式、家庭结构,在人口自我调适的机制下,解决了婴幼儿高死亡后出现的家庭人口问题,进而形塑黄岗的人口繁衍与继替.  相似文献   

11.
"赘婚"是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而小说中的赘婚又游离于真实与虚构之间,体现了超越固有观念和社会准则的某种潜力,在情节的萌发和建构方面尤其如此。小说作者从赘婚中获得了天然的便捷,可以从女性的立场营造情节、叙述故事;赘婚中存在的种种常见困顿,反而为作者提供了便利,在小说中都转化成为情节发展的若干层次;对于赘婿来说往往意味着尴尬和屈辱的婚仪、改姓以及逐婿,在小说里也成为了情节的重要来源。以至于在赘婚的基础上建构的小说不是悲剧,而是充满了谐趣以及励志色彩的喜剧或正剧。赘婚可以摆脱现实中的种种劣名,变为小说中最让人兴奋的情节元素之一,并进而成为小说中"大团圆"结局的一个要素。在促使小说中的人物"发迹变泰"的同时,赘婚也完成了自我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2.
通过鹤峰屏山土家族的招赘婚姻从改土归流以前到现代社会变迁历程的描述,认为招赘婚姻里发生变迁的只是一些形式,如婚礼仪式、通婚圈等,其传统核心的东西基本保留下来:招赘婚姻一直在屏山村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对招赘婚姻的观念与态度一直没有改变。招赘婚姻的延续是对社区生态环境、经济状况和政治环境适应的结果,它维持了社区的社会秩序和整合。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独生子女家庭是一种资源稀缺性的家庭类型,分析了资源稀缺性的体现及其根本原因,并提出在嫁娶婚、招赘婚和两家并一家这三类不同的婚姻形式下,家庭成员对稀缺资源的占有情况不同,婚姻成为独生子女家庭资源重新分配的一个重大事件,涉及到与另一个独生子女家庭之间的关系,并进而影响婚后两家间的关系以及代际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独生子女家庭间的婚姻是一种婚姻策略的后果。  相似文献   

14.
布依族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仍然保持着"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这种习俗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布依族社会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母权制社会的一种残留,是夫从妻居到妻从夫居的婚姻形式过渡的一种抗争,这种习俗还包含与体现了布依族人对"性"的看法,以及相关传统伦理思想,体现这个民族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家庭利益、男女间相互信任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明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民间社会的婚姻状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婚姻观念上,门第、出身在婚姻关系中被淡化,而财富却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婚姻类型上,寡妇改嫁婚、入赘婚、服役婚等非常态婚姻大量出现。这种婚姻状况折射出明代中后期社会风尚的变化及传统社会等级结构的松动。  相似文献   

16.
Covenant marriage may b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s a gender issue. However, marriage and divorce are closely linked to workforce participation and child rearing. This piece looks at new proposals for choices in divorce regime from legal, economic, and social perspectives, concluding that the option of contracting a more permanent form of marriage increases the possibilities for women and signals societal interest in promoting more stable families. The article favorably compares Louisiana covenant marriage legislation to other states' suggestions for returns to fault-only regimes, and pays some attention to the role one state's marriage and divorce laws play in the federal system.  相似文献   

17.
蒙古古代婚姻家庭制度的设立,基础在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蒙古人民创造出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风俗习惯,并通过制定法的形式加以固定。早在蒙古古代的婚姻家庭制度中,现代意义的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已经有所体现,可以说,蒙古古代婚姻制度为现代文明时期的婚姻制度的设立、完善起到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者依然遵循着摩尔根假定的婚姻家庭关系的进化模式 ,认为中国婚姻形态也必定经历了“乱婚”及“血缘婚”阶段 ,硬造中国古代的婚姻史体系。事实上 ,婚姻形态是具体的多样的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早期两性结合方式 ,“乱婚”和“血缘婚”并不是人类婚姻史上一个普遍存在的阶段。因而 ,中国婚姻史有必要重新构建自己的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论婚姻的属性——以关系契约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婚姻自治已深入人心,但婚姻契约观一直受到各种各样的质疑,而关系契约理论为婚姻的契约属性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在婚姻关系中,交换、选择和未来意识共同交织于以婚姻家庭为基础的社会中,婚姻具备了成为契约的前提要素。但婚姻并不是普通的契约,婚姻是一种长期契约,婚姻契约具有不完全性,婚姻中的当事人既是婚姻共同体的成员,又是具有独立利益的个体,关系规范、社会规范和法律规范共同调整着婚姻契约。用关系契约解读婚姻,能够更加理性和客观地界定婚姻的性质和特点,为婚姻法律制度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婚姻是一种制度,是一种为社会观念所接受,为法律所认可的两性结合。在西欧中世纪,基督教支配和决定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建立在教义基础上的宗教法构成了一种区别于世俗法的独立的法律系统。基督教婚姻观念对现代世界的婚姻观念和婚姻制度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