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有识之士和部分官兵所掀起的反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华战争的反战运动,是一支十分重要而特殊的抗日力量,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文章以大量的历史事实,全面公正地评价了日人反战运动发生的原因、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1894——1895年期间,日本对中国和朝鲜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侵略战争(因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故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战争)。在战争前后,老牌殖民主义者英国非常活跃,它时而支持日本,时而限制日本,时而宣告中立,纵横捭阖,无所不用其极。故这一时期英国和日本的关系异常复杂,国内外学者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对甲午战争期间的英日关系加以探讨,以期有助于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日本发动的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已经结束50多年了,战争的罪魁祸首也早已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是,一些日本首相和大臣不止一次地到祭祀着东条英机等日本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参拜,这一行为严重伤害了深受日本军国主义之害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因此,有必要对日本战后有关中日战争的错误言行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4.
日本通产相桥本龙太郎把日本在亚洲发动的侵略战争,“科学”地分解成“侵华战争”、“殖民朝鲜”与“交战欧美”三个范畴,一是分化亚洲的战争受害国家,二是整体地否定侵略战争罪责,即使还未再打出“大东亚共荣圈”这一金字招牌,也已达到把这场“战争”一般化、中立化的目的了。 桥本龙太郎身为110万会员的“日本遗族会”会长,反对把“大东亚圣战”定义为“侵略战争”,反对国会通过所谓“战争反省”决议,也许是他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已经结束50多年了,战争的罪魁祸首也早已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中国政府和人民十分珍惜和重视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对待历史问题,一贯主张认真总结历史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可是,只要对战后日本有关侵华战争的言行作一粗略考察就会发现,50多年来,日本政府一直没有对那段历史进行过认真的清算和总结;右翼势力从未停止过为侵略战争翻案的活动,他们蓄意歪曲历史事实,否认战争暴行,美化战争罪犯,推卸战争责任,军国主义言行一直在日本朝野“反省”那场战争中形成一股较强的逆流。这种情况不得不引起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极大关注与警惕。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告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神圣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到今天已经整整50周年了。 50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期遭受西方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已经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变成独立自主、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许多曾经同样遭受过日本和其他帝国主义侵略和奴役的亚洲国家,也都先后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日本也对它发动侵略战争进行了反省,在战后的宪法上确定了永远放弃战争的条文。经过双方政府和人民的努力,中日两国已经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中日友好已经稳步地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回顾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亚洲其他各国的历史,可以看到这个战争不仅给中国和亚洲其他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而且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7.
日本近代史是一部走向近代化的历史,也是一部对外侵略扩张史。在这段复杂的历史进程中,日本知识分子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就整体而言,他们是日本近代化的主要奠基者,是率领民族向近代化迅跑的先导。与此同时,他们又在统治阶级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中发挥了特殊的、不尽相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历史作用。其形象与作用呈现多面性、复杂性:一部分知识分子为发动侵华战争制造理论根据和舆论氛围,以实际行动支持、协助了侵略战争;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罪恶的战争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在行动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反战斗争。  相似文献   

8.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军国主义侵略扩张野心是根本原因,而日本近代染料工业的发展,为其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日本近代天皇制军国主义继承和发展中世纪武家军国主义传统,以中世纪军国主义力行者的道德规范、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武士道,将国民的思想统一到忠于天皇和认同军国主义基本国策上。武士道指导下的“忠君爱国”教育、战争教育,营造战争氛围,激发战争意识,培植军国势力,军国主义物质载体急剧膨胀,军国主义基本国策成为官民一致的共识。在一切权力集中于天皇的军国主义战争体制下,军国主义旗手控制政权,军阀集团为所欲为,疯狂推行军国主义扩张政策。以军国主义作为财富源泉和发展动力,以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累累白骨,换取自己超常规的工业化成就。  相似文献   

10.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 ,国力渐趋强盛。为达到征服世界的目的 ,日本于 1 93 1年 9月 1 8日发动了征服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使中国蒙受了巨大的战争灾难 ,使中国的财政金融业遭到了惨重的损失。日本右翼势力宣称 ,“从历史角度来考虑 ,我们怎么也无法把那段日本历史看成侵略的历史”。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现代财政金融业从起步到抗战时期的挫折 ,正是日本对华战争为侵略战争的又一历史明证。  相似文献   

11.
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战争一时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在日本军事进攻达到顶峰的时候,日本国内却出现了一些"中国不可征服""日本在崩溃中"等时论舆情:其一是对日本政治法西斯倾向及其可能陷入长期战争泥沼所引起的反思和担忧;其二是因担心战争前途"辽远无边"而生出悲观心态,甚至厌战情绪在侵华日军下层和日本民间也开始有所表现;其三是随着国际环境的恶化,日本经济出现的"不祥"之兆也频频见诸于美英等国的媒体报道,形成"倒逼"之势的时论舆情压力。日本时论舆情的变化,从舆论焦点看,攻陷南京是一个标志性的时间点;而1938年的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动摇了日本时论舆情对战争"必胜"的信念。探讨1938年间日本国内舆论舆情及其变化,有助于加深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这场不得人心的侵略战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一场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战争.奴化教育是日本对我国东北地区实行的殖民教育,是具有军国主义色彩的殖民侵略.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政治统治、军事镇压和经济侵略而采取的侵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日俄战争,是沙俄和日本分割中国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在这场战争前夕,沙俄和日本背着中国政府和朝鲜政府,进行了一场无耻的外交谈判.对于这场外交战,苏联史学界一直认为:沙俄政府在谈判中作出了日本所要求的“让步”.沙俄所以让步,是因为对战争“没有准备”,或“准备不足”;“不想和日本打仗”①.这种见解,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本文试图根据历史事实,阐明沙俄推行的帝国主义战争政策的实质,澄清苏联史学界在这个问题上制造的混乱.  相似文献   

14.
从1931年“9·18”事变到1945年“8·15”日本无条件投降,在中国国土上,中日两国进行了长达15年的战争,尤其是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起,战争的硝烟弥漫整个中国的土地。对这场战争,中国一方称为“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日本一方则称为“日中战争”。尽管有极少数的日本人企图歪曲历史,但日本政府的外交辞令和绝大多数日本人民都明确承认“日中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仅从最可宝贵的人的生命的损害来看,中国民间人士死伤为2000万,军人430万,日本军人130万,堪称是极为巨大、残酷的战争。这场战争不仅在当时极大地改变了中日两国各自的命运,而且至今在中日两国的政洽、经济、文化、文学艺术等各个领  相似文献   

15.
1894年7月下旬,日本蓄意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朝鲜人民举起保卫民族独立的旗帜,自发地掀起抗日斗争的热潮。参加斗争人数之多,地域之广,影响之大是空前的。近几年来,中日甲午战争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然而,对朝鲜人民抗日斗争的研究尚有待开拓。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初步探讨。一关于甲午战争的开端,一般认为是1895年7月25日,即日本海军偷袭中国运兵船的这一天。这在史学界几乎成为定论。但是,我认为这次战争的序幕在7月23日日军占领朝鲜王宫时已经拉开,事实上它是丰岛海战和成欢陆战的前奏。7月23日,日本军队按日本驻朝鲜公使大鸟圭介的计划,占领朝鲜王宫,劫持国王,发动政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向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也是对中国社会发生深远影响的一次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广大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对侵略者进行了可歌可泣的英勇抵抗。在人民群众反抗斗争的影响和推动下,地主阶级内部儒法两家围绕着抵抗,还是投降的问题,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法家代表人物魏源(公元一七九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有着悠久而传统的友谊。即使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时,日本人民也是反对法西斯、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抗日战场上,就曾活跃着一支日本人民的反战组织——“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  相似文献   

18.
浅论日本吞并朝鲜的三部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吞并朝鲜的三部曲,始于"征韩"之论,中有"朝独"之说,终于"合并"之约。吞并朝鲜是日本军国主义外扩的首要目标,明治维新后的第二年,"征韩论"便应运出笼。但是鉴于朝鲜是中国的属国,故日本未敢贸然以武力"征韩",然而"征韩论"并未销声匿迹。1876年,日本又制造了"朝鲜独立"的舆论,并以此为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战争的借口。甲午战后,日本控制了朝鲜。通过《日韩议定书》、《日韩协约》、《日韩合并条约》等条约的签订,日本完成了吞并朝鲜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19.
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蓄意发动的一场侵略朝鲜与中国的大规模战争。日本从1894年6月2日决定战争而出兵朝鲜,到7月25日偷袭丰岛实际开战,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寻找挑起战争的借口,妄图掩饰这场战争的本质。先决定战争,然后再寻找开战的借口,这是历史事实的真相。本文试就此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抗倭援朝战争中的明日和谈内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史学界对四百年前日本丰臣秀吉两次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明朝称“万历朝鲜役”,朝鲜称“壬辰丁酉倭乱”,日本称“文禄庆长之役”)已有过一些研究。但对此次战争中明、日间议和活动的介绍和探讨却很少,而且由于议和活动本身的错综复杂和文献记载的差异,使人们对议和决裂的原因及真相或不甚清楚,或看法不一。本文试图根据一些新的史料揭开这一不解之谜,以就教于专家和同行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